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com/data/ 县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78万人,12个乡镇、2个街道,706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共有55个基层党(工)委,1567个基层党支部,41577名党员,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com/data/
是我县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是每月在乡镇、管区(社区)、村三个层面,通过三个例会,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做法:一是在村级开设农村党支部书记、党员“议政讲坛”,解决村级管理经常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问题。“议政讲坛”既是“党员活动日”、“党员培训日”,又是“民主议政日”、“三务公开日”,支部书记在党员会上进行述职,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公开上月党务、村务和财务,对重大党务、村务提交党员进行讨论、表决。二是在管区(社区)开设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讲坛”,解决农村工作如何推得动、干得好的问题。“工作讲坛”针对某个村或多数村存在的共性工作难题,深入剖析原因,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确定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三是在乡镇开设农村党支部书记“创业讲坛”,解决如何抓两头、带中间、促全局的问题。农村党支部书记轮流上讲台,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如何开展“村官创业行动”、在农村创什么业、怎样创业、怎样破解难题,谈工作、谈成绩、谈办法、谈体会、谈打算。
开设“书记月坛”,一方面,搭建起了规范村级工作、推进工作落实的制度化平台;另一方面,强化了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教育管理,将“学”与“干”、“管”与“用”有机结合,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四)深化拓展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建立“民主治村”社会管理模式
2008年,我县作为全省党内基层民主试点县,建立起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重大决策票决、重大事项提案、质询监督落实、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五位一体”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工作实践中,我们着眼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拓展党内基层民主,积极探索 “民主治村”社会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三公开五办法”制度。“三公开”,即每月公开一次党务、财务、村务:“五办法”,即借助每月一次的“农村党建工作日”,探索以书记述职、党员提议、党员质询、集体票决、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五步直通工作法”。
主要做法:一是村党组织书记“述”。由村党组织书记就上月工作向党员述职,并就下月工作计划征求党员意见。定期述职保证了农村党员对村务工作中热点问题的知情权,同时也给村党支部书记增加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二是党员群众“提”。党员群众可就关心、关注的党务、村务提出意见建议,以民情提议单或口头形式向村党组织反映,由村党组织在15日内予以办理。三是询问质询“议”。党员就日常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问题向村党组织提出询问、质询,由党组织予以答复或办理。四是重大决策票决“定”。对重大决策充分征求党员意见,由党员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当场唱票公布结果。五是民主监督“评”。采用“两评议一考察”的方式,每半年对基层党组织及成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察。
探索实践“民主治村”社会管理模式加强了党对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规范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执政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村支部书记创业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和谐因素。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办公室建设,解决基层组织有人抓、经常抓的问题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任务日益繁重,乡镇基层组织工作力量薄弱,大乡镇74个村,小乡镇35个村,人少事多,特别对村级党建抓得不经常、不到位的问题日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2005年以来,我们探索建立了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办公室”,专职负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特别是抓好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在人员配备上,要求直接从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人员不少于乡镇行政编制人员的15%,人员按照老、中、青搭配,主要从有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中年业务骨干、新考录的优秀年轻同志等人员中抽调,组织委员兼任主任。目前,全县14个乡镇直接从事基层党建工作人员达到70人(不含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平均每个乡镇5人,少的4人,多的7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具有五项职责,即政策决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调处的“协理员”、班子建设的“组织员”以及工作落实的“督查员”。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办公室的建立,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有人抓、经常抓的问题,形成了基层组织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组织资源相对匮乏,村级运转压力很大。一是村级可调度整合的资源、资金非常有限。国家实施的重大惠农政策、惠农资金一般直接到户、到人,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专项资金缺乏集体收益分配的政策依据,农村公益事业缺乏资金筹集渠道,对党员群众的聚合力大大削弱。二是村级运转困难。村集体无固定收入,虽然上级每年都有村级转移性支付,但总体来看解决不了实质性、根本性问题。一方面,额度不高,每年用于村级转移支付比重为20%,平均每个村也就2万元左右,这些钱,既要保障办公经费,又要支付村干部工资、发展公益事业,可谓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在落实过程中很难足额及时到位。建议上级对村级资金政策捆绑使用,加大村级组织调控力度。
2、农村工作难度大,基层政治生态有待改善。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不高、职责重要,收入不高、干的不少,官阶不大、责任不小。村级班子面临着经济发展难、群众组织难、矛盾调处难、完成任务难,而农村群众对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还存有“政治上不靠你、生活上不求你、说不好不依你、办不好就告你”心态,造成了目前农村工作难度加大。建议上级进一步为村党支部书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支部书记政治发展空间不大,现行有关政策有待突破。现行的从农村支部书记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政策限制条件非常严格,尤其是年龄限制,致使部分年龄偏大、工作优秀的支部书记被拒之门外,个别地方形成了“优秀的不能考,考上的不是最优秀的”的现象。从农村支部书记中选聘事业单位干部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建议适当放宽优秀支部书记条件限制,一是对优秀支部书记适当放宽年龄,对获得过市以上荣誉称号的优秀支部书记,适当加分。二是选聘本地区事业单位人员,上级可否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由各地区结合实际自行选聘,保留一定的自主空间。4、村支部书记岗位呈现双面性,选人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虽然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有了保障,但待遇不高、出路面窄,政策不稳定,对有能力、有潜力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员、经济能人等优秀群体还缺乏吸引力。而部分现任支部书记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造成了村支部书记岗位选人难。建议上级从政策层面适当将管理权限下放给村级,解决农村党支部书记“责”与“权”不对等的问题,提高村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