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研报告 >

区委调查本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1)

2013-05-10 
针对在执行市区规划中制约和影响我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的剖析。

  今年二月份以来,我们组织专委会成员,针对在执行市区规划中制约和影响我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性的剖析,提出了《顺应滁城建设总体规划,促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调查期间,受到了区建设局、区土地分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政务新区办公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情况

  建区初期,由于当时区划不合理性,给我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比如,将土地、规划、交通等重要部门划归市直所辖,将老城区和近郊划归琅琊区,而将原市的大部分乡镇划归区,导致了我区这种功能不全,有区无城的状况,这严重制约了区的发展;再比如,确定区是滁城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使我区成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财政穷区,给我区今后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建区十七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和城建、土地等部门破难奋进,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千方百计争扩权,一心一意谋发展,使我区向工业强区、农业稳区、科技兴区和东向发展目标迈进,为我区经济发展争取到了来之不易的空间。

  设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组建区建设局具体负责全区城乡规划管理,各镇办设立城建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全区各镇办都编制和报批了城建发展总体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少村庄还还结合新农村建设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建成了红山、白庙、新塘、联合、石庙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市内外产生较好的影响。在滁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全区城乡建设健康发展。在强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建设规模由设区时的7.8平方公里,发展到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设区时6万人,发展到9.5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0%增加到30%。近五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我们还建立了省级工业开发区(即一区三园),工业园区从小到大,建成区的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奠定了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民生工程的推进,路网、给排水、亮化、美化等设施逐步齐全,城镇集聚和服务功能得到增强;随着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推进,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经市规委会批准入驻工业园区,如今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集聚区。我区的工业园区、政务新区和乌衣新区改造等建设项目已经获得了市政府的批准,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在顺应滁城总体规划,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地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调查情况表明,在顺应滁城总体规划,促进经济发展中取得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由于少数同志对城市规划和城乡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得不够,执行得不力,有法不依的盲目建设状况时常出现,加上总体规划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使不少违建工程趁机钻空子。

  (二)市级规划管理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市级各类规划的宣传力度不够,不少报建单位不了解上级政策,以致所上报的项目较难在市规委会得到批准。这种因缺乏沟通而造成断层的现象影响工业项目的入驻和城乡建设的发展。

  (三)由于市规委会部分成员对我区的具体情况掌握的不细,而以前开会研究我区项目入驻的往往是在没有我区领导参加的情况下进行的,难免会出现“知情的不做主,做主的不知情”。在开会的时候,如果哪个部门提出不同意见,马上可能存在“卡脖子”现象。因此,上下之间时常出现相互埋怨的状况。市级规划在不断的调整和提升,而变化了的内容不完全符合区实际,使我们无所适从,难以执行等等。

  (四)我区农村一些符合建新房的条件的群众要求建房,但由于审批程序太繁杂,群众建房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大家对此意见很大,有的形成了不稳定因素。

  (五)工业园区管委会、政务新区及区建设局等单位,工作牵扯面广,业务性强,而熟悉规划和城建的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应我区城市建设及规划的需求。

  (六)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规划意识淡薄,违建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和对抗执法的矛盾时常出现,加大了行政执法的难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