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0*年4月10日至16日,市教育局组织市区第三批中小学校长一行74人到上海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分别听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景扬,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惠贤,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演讲学会会长刘德强,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教授谢诒范,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张锦堂,上海师大师资培训中心高级讲师宋蔚雯,上海格致初级中学校长曹跟林,上海实验小学校长杨荣,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李文萱,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校长程华,万航渡路小学校长张雪 等著名专家,校长的报告,实地考察了上海格致初级中学,上海实验小学,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万航渡路小学等名校.学习期间,参训的校长们还进行了两次小组讨论交流,一次全体总结交流活动.
上海之行,使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此次考察培训,内容丰富,既具超前性,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通过考察培训,为市区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与教育专家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上海名牌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专题报告,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认真听课,学习,勤于思考,交流,在与学者,专家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同时,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收获
(一)在理论学习中接受新的教育思想
从深层意义上说,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是学生质量的竞争.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上海的教育界同行都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摆在最关键的位置来阐述,充分展现了"生本主义"理念和改革的力度,他们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敏锐的战略洞察力,领先的教育新观念,踏实的改革真功夫,在自己的教育园地上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1,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
(1)多元智力的教育内涵.当今的学校教育一直深受传统智力测验理论的影响.传统智力测验理论认为,智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测验就可以测出人智力的高低.这种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体现为"一元化教育",即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学习相同类型的课程,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最佳手段是频繁的考试.因此,在学校里最受到重视的学科无疑是语言,数学或逻辑推理等学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语言和逻辑―数理智力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以及存在智力等.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儿童变得更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更聪明.教育就是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多元智力的教育内涵在于破除制式学校的"迷思",重拾因材施教的话题.
(2)个性化教育理念的确立.由于智力总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运作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因此,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界受到关注的理由是因为它敲响了以下一整套建议的赞同声: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为此,加德纳提出了个性化教育(individually configured education)的设想.这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别差异的教育方式,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具体体现为乐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学生观,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2,课改背景下的"小班化"教学改革
(1)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上位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尊重天性即尊重儿童的童心,童趣,童贞.具体表现为:让儿童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有游戏的时间,在游戏中结识朋友,了解自我,懂得规则,认识社会;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创造性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升儿童生命过程的质量――重视学习经验,形成情感互动,体现内涵要素(重视知识和技能,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代课程观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强调要处理好课程,教材,教学三者的关系,它关注三个层面:学生需要什么 社会需要什么 科学的学科发展需要什么 同时还强调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