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教育资讯 >

大学教授为何不重“教授”?

2011-10-16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里的大致情形是,“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有名气的老师们都去做什么了?丢下学生搞科研去了!很多高校中的教师......

编辑推荐: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大学教授为何不重“教授”?

  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到底如何,“重科研轻教学”是否严重影响了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我们不好妄加判断。现实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大学里很多老师一旦出了名,哪怕是稍微有了一些名气,就基本不带大学生的课了。香港的大学教授许子东有一次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谈到,在内地高校教师中还有一个风气很不好,就以不上基础课为荣,你问那些稍稍聪明点的同行,说你现在上什么课,我只给研究生上课,我就代博士生。

  有名气的教师不代课,这恰恰违反了很多世界名牌大学的规矩。据报道,世界上很多名牌大学都把最有名的教授放在大学一年级给学生讲课,不是说学生一下子就能学到最高深的学问,而是给他们一种人文学术的启悟。美国的许多大学里,恰恰是那些最有名的老师在上大学生的课。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整天夹着一个破书包去给二十来岁的学生上课,用自己的行动,给美国大学的学生们树立起一种对学术的信仰。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里的大致情形是,“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有名气的老师们都去做什么了?丢下学生搞科研去了!很多高校中的教师,从事着科研所当研究员的角色,真正受到伤害的是大学生们。老师们为了谋求科研成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讨上,名师讲课是一流的,有实才也有口才,而科研成果是工匠式的,文章发到核心刊物的教师们未必能够站在讲台上顺畅讲课。很多教师有资格做了教授,却不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这些教师们或许适合在研究所里搞录播式的研究,却不擅长在讲台上直播式地讲课。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板子全部打在这些高校老师身上也有失公正。因为,他们同样受一个不科学的体制的拘囿。都知道在高校里谋事,职称是大事,然而现实是大学里评职称对教学没要求,能过就行;而科研却不行,科研获奖有级别,没有科研成果,职称和工资都上不去。科研水平和教师的职称工资紧密相关,衡量教师水平的指标看重的是科研能力、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而不是看上课、教学水平如何。在这一指标的主导之下,“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便难以避免。

  有识之士早已指出,大学的三个职能是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缺一不可。没有科研,教学走不到前沿;没有教学,科研的成果无处展示;没有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就跟现实脱节,无法教书育人。但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学质量的高低才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这些年随着全国高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对象已经由精英变为大众,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高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无疑偏离了大学的使命,破坏了大学的信仰。在“轰轰烈烈”搞科研的喧嚣中,大学教师的形象幻化成工具主义的践行者。但是,我依旧相信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们依旧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无不之神往,他们和大学生们一样都是大学泛行政化的受害者。大学的健康成长靠教授还是靠名师,每个人都心悬明镜。如果国家下决心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们一定是乐于配合的,哪怕是承担一些风险,付出一些代价。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