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入党相关 >

抗震救灾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

2008-07-13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这次抗震救灾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把挽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

  抗震救灾的强大物质保证,是我国三十年发展的积累,是三十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结果。

  邓小平早就提出,社会主义要有物质基础,以后又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概念。任何社会制度都要有自己的物质基础,才能抵御风险,才能巩固。这次抗震救灾有力地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发展摆在首要地位,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抗震救灾也使我们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其基本要求,一是依法进行,二是科学规划。国务院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集例》,建立了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灾后重建规划组,要求制定总体规划和九个专项规划。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是灾后重建的基本要求,其意义具有普遍性,对在各方面的事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在思想上和方法论上,会有重要的启示。

  三、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升华

  在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面前,灾区的干部和群众,没有任何彷徨和犹豫,立即奋起相互救助。全国人民迅速行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进行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

  地震造成大悲,但中国人民没有在大悲中消沉,而是强忍悲痛,直起脊梁,坚强挺住。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十三亿中华儿女默默地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深切哀悼。哀悼毕,天安门广场响起悲壮的口号:

  汶川,挺住!

  四川,加油!

  中国,加油!

  中国万岁!

  这是人们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这是集中表达中华民族不屈意志和顽强精神的时代强音。天安门广场这悲壮的一幕,极具标志性,人们将永远铭记,历史将永远铭记!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出现了无数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新的精神风貌。国际传媒不约而同地感叹:“中国原来是这样的!” 抗震救灾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不怕艰难险阻、顽强奋斗的精神,舍己救人的精神,主动参与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全国一盘棋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其内核是一个大写的爱字。这个爱,包括爱社会主义祖国,爱广大人民,珍爱每一个生命,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我们所以能够迅速调动起那么强大的救灾力量,进行惊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将大家凝聚到一起。这种民族凝聚力,是最强大的“软实力”。

  历史上,中华民族总是在克服各种巨大的灾难中不断奋起、不断前进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灾难面前顽强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但得到充分发扬,并有了新的升华。

  灾难能激发人的精神。但这个精神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显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是我们三十年坚持不懈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积累,是这些成果在人的精神面貌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集中体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