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恪尽职守,80年严谨敬业。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被一代又一代新华人所继承,而且逐步被一套周密细致的制度科学地固化了下来。这,也是新华社在80年漫长历程中始终能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保证之所在。
新华追求:勇于开拓勇于创新
从1931年两三人抄收和发送电文起步,到1947年开始向国外派出记者、设立分社,再到随着新中国诞生成为国家通讯社,18年的新华社战争年代史,也是一部奋力开拓、在艰难困苦中创新发展的创业史。
甫一创社,红中社就开始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及国外通讯社新闻,编印成内部参考提供给领导人参阅。“第一部‘新闻电台’只有收报机,是用缴获敌人电台的旧零件,自己动手装配起来的。蓄电池和干电池也是从敌人那里缴来的。”抗战时期建成新华广播电台,继而开始日语和英语广播。解放战争之初设立香港和伦敦分社,分别发布新华社中文和英文新闻稿,寄发欧美各国;解放战争还在相持阶段,就向国外派出了自己的记者……
从组织机构到技术手段,从报道内容到报道形式,伴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新华社事业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拓中壮大。
读一读1946年1月1日延安新华总社给各地总分社、分社发出的《把我们的事业更提高一步》的指示信,就不难发现当时的新华社决策层在报道和写作方面已经具备的强烈创新意识。比如:要求扩大报道范围,深入实际反映各阶层人民和各种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发觉新事物和新创造;报道要有系统和连续,前后衔接,有始有终,尤其是重大事件和运动的报道;报道要确实,迅速;写作必须贯注思想和感情,把它融汇在新闻的叙述和描写中,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写作要有起伏和变化,避免枯燥和平铺直叙……同年5月23日,总社又发出题为《电讯要简练》的公开信,将新闻简练问题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编辑电讯就是政治上的作战,以最高的责任心来从事这一工作”。明确要求研究敌友我三方的宣传动态,“每条新闻选取最好的报道方法”;写作具体而扼要,“既不要糟蹋生动材料,又不浪费文笔”;写作技术方面要用“简明明快的笔调”,“画龙点睛的笔法”,要能“抓住要领“,“事事说明出处”。从指示信到公开信,半个多世纪前的这些新闻理念和报道思想已成为新华社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
抗战胜利后,新华社建立和推行特派记者制,这是新华社业务改革的重大举措。1946年9月3日,总社发出《关于特派记者工作的指示》,规定特派记者的任务“在于对外宣传”,因此,“无论在报道内容和写作形式上都要适合国民党区和海外人士的口味”,以使“他们对中共和解放区有更多了解,以释疑窦,争取同情”。朱穆之、穆欣、杨朔、周而复、刘白羽、华山、穆青、安岗……这些后来在文学和新闻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全部有着当时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的经历,而他们留下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也诞生于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80年开拓奋进,80年创新发展。从80年前在重重“围剿”中艰难诞生,到今天在参与国际新闻竞争中拓展壮大,新华人一直把宏大理想作为引领创新发展的旗帜,把开拓奋进作为实现崇高目标的动力。这,也是新华社在80年漫长历程中始终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源泉之所在。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新华社战争年代史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崇高、什么是无畏,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情为民所系、什么是潮头唱大风。引领着新华人不懈前行的是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