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子女教育成海归人才第一烦 小海归软着陆
对于海归来说,回国后令他们担忧的不仅仅是事业,还有子女的成长。据悉,2012“千人计划”申报工作将于3月、7月分两批进行。如何更好地解决海归子女的教育问题,消除海归回国创业的后顾之忧,又一次提上了案头。
子女教育
海归人才“第一烦”
根据2011年3月由复旦大学侨联、杨浦区侨办、上海欧美同学会共同完成的《在沪“海归”青少年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目前海归最为困惑的项目依次为:子女教育(29%)、事业发展(27%)、住房(13%)、收入报酬(11%)、照顾老人(10%)。在这项调研中,过半受访海归子女表示不适应国内的教育,他们的父母也因此在去留之间艰难徘徊。而花大力气把尖端人才引回的政府有关部门则更为忧虑:好不容易引回的人才,怎么就因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再次离去呢?
欧美同学会自2011年7月起进行“留学人员子女教育”调研,以了解海归子女的教育状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调研联系人之一夏丹说:“解决海归子女在国内的户口、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对引进海外尖端人才回国意义匪浅。”
回国不适
小小海归需要“软着陆”
这些在国外接受过欧美教育的海归子女们,突然跟随父母回国接受中国教育,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对海归刘立华来说,回国之初最使他苦恼的倒不是自己的事业,而是7岁儿子的教育问题。“欧美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个性与天分,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刻苦学习,”刘立华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出于对回国创业的热情和对子女教育的独到理解,刘立华和妻子于2010年回到了原籍上海。习惯了美国式教育的小刘刚开始对新的课堂教育极其不适应,语言不通使他成为了同学们中的异类,原本性格开朗的他变得孤僻暴躁,好强的他由于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而常常急得掉眼泪。小孩子一边忍受着孤独,一边拼命追赶着对他来说十分艰深的功课,每日哭着上学哭着放学,刘立华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导致小小海归们不适应的还有国内固有的“重复再重复”的教学方式和“成绩是最重要标准”的评价方式。一位北京的海归妈妈抱怨:“现在孩子的作业很多只是单纯地抄写,孩子叫苦不迭,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致。”
除了适应问题,户口也是阻碍海归子女受教育的一大难题。海归林嘉祥夫妇当初没有将孩子的户口落到北京,现在孩子便没法到就近的公立小学上学,只能每天花费两小时的车程送到一家国际学校上学,费时费力。
北京市朝阳区某国际学校的老师袁伟说:“其实欧美国家与中国的教育方式没有本质的好坏之分,只是由欧美的个别式教育转到中国的集体式教育,难免使孩子们产生局外人似的失落感,社会、学校和家长需要合力来帮助孩子们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实现海归子女回国的软着陆。”
多方合力
就学问题频传“福音”
除了合力帮助海归子女软着陆,一些硬件条件的建设也十分重要。随着海归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国际学校,各地区的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也不断开设。采用双语或者纯英语教学的国际学校,虽然费用较为高昂,但还是为海归子女提供了一个相对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使他们通过这个过渡期慢慢融入国内生活。正在建设的上海市首家海归子女学校将落座闵行,预计今年9月小学部正式开学,将为海归子女就学提供更多可能的便利。
在中、高考(微博)招生方面,地方政府也对海归子女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2011年8月,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其中指出:“随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生活的未成年子女,无论是否具有中国国籍,均可选择在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当地教育部门要为其协调办理入学手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河南省‘百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总分加20分。”
今年的“千人计划”申请工作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地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各地政府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上海市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围绕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更加完善的特定生活待遇”,这也无疑为解决海归子女的教育问题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