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县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10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红英带领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的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县教育局专题汇报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管委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用工企业等单位部门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交流了意见,并深入县职业中专实地察看,了解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一所职业学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40.2亩,校舍面积35100㎡,教职工163人,在校学生数1339人。目前,学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中餐烹饪、农业机械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县职业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注重基础能力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向上争取资金、社会捐资等形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学校竞争力。一是大力改造校舍。2008年以来,投资近千万兴建了科技楼、图书馆及学生公寓,其中,2009年争取资金44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的实训楼;二是完善专业设施。年,投入15万元用于各专业设备的添置、维修。年投入100万元并争取省级专业建设项目资金17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设备,使我县职校在该专业的硬件设备条件上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三是修建教辅设施。目前学校修建了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兴建了8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年,政府又投入资金80余万元,新建校门及围墙;四是美化校园环境。政府多年的大力投入促成了职校校园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创建工作的全面进步。
(二)师资建设明显加强
多年来,学校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外引、送培、内培”三项措施。“外引”是从企业引进“技师”、“师傅”到学校担任专任教师;“送培”是在现任的教师中选派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专业、转岗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内培”是通过联合企业培养的形式,利用双休日、假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提高。仅今年,共计开展省级转岗培训2人次,省级专业教师培训5人次,市级培训教师35人次,县(校)培训教师162人次。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也已增加到了30人,占专业教师比例明显提高。年,政府考虑到县职校数控专业的师资紧缺,为把学校的数控专业办好办出特色,根据“应事设岗、以岗择人、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招聘了数控专业教师3人。
其次,学校能够注重教师的师德建设。认真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进德修业,严谨治学”的良好风尚,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三)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县职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强化了专业建设。其中中餐烹饪、电子电器是全市的示范性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与学前教育专业为学校的拳头专业。2009年下半年,学校根据市场需求新开设了农业机械应用与维护专业。在省市举办的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在2009年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技能竞赛中,罗穆鹏同学荣获普通车工技能一等奖;在年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七届技能竞赛中,获团体奖2个、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人次、指导教师奖4人次;在年省第八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有1人次获一等奖、3人次获二等奖、5人次获三等奖。
(四)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一是创新学校办学模式,扩大办学市场。为了提高学校的市场知名度,做到培训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学校大力研究和探索“联合办学,巧借外力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有效扩大办学市场。到目前为止,分别与县林丰宾馆、盛达电子有限公司、万隆制衣厂、超弦光电有限公司、圣炬电子厂及韶关市天辰齿轮机械厂进行校企合作。
二是改革招生、就业、培训工作机制。首先,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全员参与的形式,采取招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等措施,将招生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至学校和个人,有效促进了县职校招生工作的开展。连续三年县职校招生数均达到500人左右,且维持了较高的保有率。其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三年来,县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