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公平的实践安排(1)

2010-11-07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怎样分配发展成果的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公正问题,这是一个人类性的价值追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怎样分配发展成果的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公正问题,这是一个人类性的价值追求问题。发展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而任何实践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是社会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必然涉及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当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这本质上都是社会公正问题。从发展观角度讲,缺乏社会公正的发展是片面的发展,是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相违背的发展。如何从实践安排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公正的理论诉求,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追寻社会公正发展理念的现实困境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讲,科学发展观的学理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转变为合理的实践安排,如何克服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念的误区,切实解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的障碍,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关于社会财富公平分配问题。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为社会绝大多数人享有还是为少数人享有,这实际上是社会公正问题。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拉大。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持续提高,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有历史原因,也有因社会不公正而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如:因规则不健全形成权力寻租,从而使“灰色富有阶层”和“黑色富有阶层”迅速形成;凭借垄断的国有资产,一些行业或部门利用行业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导致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因税收制度不健全造成税收流失从而加重了贫富两极分化;因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处在很低的生活水准上。一个社会适度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但收入差距过大并日益严重,超过社会所能承受的正常限阈,尤其是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产生是由于非正常原因所导致,这必将进一步加剧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降低社会的稳定程度,这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关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对待问题。和谐社会必然是人与人之间权利平等、人人实现自我尊严的社会。社会给予每个成员或每个群体平等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从我国的现实看,虽然法律对人的权利与尊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现实生活中,歧视弱势群体的问题仍大量存在。如:近年来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城市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改组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等集中反映了弱势群体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社会不公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群体越来越被边缘化,这同样是社会不公正的表现。

第三,关于代际公正问题。目前,中国的代际公正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其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自身的危机,是由于当代人为个体的利益、或局部的利益、或眼前的利益而破坏自我生存的环境,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的生活,而且威胁了下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代际不公;其二,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代际公正主要表现为后代人如何对待上代人的问题,当代中国,是否公正对待老年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实际上,社会的老年照顾问题是一个恒久的问题,曾经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付出艰辛的老一代,本应得到社会、家庭及后代人的照顾。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处境比较窘迫,主要表现为许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处于低收入状态,医疗得不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的社会保障仍处于空缺状态。老年照顾本质上是代际公正问题。

二、实现社会公正发展要求的实践安排

科学发展观是体现公正价值准则的发展理念,寻求社会公正要求我们做出合理的实践安排,以当代人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角度讲,寻求社会公正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强化社会调控,实现人际与群际交换平衡。

转型期群际交换的过度不平衡造成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并引发各种阶层矛盾,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运用税收、财政、金融、行政等手段,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合理配置资源,打破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配置的垄断,弱化权力组织的干预;打破地域、行业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和机会公平,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和渠道;调整不平衡交换所造成的过度分化的利益格局,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资源的分配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以保障他们的交换权利。通过体制化的财富转移实现社会公正。同时,健全社会制约与监督机制,形成对公共权力有效的制约;约束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屏蔽权力群体寻租的渠道,防止出现权钱交换、权力与知识交换;控制强势群体及权力个体的侵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