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常用工具 > 国学经典 > 子部 > 历史小说 > 李自成(第五卷) >

《李自成(第五卷)》在线阅读:第四章

2013-12-04 
  离开北京的第一天,李自成到了通州。刘宗敏和李过率领大约三万人马继续向密云前进,大顺皇帝的御营和第二批
    离开北京的第一天,李自成到了通州。刘宗敏和李过率领大约三万人马继续向
密云前进,大顺皇帝的御营和第二批三万人马则在通州停留一夜。北京城中有许多
事他不放心。最近几天,北京城内和附近郊区,有几个地方在夜间出现了无头招贴,
辱骂大顺朝都是流贼,宣传平西伯不日将率领大军西来,攻破北京,为崇祯皇帝发
丧,恢复大明江山。另外,牛金星今日飞马转来河南、山东、山西各地消息:新占
领的州县都很不稳,有的地方,当地士绅和明朝的旧有官吏,借口大顺新上任的官
员征调骡马、金银、女人,引起民愤,公然号召部分百姓,群起驱逐大顺新派去的
官吏,有的甚至被杀死。
  自从崇祯十三年秋天进入河南以来,李自成打过多次仗,直到攻破北京,每次
出兵他都是高高兴兴,认为胜利就在眼前,马到必然成功。然而今天的打仗与往日
截然不同。今日的东征,他虽然在口中绝不露出一个字的真实想法,但内心中十分
沉重,对胜利毫无信心,常常想到可能会无功而回,甚至也想到会吃败仗。虽然会
败到什么地步,他不能逆料,但是他也想到会出现十分可怕的局面。他心中明白,
他率领去东征的人马号称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六万,北京只留下大约一万左右战斗
力不强的人马守城。万一在山海卫战争失利,不但不能靠北京增援,而且连退回北
京、固守待援也不容易。
  为着鼓舞士气,他在将士们面前总是面带庄严的微笑。庄严,是因为他已经是
大顺国王;倘若不是吴三桂不肯降顺,他已经在北京登极,成为大顺皇帝了。微笑,
是因为他知道将士们一则都很辛苦,二则去山海卫同关宁兵作战都有点害怕,至少
说士气不高,所以他不能不用微笑或轻轻点头,给他的东征将士们一点无言的鼓励。
然而他的心头是沉重的。他的心中压着两句话,不敢告诉任何人:战争非打不可,
胜败毫无把握!
  他到通州的时候,不过申时刚过,离天黑尚早。他担心局势会有变化,命刘宗
敏和李过率大军继续前进,他自己率御营三千人马在通州停留一晚,处理要务,并
决定明日四更继续赶路。
  李自成目前虽然没有在北京举行登极大典,但他实际上已经是大顺朝皇帝身份,
所以他要在通州暂驻,不仅事先传谕刘宗敏和李过等主要将领知道,而且他的驻地,
以及各随征官员驻地,如何严密警戒,都在他到达通州前由主管官员作了妥善安排。
近半年来,在新降顺的文臣口中,把这种在御驾驻地的严密警戒说成“警跸”。虽
然李自成在说话时对使用这两个字尚不习惯,但在实际生活中他已经接受了这种从
封建历史上一代代传下来的制度。尽管今天是在行军途中,在通州李自成的临时驻
地,也层层岗哨,戒备森严,不要说老百姓,连他手下的文武官员想见他也不容易。

  在通州驻下以后,李自成稍事休息,立刻命传事官员将来献策叫来,商议他在
马鞍上反复考虑的几个问题。
  在往年作战,他充满昂扬的朝气,从来没有担心过可能战败。例如在崇祯十五
年的夏天,他刚刚包围开封,老营驻扎在开封西郊大堤外,罗汝才的老营扎在他的
附近,忽然得到消息,官军有两位总督和名将左良玉率领的十七万人马到了距开封
四十五里的朱仙镇,他立刻约同罗汝才前去迎敌。因为出发很急,两座老营中屯积
的大批粮食来不及带走,也没有多余的人马留下守护,任开封百姓出城来搬运一空。
那时农民军迎战官军,情况虽然紧急,但士气却十分旺盛,李自成对大战充满信心,
也完全掌握局势。但今天出征不同,李自成明白他的将士们进北京后士气衰落,既
害怕同吴三桂的关宁兵作战,更害怕清兵进来。他自己虽然坚持东征,实际上预感
到很可能出兵不利,心上的担子沉重,所以他要在通州停留一夜。
  李自成在通州暂住的地方是明朝的一家官宦宅第,被他手下的将士们称为行宫,
打扫得十分干净。他要同军师宋献策商议的问题极为机密,所以不仅窗外不许有人,
连庭前的天井院中也不许有人走动。他很动感情地低声向军师说道:


  “献策,自从崇祯二年起义,至今整整十六年了。这十六年中,孤身经百战,
出生入死,可是很少像今日出征这样心思沉重。你是我的心腹重臣,可知道这是为
什么?”
  宋献策回答:“臣虽甚愚,但是忝为陛下军师,且蒙皇上隆恩,倚为腹心。今
日御驾亲征,圣心沉重,愚臣岂能不知?陛下出征之前,臣曾经几次谏阻,也只为
深蒙圣眷,欲在关键时候,直言相谏,以报圣眷于万一耳。今日已经东征,若再犹
豫,必将影响士气,故臣考虑倘若战事不利,如何能够使局势不至于不可收拾。”

  李自成明白宋献策不惟考虑到战争不利,而且考虑到很不利,考虑到局面甚至
坏到不可收拾。他的心头更加沉重,在心中暗想:可是人马已经出动了,未见敌人,
匆忙退兵,会使天下耻笑,处处叛乱,整个大局溃烂,陷于不可收拾之境。李自成
沉吟片刻,对军师低声说道:
  “献策,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么?我想,吴三桂顶多只有三万多人马。万一我
们去山海卫作战不利,可以全师而退,还不至于使大局不可收拾。当然,出师不利,
不但会大损我军士气,也会大损孤的威望。孤的心头沉重,不过为此罢了。”
  “不,陛下!臣所担心的不是吴三桂的三四万关宁人马,而是担心东虏的八旗
兵乘机南下,截断我军退路,或乘虚进犯北京。”
  李自成说道:“献策!我在西安出兵前并没有将东虏看成一件大事,只认为它
历年来见明朝十分虚弱,所以几次兴兵南犯,如入无人之境。如今它见我军强大,
所向克捷,直趋幽燕,攻破燕京,必不敢轻易南犯。等孤到了北京之后,起初也很
大意,后来因为看见吴三桂竟然不降顺我朝,又得探报,知道东虏正在调集人马,
分明是有意南犯。到这时,孤才想着必是吴三桂知道东虏将要南犯,所以他敢凭着
山海孤城,决不降顺。既然局势如此紧迫,又如此险恶,怎么办?孤只有先东征山
海,打败了吴三桂,然后对付东虏,所以不听你与李岩的谏阻,决计出征。”
  宋献策说道:“陛下确实英明,只是臣担心已经来不及了。”
  李自成大吃一惊:“怎么来不及了?!”
  “从崇祯二年以来,东虏几次入犯,都是从蓟州、密云一带进入长城,威胁北
京,深入畿辅,横扫冀南,再入山东,饱掠而归。臣担心我军正与吴三桂相持于山
海城下,东虏精锐之师已经来到北京近郊了。”
  “会这样快?”
  “长城自山海关至居庸关,绵亘一千余里,为隆庆初年戚继光亲自筹划督修,
分为三协十二区,分兵防守。万历中年以后,防御废弛,后来更没有兵将驻守。崇
祯年间,东虏几次南犯,都是从蓟州、密云一带,找一个无兵防守的口子,自由进
出。我大顺军虽然攻占燕京,却无兵防守长城。蓟州、密云两州县,何等重要,不
但无兵驻防,连州县官也没有委派。一旦有警,无人禀报。我们如瞽如聋,必将措
手不及。”
  李自成不觉脊背上冒出汗来,只是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帝身份,仍然保持
着庄严冷静的神情。他忽然记起来,前几天来献策谏阻他御驾东征时曾经说过一句
话:“吴三桂西来对三桂不利,皇上东征对皇上不利。”如今道理分明,他恍然明
白,原来此次往山海卫御驾亲征,实为失策。但是大军已经出动,怎么好呢?……

  沉默片刻,他想不起什么良策,向军师小声问道:“今天大军出征,万国共睹,
不可改变。万一东虏南下,你,你,你……你有何良策可以解救我大顺军的眼下危
局?”
  “陛下,目前我兵过少,所以吴三桂敢于拒降,满洲兵敢于南犯。臣忝为军师,
实无根本良策。倘若与吴三桂接战,必须一战取胜,迫其降顺,否则迅速退兵,以
防满洲兵从蓟州、密云一带过来,使我不但腹背受敌,而且燕京空虚,有被东虏攻
破之虞。”
  “我军同吴三桂接战之后,倘若一时不分胜负,如何退兵?”
  “吴三桂只是我大顺朝的癣疥之疾,真正的强敌是满洲人,必须从山海卫腾出
手来,全力对付东虏。”
  “孤有意调刘芳亮火速来防守燕京,你看如何?”
  “臣也想过这一着棋,但不敢向陛下说出。”
  “为什么?”
  “刘芳亮所率偏师,原来不足二十万人。渡河入晋以后,由运城一带东进,攻
破上党,东过太行,占领豫北三府。凡是重要之处,不能不留兵驻守。随后由彰德
北上,先占冀南三府,后破保定,一直进到真定为止。为何不再向燕京进逼?实因
他兵力逐渐分散,到真定已经成强弩之末。如果调他防守燕京,豫北、冀南、冀中
各府州县,即将无兵弹压,处处叛乱,土地与人民均非我有。今日河南、山东各地,
名为归顺,情况堪忧。刘芳亮手中的几万人马,不到万不得已,臣以为不要调动为
好。”
  李自成又沉默片刻,突然站立起来,在屋中低头仿惶,深深地叹一口气。
  宋献策心中大惊,跟着站起,退避墙角。他虽然投奔皇上于初入豫西的困难日
子,献《谶记》首建大功,以后被皇上倚为心腹,与牛金星成为大顺朝草创时期的
左辅右弼,但是他深知自古至今,伴君如伴虎,随时都容易忠言见疑,正直招祸。
是不是因他说出了各地人心不服的实际情况,招惹皇上的心中不快?是不是他近来
曾谏阻皇上东征已经使皇上不高兴,如今东征第一天,他又说出了使皇上扫兴的话,
将会遭到严责?刹那之间,他不能不想到,自从去年十月攻破西安以后,开始有大
批明朝的官吏降顺,进入山西后第二批官吏降顺,进入北京后又有第三批。凡是新
降官吏,都喜欢对新主阿谀奉承,歌功颂德,借以攀龙附凤,飞黄腾达。而皇上喜
欢听新降诸臣阿谀逢迎的话,对不合心意的话就不愿听了。决定向北京进军,以及
攻破北京以后的种种失计,都由于皇上的心思变了,不听他的谏言。如今……李自
成停住脚步,轻轻地感叹一声,转回头来叫道:
  “献策!”
  “微臣在!”
  听皇上的声音平和,宋献策的心头上蓦然轻松,赶快问道:“陛下有何面谕?”

  李自成尚未说话,一位御前侍卫亲将在帘外禀道“启奏陛下,刘体纯有紧急军
情禀报!”
  李自成回答:“叫他进来!”
  李自成与宋献策交换了一个眼色,都不做声了。
  刘体纯被引进来以后,先向李自成叩头。不听到皇上吩咐,他不敢起身。李自
成猜到不会有好的消息,轻声说道:
  “二虎,站起来吧。有什么紧急消息?”
  刘体纯叩头起身,站着说道:“我们派到山海卫城中的细作回来一个,向臣禀
报,说吴三桂已经向满洲借兵了。”
  李自成表面照常,心中大惊,不由得向军师望了一眼。他又向刘体纯问道:
  “满洲兵现在何处?”
  “回陛下,满洲兵消息,在山海城中传说不一。有人说满、蒙、汉八旗兵正在
向沈阳集中,有人说八旗已经出动。近几年来,满洲人对关内的朝政大事,军旅部
署,随时侦探很明,我们却对满洲的动静不很清楚。崇祯十几年中,东虏几次进入
长城,事先明朝都没防备,就因为侦探不灵,等着挨打。何况我大顺朝一直在内地
对明朝作战,没有将满洲放在心中;进入燕京以后,才明白我朝的真正强敌不是明
朝,是满洲人。我们平日听明朝的各种消息很容易,如今事到临头,探听满洲方面
的消息十分困难……”
  李自成已经明白刘体纯要说明的是什么困难,他急于要同宋献策商量紧急大事,
不要刘体纯再往下说,吩咐说:
  “二虎,你去休息吧。要继续多派细作打探吴三桂方面的各种动静,不怕多花
银子。我是大小战争中滚出来的,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情况不明,两眼黢黑!”
  刘体纯退出以后,李自成叫军师坐下,叹了口气,说道:
  “献策,这次东征之前,满朝文武,谏阻孤东征的只有你与李岩二人。看来你
们的谏阻是有道理的。如今应该如何才好?”
  宋献策坐了下去,沉默片刻,不敢急于回答,也不敢说出他的真实意见。李自
成见此情况,催促道:
  “有话你不妨直说。今日是大军东征的第一天,离山海卫尚远;到两军交战时
候,你说出来就晚了。”
  宋献策看见皇上此时确有诚意询问他的意见,虽然他仍然害怕出言招祸,但是
身为军师,三军生命所系,大顺国运攸关,他又略微迟疑片刻,说道:
  “此事关系极大,臣不敢直言。”
  “你说吧。只要有道理,孤一定听从,纵然说错了,我决不怪罪于你。”
  宋献策认为这是他再一次谏阻东征的一个机会,如果放弃这个机会,他必将留
下终生悔恨。他抛开顾虑,恳切地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皇上对于我军进入燕京之后,士
气迅速低落情形,知之甚悉,故不得不御驾亲征,借以鼓舞士气。此种苦心,臣私
心感动,几乎为之落泪。然而对知彼而言,最为缺乏。目前看来,满洲兵在何处,
是否已经出动,打算从何处进犯幽燕,是否与吴三桂已经勾结一起,凡此种种实情,
我朝全然不知,如在梦中。自古用兵,在出兵前十分重视‘庙算’。孙子云:‘夫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而况于无算乎?’请恕臣死罪,容臣在大战前得尽忠言,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你说下去,说下去,有话直说不妨。”
  宋献策说道:“数年来,陛下兵锋所至,无不克捷。往年兢兢业业之心渐少,
听阿谀颂扬的话日多。从渡河入晋以来,陛下与左右之人,都以为天下已经到手,
只等到燕京举行登极大典,就有了万里江山,江南各地可传檄而定。等到吴三桂坚
不投降,才有讨伐吴三桂之议,而如此大事,群臣中向陛下谏阻者寥寥无几。直到
此时,群臣中都认为吴三桂对我大顺不过是癣疥之疾,而没有看到我大顺军进入幽
燕,占据北京之后,明朝已亡,能与我朝争天下的强敌不是吴三桂,而是东虏。可
是由于多年积习,内地汉人总是将满洲部落看成辽东夷狄之邦,非腹心之患。正所
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目前,东虏是否已经同吴三桂勾结一起,不得而知;东虏
的八旗劲旅是否已经出动,不得而知;满洲兵将在何时何地同我进行恶战,不得而
知。因为我对敌人动静茫然不知,冒然孤军东征,所以就没有‘庙算’,正如古人
所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请陛下听从臣再一次披沥陈词。”
  李自成的心中蓦然震动,且有点生气,将眼一瞪。他的左眼下边,离眼球半寸
远处,在第一次攻开封时留下的箭伤疤痕,在眼睛怒睁时特别怕人。他没有大怒,
用冷冷的口吻说道:
  “今日是东征的第一天,你专说扫兴的话!”
  宋献策立刻跪到地下,颤声说道:“臣死罪!死罪!”
  李自成没有再说别的话。有一个片刻,他望着跪在地下的宋献策,既没有对他
说什么责备的话,也没叫他平身。虽然来献策说出了许多使他大为扫兴的话,分明
已经断定东征必败,但是军师的话确实都有道理。这时,他忽然看见,宋献策的两
鬓上有了许多白发,下巴上也有一些白须,而三四年前,并不是这样的。自从崇祯
十三年十月间宋献策到他的军中,不但向他献上《谶记》,立了非凡大功,而且在
重要谋略上,在帮助他进行大顺军的新建制上,都献出了心血,非一般文臣可及。
他想了一想,用温和的口气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也是出自忠心。快坐下,孤不会怪你。孤有重要话问你,快
坐下吧。”
  宋献策叩了个头,重新坐下。李自成紧皱双眉,小声问道:
  “军师,你是孤的股肱之臣。崇祯十三年,孤初入河南,正是困难时候,牛金
星来到军中,紧接着你也来了,又接着是李岩来了。可以说是风云际会。几年来同
心同德,共建大业。目前东征胜败,大业所系。你替孤拿个主意。”
  宋献策看出来李自成的心中仿徨,仗着胆子说道:“请陛下拿出壮士断腕决心,
传旨停止东征,三万人马在通州准备迎敌,三万人马回燕京准备守城。”
  李自成沉吟片刻,说道:
  “不行,此计孤不同意!”
  宋献策不敢驳辩,胆怯地问道:“陛下有何睿见?”
  李自成紧皱双眉,神情威严,小声说道:“献策!你想想,如今大军已经启程,
天下臣民皆知,消息也已经传往长安,连吴三桂那方面也知道了。事已至此,不见
敌而忽然退兵,自毁士气,自乱阵脚,自损声威,自古无此用兵之道,不仅见笑于
今世,也将贻讥于后人。现在东虏方面,尚无确报,也许尚未出动。孤决定趁将士
们因孤亲自东征,士气转盛,可以一战。倘若不乘此一战,士气再低落下去,想鼓
起来很难,惟有在燕京等着挨打。为今之计,应该趁满洲兵尚未来到,我大军迅速
进到山海城下,迫使吴三桂向我投降;如不投降,就一战将其击败。然后,马上回
师,与东虏决战。这是孤的主意,你看如何?”
  宋献策不敢回答,只佯装沉思不决。
  李自成知道局势确实危险,但又不愿停止东征,犹豫片刻,下定决心,说道:

  “献策,东征之举不能中止,一中止即葬送了国家威望,破坏了全军士气。在
此情况之下,你用笔记下来,马上去办。今夜就完全办妥,将孤的谕旨迅速发出,
不可耽误。”
  “遵旨!”
  因为今日是在行军途中,并非战场,所以御前官员们在李自成驻地正厅中除陈
设御座外,在另一张桌上陈设笔砚,以备使用。宋献策走到陈设笔砚的桌边,打开
墨盒,膏好毛笔,摊开一张笺纸,回头望着李自成说道:
  “请陛下谕示。”
  李自成说:“你记清楚,第一件事,传谕保定刘芳亮,立即调集两万精兵,交
谷可成率领,火速赶来燕京,不可迟误!”
  宋献策迅速记下皇上原话,复述一遍,随即停笔恭候。
  李自成接着说:“传谕驻荆州权将军袁宗第,如左良玉在武昌无重要动静,望
将湖广军民诸事交白旺处置,袁宗第本人速调集五万精兵星夜赶往河南,镇压叛乱,
即在河南等候后命。”
  宋献策一边记下上谕,一边在心里感到欣慰。他深知袁宗第是一员虎将,携五
万大军回师河南,不但河南的局面不致糜烂,而且对黄河以北的战事也随时可以救
援。他将口谕记录念了一遍,又一次停笔恭候。
  李自成又吩咐道:“向天佑阁大学士传孤谕旨,催罗戴恩押运金银珠宝速回长
安,如尚未走尽,必须悉数启程,妥运无误。这是一件大事。还有第二件,燕京各
城门严禁出入,不许官员外逃。第三件,将城中存放的红衣大炮,全交李岩迅速运
到城上,安好炮位,检查弹药,擦净炮膛,宁可备而不用,不可临时慌张……”
  宋献策不觉说道:“是,是,非常重要!”
  “啊,还有一件大事,孤几乎忘了。”
  “请陛下谕示。”
  “传谕留守长安的权将军泽侯田见秀:张献忠已在四川成都建立大西伪号,派
重兵驻在广元,又派出一支人马进犯汉中。田见秀务必速派得力将领,剿灭进犯汉
中一带的张献忠零股逆贼,夺取广元,并作好准备,俟孤回师长安以后,即派大军
入川,扫荡献贼,不使其割据一方,为患将来。”
  宋献策将记录恭述一遍,问道:“还有何谕示没有?”
  李自成说:“没有别的紧急事啦。你回到随征军师府,将这几道谕旨办妥,晚
膳后送来,孤看过以后,由你军师府连夜发出,不可迟误。”
  宋献策马上回到随征军师府,屏退闲人,只将两位机要书记官叫到面前,从怀
中取出皇上的绝密口谕记录,命两位机要书记分别拟好谕旨稿子。宋献策将稿子仔
细看过,改动几个字,使之更符合皇上平时说话的口吻。然后命一位同皇上左右常
有来往的书记官赶快进行宫去,请皇上亲自一阅。
  崇祯十六年五月,李自成杀了罗汝才,改襄阳为襄京,建立新顺政权,自称新
顺王,初步设置了中央和地方政权。从那时开始,军政事务日繁,以新顺三名义发
出的各种告示、命令,都是文臣拟稿,经他过目,由他用朱笔在稿子后边写一个草
书“行”字,俗称“画行”,这文件就可以由分管的文臣用楷书誊抄,再请掌玺官
加盖印玺,向外发出。到了西安,建立了大顺朝,制度更为严密,而李自成对“画
行”也已经成了习惯。
  李自成正要用晚膳,简单的、热腾腾的菜肴已经摆到了桌上,军师府拟好的谕
旨稿子送到了。李自成立刻放下筷子,赶快审阅拟稿。他只在关于催令火速押运金
银珠宝等财物全部离开燕京的谕旨中加了一句:“务将罗虎棺材运回长安厚葬,以
慰忠魂。”别的文书也有改动一二字的。李自成用朱笔画行之后,立刻变军师府来
的官员带回。
  宋献策将皇上用朱笔批改和画行的文书恭读一遍,命书记官们按照规定程式,
用楷书分别缮写一份,后边只盖军师府公章,每道谕旨装入一个特制封函,上注
“绝密”二字,打成一包,包外写明:“交天佑阁大学士府即交行在兵部衙门,六
百里塘马速投。”由于牛金星是当朝首相,凡关于全局大事,必须让他明白,所以
所有的谕旨都另外抄录一份,上边注明“交天佑阁大学士亲启”。宋献策马上派一
官员,带领两名兵丁,立即将这些绝密的十万火急文书送往北京。当时,虽然大顺
军已经占领了从北京经冀南过河南、到湖广的广大地方,但是都不稳固,几乎处处
都有叛乱,所以这些文书必须送相府,再交给“行在”的兵部衙门,然后传送到应
该送去的地方。例如袁宗第驻在湖广荆州,路途遥远,河南局势不稳,只有“行在”
的兵部衙门知道怎样将文书送到荆州。当这件事办完以后,宋献策又亲自将经皇上
朱笔画行的文稿交专管机密档案的官员收好,这才用晚膳,这时简单的菜肴和馒头
在桌上已经凉了。
  为着明早四更就要出发,忙碌了一整天的宋献策必须赶快睡觉。然而他躺下以
后,想着这战争毫无取胜把握,他做军师的责任重大,竟无良策,忽然出了一身冷
汗,疲倦和瞌睡一下子都没有了。
  李自成也同样不能入睡。他今天在马上本来想了许多问题,明白他的御驾东征
并没有必胜把握,然而又不能改变决定。来到通州驻下以后,经过同宋献策的深谈,
他心中更加清楚:此次东征吴三桂很是失计。如果一战不胜,满洲兵乘机来到,局
势将会不可收拾。尤其他想到燕京空虚,只给牛金星和李岩留下一万人马守城,倘
若他东征不利,不但不可能求助援兵,更可怕的是,当他正在同吴三桂作战时候,
满洲兵从密云一带突然进入长城,一方面截断他的后路,一方面进攻燕京,将他置
于绝地。想到这里,他的睡意一扫而光。
  后来他想起来窦妃也谏阻他不要东征。当窦妃知道他决定要亲自东征的时候,
胆怯地对他说道:
  “皇上,北京重地,陛下不可离开,命一位大将代陛下东征不可以么?”
  李自成没有马上说话,一则不愿助长妇女干政之渐,二则他有难言之苦,不能
对窦妃明说。可恨的是,他的大顺军进入北京以后,很快贪恋女色,抢掠财物,士
气颓丧。他听说一般将士认为,李王进北京为的是打天下,文武官员们为的是封官
晋爵,他们下级将士为的是“子女玉帛”,自古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从前没有过的
情况,不但他自己心中明白,宋献策和李岩二人也明白,还有他的侄儿李过也看得
清楚。因为牵涉到刘宗敏,所以他们不肯明白说出。如今对着窦妃,李自成当然不
肯明言。他只是轻轻叹口气,说了一句:
  “目前情势,我必须御驾亲征,振作全军将士之气。不要几天,就可以胜利归
来。”
  黎明时候,李自成用过早膳,正准备离开武英殿的宫院,窦妃跪下送行,神色
黯然地说:
  “从今日开始,臣妾每夜在武英殿丹墀上焚香拜天,祝愿皇上早日扫平逆贼,
全胜归来。”
  窦妃的神色使李自成的心中一动,拉她起来,对她说道:
  “你不须为战事挂心,一切都会顺利。如今夜间,丹墀上风露很凉,容易使你……”

  当时因御林军已经在东华门排好队伍,双喜进来催促皇上出宫,将李自成的话
打断了。此刻因为不能入睡,窦妃的忧容又出现在他的眼前。他轻轻叹了口气。
  过了许久,窦妃的面影淡下去。罗虎忽然戎装整齐,腰挂长剑,恭立在他的面
前。他先是一喜,继而一惊,想起来罗虎已经在洞房中被刺身亡,惊骇地看着罗虎
问道:
  “小虎子,你……”
  “是的,陛下,臣特来保驾东征。刚才臣已经拜见过军师,也见过了双喜哥,
他们都高兴我能及时赶来。……陛下,请醒一醒,该用早膳了,快要启驾了。请醒
一醒,陛下!”
  李自成忽然看见罗虎的脖颈有一片血污,悲痛地叫道:
  “罗虎!小虎子!……”
  “不是小虎子。是我,陛下。”宋献策刚刚被御前侍卫将军李双喜带进来,站
立在李自成的床前,“陛下,该启驾啦,今天要赶往密云!”
  李自成醒了,看见宋献策和双喜站立他的床前,行宫外正打四更,耳边仿佛犹
记得罗虎的声音:“陛下,请醒一醒!”他不禁感伤,赶快披衣起床,向军师问道:

  “献策,昨日你很辛苦,睡眠如何?”
  “臣深愧身为军师,有负陛下知遇之恩。”
  “是为东征之事吗?”
  “臣问心有愧,在床上难以成寐,不完全指陛下东征的事。”
  “还有什么事使你睡不着觉?”
  宋献策昨夜忽然想到不该同意派唐通和张若麒去山海犒军并劝说吴三桂投降。
他非常后悔,后悔自己同牛金星号称李王的左辅右弼,几年来竟没有想到为李王物
色和提拔一两个既懂军事,又善辞令的心腹能臣,关键时刻能够奉派出使,折冲于
尊俎之间。(注释:折冲于尊俎之间——折冲:指制取敌人。尊俎:古代的酒器和
盛肉的祭器。折冲尊俎,指在会盟的酒宴上制胜对方。)这不仅是宰相之失,也是
军师之失!但这种后悔心情,他不能对皇上说出,恐怕会送了唐通和张若麒二人性
命。唉,谁晓得他们见吴三桂以后说的什么话?搞的什么鬼?
  吴三桂在山海卫南郊誓师的这一天,李自成到达了水平。永平虽然是一座府城,
也曾是蓟辽总督的驻节之地,但是因为战争缘故,居民很少,房屋残破,十分萧条。
大顺军除有一万骑兵向前进二十里,对吴三桂进行警戒之外,李自成和大本营将士
都在永平城内和四郊停留休息。唐通的两千多明朝降兵奉命随征,也在永平城外休
息一夜。
  这天晚上,李自成在临时驻地,也称为行辕,召集重要将领开会。由于明天
(四月二十日)黄昏前东征大军可以到达山海西郊的石河西岸,再休息一夜,倘无
意外变化,后天上午就要同吴三桂的关宁兵开始厮杀,所以今晚的会议特别重要。

  开军事会议的地方是在明朝蓟辽总督衙门的正堂。中间摆一方桌。李自成在方
桌后面南而坐,椅背上搭有黄缎椅搭,表示他的皇上身份。因为椅子不够,只有军
师宋献策和刘宗敏、李过两位权将军有椅子坐,其余从制将军以下大小将领二三百
员,向李自成行过简单的拱手礼以后,整齐地坐到地上。李自成向军师轻轻点头,
催他说话。宋献策站立起来,向大家说道:
  “本军师奉皇上之命,将后天上午与吴三桂作战要领,告诉各位,务须重视。
我说完以后,刘爷另有几句话要吩咐大家。然后各位赶快睡觉休息,明日四更用餐,
五更以前出发。骑兵与火器营在前,赶在黄昏前到石河西岸扎营,如遇敌人阻拦或
零股骚扰,即予痛击,确保大军在石河西岸三里以外扎营,休息一宿,后日上午进
行鏖战,进攻山海城。我军是孤军远征,皇上御驾前来,不能停留较久,必须在后
日一战,将吴三桂的人马杀败,逼其投降。”
  李自成提示一句:“你将山海卫的地理形势与吴三桂的兵力情况告诉大家。”

  宋献策随即说明了山海卫的地理形势,特别说道:“山海卫是在长城里边,它
的东门是山海关。山海关是天下雄关,不好攻破,又不在我们这边。我军是从西边
攻打山海城,攻破山海城就能从里边夺得山海关了。关宁兵号称有五万之众,估计
不会超过三万多人。只要在石河西岸将其战败,消灭其主要力量,迫其投降,使他
来不及与东虏勾结,我们这一仗就算大胜了。倘若能趁机先攻入西罗城,再攻入山
海城,这一仗就算完完全全地大胜了。风闻满洲兵将要南下,是否已经动身,不得
确实消息。按照往年惯例,满洲兵都是从蓟州、密云一带进入长城,倘若仍从这一
带南犯,不但向西威逼北京,也可以截断我东征大军的后路,使我军腹背受敌,所
以我请示陛下,命李友将军率领两千精兵留在永平守城,兼顾东西两面。总之,我
东征大军,明日黄昏前后,都要赶到山海卫西郊的石河西岸,休息一夜,后日上午
与吴三桂的关宁兵奋力厮杀,务要一战取胜,迫使吴三桂投降。如能将吴三桂杀得
惨败,大顺军就乘胜攻破西罗城,再用云梯和连夜掘地道的办法攻破山海城。”宋
献策稍微停顿一下,最后说道:“各位将领,都是追随陛下多年,身经百战,为我
大顺朝开国功臣。后日在石河西岸作战,关系重大,务望各位将领身先士卒,有进
无退,再建奇功,不负陛下厚望!”
  有人问道:“唐通将军率领他的两三千人马随大军东征,今晚怎么没有见他?”

  宋献策回答:“唐将军另有重要派遣,已经从另外一条小路前去,所以今晚未
来开会。”他转向李自成问道:“陛下有何面谕?”
  李自成说:“关于后日的大战,你都说清楚了。请提营首总刘爷对大家说几句
话,就各自休息吧。”
  刘宗敏完全明白,这次作战与往日大不相同。首先一条是吴三桂的人马都是训
练有素的“边兵”,与内地的明军截然不同;其次是大顺军从占领北京至今,士气
大大不如以前,害怕吴三挂的关宁人马;第三,吴三桂占据好的地势,既凭借山海
城,又是以逸待劳;第四,有消息说,满洲兵即将南下。倘若像往年一样,从蓟州、
密云一带进入长城,就会截断大顺东征军的退路,也会进攻北京。作为富有经验的
大将,又肩负指挥战争的重任,他心头很沉重,脸如冷铁。现在他望着大家说道:

  “后日大战,关系重大,必须一战取胜。皇上立马高岗,指挥全局。我同各位
将领亲冒炮火,蹈白刃,冲锋厮杀,有进无退。制将军以下的大小将领,凡有畏缩
不前的,我就在阵上斩首,决不宽恕!我的话完了,赶快休息!”
  众将领纷纷退出。刘宗敏和李过也退出了。李双喜和李强二人负责“行在”周
围的警卫工作,都没有参加今晚的军事会议。这时双喜走了进来,在李自成的面前
跪下,说道:
  “启禀父皇,从山海卫来了几位士绅求见,可以传他们进来么?”
  李自成问道:“是谁差遣他们来的?”
  “是吴三桂差遣来的。”
  “快把降表呈上!”
  “回父皇,他们没有带来降表。”
  “不带吴三桂的降表,来做什么?”
  “他们说,因来时十分匆忙,来不及写成降表。他们说,吴帅对他们说了,吴
帅正在同众文武会议,决定投降,请李王不要逼得太紧,在永平暂停三日。三日之
内,吴帅即率领亲信将领前来投降。”
  “满洲兵现在何处?”
  “儿臣反复追问,他们一口咬死,说吴三桂没有投降满洲;又说满洲方面的动
静,他们丝毫不知。”
  李自成转向军师问道:“献策,吴三桂忽然玩这一手,是何意思?”
  宋献策冷冷一笑,说道:“必定吴三桂知道满洲兵将在两三天内进入长城,所
以玩这一套缓兵之计。”
  李自成点头说:“你说的很是,这是个很笨拙的缓兵之计。吴三桂决不投降,
在给他父亲吴襄的书子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话也说死了。断不会突然又决定投降。
如果因我大兵压境,真想投降,他自己不敢前来,至少可以差一二位得力将领和一
二位心腹幕僚前来,不应差遣几位本地士绅前来。很显然,满洲兵在一二日内即会
进入长城,所以我东征大军能够半路上耽误一天,对他就有好处。”
  李自成向双喜吩咐:“来的人全部斩首,只留下一个仆人回去给吴三桂报信!”

  宋献策赶快说:“且慢!来的人们没有一个是吴三桂的亲信,吴三桂暗中投降
满洲的事也不会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逼着来的,杀了无益,反使百姓说陛下不仁。
不如看管起来,一个不许跑掉。今晚让他们饱餐一顿,马匹喂好,明日五更让他们
随御营东行。等打完一仗,再作处置。”
  李自成对双喜说:“就按照军师的话办,一个人不许跑掉。”
  这天夜间,李自成尽管鞍马劳累,但睡眠不好,曾经有半夜不能入睡,勉强入
睡后做了一个凶梦,梦见一只苍鹰中了箭伤,折断翅膀,猛然从空中栽到他的面前,
将他从梦中惊醒。想到他可能战败,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他已经断定,吴三桂已经降了满洲,而满洲兵正在南下。他与宋献策一样,
都推测满洲兵将按照往年习惯,从蓟州或密云境内进入长城,他只要先杀败吴三桂,
还可以回师应付满洲兵。他万没有想到,满洲兵会在中途改变路线,直奔山海关,
与吴三桂合兵,会一战使他全军溃败,从此不能立脚。所以他尽管做了一个可怕的
凶梦,第二天起来后并没有告诉未献策,怕献策谏阻他继续东征。他认为,既然距
山海卫只有一天路程,突然畏缩不前,无故退兵,必会使军心动摇,士气瓦解,他
自己的威望扫地。倘若在退兵时候,吴三桂乘一股锐气从后边追来,或满洲兵从侧
面进攻,从西边拦住归路,局势都将不堪设想。这样盘算着,他不禁想起“孤注一
掷”这句古话,可是事到如今,他只能继续向山海前进,别无善策。
  第二天是阴历四月二十日,阳光明媚,天气和暖,将近六万的大顺军骑兵在前,
步兵在后,分成几路,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军。中午略事休息打尖,骡马饮水,喂点
草料,继续前进。所过村镇,百姓逃避一空,甚至不闻鸡犬之声。崇祯十三年十月,
李自成初进河南,到十四年春天,到处饥民夹道欢迎闯王的情况见不到了。今年三
月十日,北京居民家家门口摆设香案供着黄纸牌位,上写“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
这情况也不再有了。今天沿途不见有一个人在道旁迎接,连打听消息的老百姓也不
见一个。李自成明白这情况十分不妙,至少说老百姓并不“归心”,更莫说“多食
壶浆,以迎王师”。他不愿对任何人提起在路上所见情况,自己心中沉重,在旷野
中策马前进。
  一路上没遇到吴三桂的小股部队骚扰,证明吴三桂兵力不多,无力在路上阻击。
黄昏以前,大顺军的骑兵先到了石河西岸。御营各部以骑兵为主,也跟着到了。步
兵在后,在黄昏后陆续到达。这一带的老百姓认为李自成是一位流贼首领,并且传
说大顺军进北京以后纪律很坏,十分害怕,纷纷逃走,所有大小牲畜都赶到北山躲
藏,粮食也带走了。
  李自成的御营驻扎在石河西岸红瓦店西北大约三里远的一个高岗下边。小村庄
的百姓已经逃光,房屋不够住,又搭起了许多军帐。趁着黄昏,他带着宋献策、刘
宗敏、李过和几位重要将领,骑马去视察明天的战场去了。
  当李自成在石河西岸视察战场时候,吴三桂带着杨珅等几个得力将领和参谋人
员,也站在山海卫西城头上瞭望。他看见石河西岸南北十里,东西数里,处处是埋
锅造饭的火光,知道李自成东来的大顺军确实远比他的关宁兵众多,明日石河西岸
的大战必将是伏尸遍野,血流成河。然而,面对强敌,他已经胸有成竹,毫不害怕。
看了一阵,他带一群文武亲信下城,骑马回平西伯行辕去了。

国学经典 |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穀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
[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

子部

[道家][兵家][儒家][法家][杂家][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志怪小说]

集部

[全唐诗] [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 [文心雕龙][文选][王右丞集笺注] [楚辞][楚辞补注]

蒙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