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工作报告 >

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

2011-03-01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160辆。开展“集镇环境整治月”活动,安排1240万元用于集镇环境整治以奖代补,沈巷、白桥、善厚等集镇面貌明显改善,乌江文化体育广场、香泉龙泉池休闲广场、姥桥综合文化站、功桥客运站建成使用。

(五)全力缓解要素制约。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年新增贷款14.3亿元,增幅43.5%,居全市之首。引进南京进出口银行、省开行等县外金融机构贷款7.4亿元。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营业,新华村镇银行完成组建。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功桥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已获批准。开展项目土地清理,共收回闲置土地301.6亩。大力实施环境优化年活动,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积极推行“网络问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行“5+2”、“白+黑”的工作模式和“1+”的会议模式;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启动网上审批;持续开展明查暗访,先后对违反机关效能建设的46个单位、58人实行问责,首次对县直机关92个股室主要负责人进行民主评议。扎实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积极推进“阳光村务工程”。

(六)致力促进全面发展。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泰华二期基本建成,林海生态园等项目投入运营。全面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3.2亿元。新建55个村卫生室;新扩建9个敬老院,新增床位600张;完成16.2万平方米校舍加固改造任务;民生小区首批129套经济适用房已交付。扎实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环卫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获全省法治县区先进集体。不断加强武装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计生工作继续稳定在全省一类县水平。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扎实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狠抓安全生产,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得到及时办理,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0件,政协委员提案95件。同时,工商、物价、质监、审计、气象、档案、文艺、地震、海事、通信、人防、招投标、工商联、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应急管理、住房公积金、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也取得了新业绩,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过去的五年中,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蔬菜类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全国新农保试点县、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成功跻身县域经济发展一类县,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2.4%;财政收入五年跨过6个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壮大近五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比“十五”净增205亿元;进出口总额由“十五”末的3101万美元增加到1.58亿美元,增长了5.1倍;金融机构存款期末余额突破百亿元。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的五年。到“十一五”末,全县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30.8:33.1:36.1调整为22.6:46.5:30.9,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8.2个百分点。成功举办了两届蔬博会,基本形成蔬菜、畜禽、水产、优质粮油、经果林等特色农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73家增加到121家,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由1家增加到5家;培育了旅游、港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是“十五”末的6倍。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改革开放明显加快的五年。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18项改革。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全面实施,县城投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组建,共完成27家企业改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十一五”共引进内资2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6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6.5倍和26.5倍,成功引进了阿根廷阿丹诺、日本久保田、丹麦avk、江苏盘固等知名企业。对外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全县具备自营进出口权企业由“十五”末的22家增加到80家。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17亿元,城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6.1%提高到46%。城北新区框架全面拉开,新一中、行政中心等重点工程建成交付使用。老城区功能日益完善,建成滨河大道一期、桃花坞公园等休闲场所。改造县道163.1公里,建成“村村通”工程480公里,完成194个新农村示范点整治任务,建成8个综合文化站、59个农家书屋和4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综合农业机械化操作水平由50%提高到63%。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2.4倍和2倍;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8亿多元,发放各类惠农资金6.11亿元;新农合参合达54.5万人,新农保参保达19万人;敬老院累计新增床位2618张,集中供养率由9%提高到4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由1800元和683元提高到3600元和1350元。累计发放“助学”、“助残”、“送温暖”资金2080万元。解决了14.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廉租房3.3万平方米和经济适用房9474平方米。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我们走过了极不寻常的五年。“十一五”发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艰辛努力和负重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广大干群,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届人士,向无私奉献的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不强,骨干企业较少;财税收入总量不大,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城市功能不全,管理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少数部门责任意识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克服并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五点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五年来,我县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县、沿江开发三大战略,突出项目带动,狠抓园区建设,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办大事能力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发展凝共识,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创实绩,才能提升县域经济的实力。

(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推进创新,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抓手。五年来,我们通过“跳出和县看和县”,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全县上下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深化改革,努力破除一些体制机制的束缚,探索出一套保障经济有效运行的新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优质资源,全县正在逐步形成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抓手,才能准确把握形势、发挥优势、形成胜势,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发展的活力。

(三)必须始终坚持结构调整,统筹兼顾,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责任。五年来,我县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壮工、强农、活商、扩城、兴旅;通过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了泵阀、旅游等优势产业和久工科技、三联泵业等优秀企业;通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淘汰了小选矿、小冶炼、小轮窑等一批落后的产能,提升了发展水平和产业档次。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责任,把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互动,才能为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通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有效地缓解了群众“出行难、看病贵”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放在首位、牢记心中,才能营造广大群众支持发展的氛围,才能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

(五)必须始终坚持规范有序,自觉守法,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保证。五年来,我们努力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保证,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才能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

以上五点启示,来源于过去五年的丰富实践,也是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的准则。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我省实现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强省富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迈入区域合作、沿江开发、港桥经济和城乡一体的黄金发展期。按照市委、市政府“四大建设”和“六个翻番”的要求,我县“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集中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条主线,明确负重赶超、科学发展、奋力崛起、实现跨越这个主题,坚持“3456”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即:实施沿江工业物流、沿山温泉旅游、沿路现代农业“三沿”战略,建设安全放心的菜园、舒适宜居的家园、健康休闲的乐园、便捷高效的工业园“四园”,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个”翻番,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开放合作、人民幸福、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六个方面明显提升。力争实现“一个争当,两个率先”,即:争当全省一类县先进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着力打造滨江和县、生态和县、魅力和县、和谐和县,全力建设滨江历史文化名城。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坚持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努力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打造先进制造业。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大力培育支柱产业。按照“做大规模,提升档次,优化布局,培育集群”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232”新型工业体系,即壮大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两大先导产业,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提升建材、农副食品加工两大传统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产业链延伸等方式,突出发展泵阀、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出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三个超百亿元产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积极把握示范区与集中区建设的机遇,全力服务江北集中区建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辐射,加快园区整合,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吸引战略投资者合作共建“园中园”、“托管园”和“共管园”。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县经济开发区、乌江工业园打造成两个超百亿园区,全县纳税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过8家,纳税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2家。

做强特色农业。依托蔬菜、畜禽、水产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高效农业,在空间上推进“西移、北进”,在质量上推进“品牌提升”,在模式上推行“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努力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休闲农业“四业并举”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50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高效生态渔业生产基地、万羽家禽规模养殖基地,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农产品认证达到80个,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0个。

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依托良好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推进北部旅游区和重点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半月湖、龙潭洞遗址公园和霸王祠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香泉温泉综合开发为中心的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县。引导发展物流业。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县内高速公路网的优势,加快构建以郑蒲港为中心的现代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引进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皖江北岸物流新枢纽。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着力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入驻。吸引会计、咨询、评估等中介机构,鼓励发展租赁、典当、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行业,使商贸服务业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协调发展。按照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功能互补、设施配套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加快城镇建设。和城建设上,实施“东进西延、南迎北拓”战略,大力推进东部滨江新城建设、适度向西延伸城市功能,积极向南迎接江北集中区、向北承接南京都市圈辐射,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善供气、排污、“五场一厕”等设施。力争到“十二五”末和城人口达到25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抓好沈巷、乌江、香泉等重点集镇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成为全省文明县城,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大力开展中心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优质服务向农村延伸。扩大区域供水范围,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港汊清淤,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新增村庄整治示范点250个,完成耕地流转面积23万亩。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县乡公路网体系形成和重点县乡公路升级改造,推进北沿江高速、沿江一级公路和郑蒲港区建设,积极谋划接入南京轻轨,争取北沿江铁路列入省和国家规划。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重点建设两座220kv变电站和两座110kv变电站。加强防洪体系建设,重点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和滁河综合整治。加快镇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开放发展。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形成跨越发展的强大支撑。

开展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筹建科技创业中心。加大财政奖励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0家。

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探索实行县对镇的差别化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网上审批,构建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平台。加快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吸引县外金融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

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吸引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央企和省企来我县投资。借助“大港驱动”,推进开放合作。继续培育外贸企业,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继续推进区域合作,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积极寻求马鞍山、芜湖跨江发展,主动融入芜马同城化。

(四)坚持民生为本,推进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加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护环境。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抓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约节约用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到“十二五”末,全县矿山企业总数控制在28个以下,废弃和关闭矿山的生态基本得到恢复。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加大饮水源保护力度,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岸线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岸线资源。

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争取巢湖幼儿师范学校早日升格为专科学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引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强商品供应和市场物价监管,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稳定房地产市场供应,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城市文化广场。

维护稳定。全面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和县”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按照创建全省最稳定县目标,认真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第三方调节工作机制,确保社会总体稳定。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201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当前,是我县加速崛起的关键期,从国际形势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经过深度调整,将逐步走出低谷;从国内形势看,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全省来看,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政策效应进一步凸显;从自身来看,经过“十一五”积累,我县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特别是郑蒲港、北沿江高速陆续启动建设和合马一级公路改造建成,为我县跨越发展、加速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但是,今年国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节能减排等调控措施,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和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2011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十二五”既定的“3456”工作目标思路,在项目大提升、城市大建设、招商大推进、农业大发展、旅游大繁荣、作风大转变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收入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计划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承接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抓好平台建设。努力做好江北集中区建设的地方服务工作,制定出台支持和服务集中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抓好集中区控违,及时完成征地拆迁任务。进一步创新与集中区合作的方式,深入研究借助集中区优势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办法,用足用活示范区的各项政策,探索建立与集中区利益共享的机制。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扩区工作,力争新扩区1平方公里,新增投产项目15个以上,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台湾农民创业园,要确保香泉湖禽业等在建项目投产,再开工3-5个项目,其中台资项目2个。加快乌江工业园与省精细化工基地整合,全年新增投产项目15个以上。努力实现沈巷工业园与江北集中区同步发展,着力建设集中区承接配套区,全年新增投产项目10个以上。

狠抓项目建设。继续实行县负责人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全年安排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560亿元,计划投资40亿元,重点实施久保田三联特种泵、和城天然气、柘中管桩等一批超亿元项目。继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组织申报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类项目,确保争资份额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编制和储备一批10亿元以上的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挤入“861”行动计划和上级规划的盘子。

强化招商选资。借助示范区和集中区的品牌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转变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点,强化产业招商、区域招商;通过盘活利用存量资产,鼓励“零土地”招商;与集中区合作,实行互补招商。加大与央企、省企对接力度,继续跟踪中石油、中化集团等5个在谈项目,力争尽早签约落户。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130个,其中,5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5个,实际利用内资不少于95亿元,利用外资超8000万美元。

(二)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做大企业规模。设立1500万元的工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增资扩模,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入30亿元以上。重点实施华星化工年产10万吨三氯化磷,佳和电线电缆异形增容导线和220kv特高压电缆,avk二期、三期项目。加快三联泵业和久工科技上市步伐,力争1家上市;加大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孵化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新增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不少于3家。

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政策导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集群发展。拓展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精细化工产品,力争化工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超25亿元。壮大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泵阀产业,加快推进久保田三联泵业项目,力争再引进2-3家泵阀企业。积极扶持奥尔民汽车零配件等企业发展,力争装备制造业全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提升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培育麻油、优质大米、休闲食品等特色农产品,力促华利食品蒸谷米等项目上马,力争农副食品加工业全年销售收入超35亿元。

鼓励技术创新。重点推进三联泵业大型挖泥泵、通用机械“铁钻工”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汉光机械立体停车库项目与市场嫁接。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扩大专利资助范围。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力争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0个,确保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

(三)强化“三农”工作,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突出优势产业,加强基地建设,重点建设48万亩蔬菜基地和48.4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加快推进蔬菜产业提升行动,确保全年新增蔬菜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依托台创园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台湾农业企业,种植高档花卉及有机蔬菜。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省市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争新增专业合作社10家。加强专业市场建设,盘活皖江蔬菜批发市场。认真筹办第五届蔬菜博览会,充分展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新成果。

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力争全年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000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大力实施惠民直达工程,及时发放各类涉农补助资金,全面取消农业生产性水费。加大农民负担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全力推进沟渠清淤;加快得胜河治理、双桥河堤防加固以及熊官塘等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完成70座圬工结构涵闸斗门翻建改造,确保汛前全部竣工。继续加大县乡公路改造力度,加快建设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新建香泉-绰庙等3条35kv供电线路,增容改造沈巷变和香泉变,完成130公里10kv农配网线路改造。

(四)壮大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做强旅游业。完善香泉湖旅游区路网系统,完成泰华二期扫尾和宏图一期温泉会所主体工程,积极推进昭明湖和半月湖开发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新增农家乐项目10个。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和营销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力争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6亿元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

搞活商贸业。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加快商贸项目建设,确保安德利购物中心上半年投入运营,力争再引进1-2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进驻。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和“新网工程”建设,扩大农家店和连锁店覆盖范围。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努力促进居民消费。积极做好外贸企业孵化工作,壮大出口企业队伍,重点推进翔飞立派及avk塑料阀门等企业开展出口业务,力争新增出口实绩企业5家以上。

培育物流产业。编制全县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物流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加快郑蒲港建设,力促疏港公路和主体工程尽早开工。启动化工基地专用码头建设,加快华星物流、远航建材大市场等项目建设速度。积极跟踪中铁物流园和马钢物流园项目,力争尽早落户,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五)推进机制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加大改革力度。推行综合执法改革,组建县行政执法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和工资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规范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提高服务“三农”水平。继续完善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改制企业扩大再生产。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组建林业管理服务中心。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破解发展难题。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努力推行bt方式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县内金融机构增加企业授信,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切实解决项目用地,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项目清理,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对闲置厂房等存量资产进行分类利用,努力盘活金和纸业、和航特钢等闲置土地资产,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申报独立选址项目,争取单列用地指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依托县劳动力实训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人才培训。

加强区域合作。坚持东进西迎,双向融入。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主动承接合肥辐射,加快产业对接与融合,实现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加快实施东向发展,抢抓南京青奥会机遇,加强与浦口区的对接,努力打造南京都市圈的后花园和卫星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全力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继续跟踪马钢长材基地项目,进一步寻求马鞍山、芜湖跨江发展。

(六)加快城镇建设,强化经济发展支撑

完善城市功能。按照“234”的思路,投资20亿元以上,办好活水、扩城、打通道3件事,做好路、桥、水、绿四篇文章。新城区重点推进体育中心、和州大桥建设,启动建设海峰大桥、鹰塘公园、下河塘公园、严家湖湿地公园。老城区完成历阳东路、滨河大道二期、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城西扩区3平方公里道路框架建设,新建镇淮古桥,重建得胜桥,改造环城东路,编制实施古环城河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五场一厕”建设,加大人行道和小街小巷改造力度。加快天然气项目建设,确保年内部分供气。滨江区完成规划报批,适时启动起步区建设。

加强集镇建设。实施集镇“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工程,加大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重点推进沈巷镇华伟城市综合体、乌江镇大井巷广场、香泉镇昭明公园、西埠镇商住中心、姥桥镇育才新街、白桥镇商贸市场和善厚镇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集镇形象,完善集镇功能。

狠抓文明创建。规范城乡建设管理,打击各类违法建设。加大和城“四门”整治力度,集中开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夜市排档和废品收购点管理,适时启动建设和县再生资源交易大市场。巩固和城客运市场整治成果,规范出租车、公交车运营。加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水平。加大集镇文明创建力度,争创环境优美乡镇。

(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抓好节能减排。坚持关口前移,控防并举,严格项目审批,严把环保准入和“三同时”验收关。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重点淘汰小轮窑。加大工业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治理力度,重点加快和城新老城区、开发区和台创园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适时启动建设沈巷、乌江、香泉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确保上半年投入运行。

强化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工作,关闭部分小型矿山企业,清理矿山废弃地和废弃宕口。进一步加强生态镇、生态村创建,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当家塘清淤。加强水资源和湿地保护。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大力开展绿地建设,力争新增造林面积超5000亩,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提高节约集约利用率。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管理,严格岸线审批,实行岸线有偿使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

(八)突出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民生工程实施。继续实施省确定的33项民生工程。加快就业帮扶平台建设,全面促进充分就业。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加快推进县福利中心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加快校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加固改造校舍14.4万平方米。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新增廉租住房200套以上。继续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将和城供水管网延伸至西埠镇。加强物价调控和监管,稳定价格消费水平。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兴办学前教育,积极推进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完成姥桥镇中心幼儿园搬迁。力争年内完成县医院主体工程建设,适时启动县中医院扩建工程。大力推进“以机代牛”工作,有效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认真抓好民族村项目的实施。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加快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新农村档案建设任务,确保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严打“两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税收管理,优化税收服务。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工商管理,稳定市场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保社会总体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转变服务方式,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科学执政。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建立健全抓学习、促学习的责任机制,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重视调研,深入基层,走进一线,贴近群众。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真心服务群众。以学习长才干,以调研促工作,不断提高政府抢抓机遇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高效落实的能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二)坚持高效施政。“执政之道,重在决策,贵在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强化部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杜绝推诿扯皮,防止矛盾上交。进一步发挥督查作用,确保部署有动作、反映有回音、工作有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努力改进会风和文风。

(三)坚持阳光为政。继续推进网络问政,认真组织在线访谈,及时做好在线回复。继续推进县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争通过省级验收。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努力开展便民服务。切实做好信息公开,及时公告重大经济社会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严格执行公开招标,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四)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诚恳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五)坚持廉洁从政。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惩治腐败。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同城吃请。

各位代表,产业转移,风起云涌;跨越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为实现和县的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