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知乎徐涛作品 (知乎「一小时」系列)

2017-06-29 
我们为什么关注孩子的教育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知乎徐涛作品 (知乎「一小时」系列) 去商家看看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知乎徐涛作品 (知乎「一小时」系列) 去商家看看

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知乎徐涛作品 (知乎「一小时」系列)

我们为什么关注孩子的教育?
简单来说,因为希望孩子在成年后过得更顺利。
但我们确信自己对十几年后的世界有正确判断,因此有能力给孩子们指出最合适的成长路径吗?
世界瞬息万变,尤其最近这些年,技术正在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快的速度改变世界,不断被定义的新工作让许多职业技能迅速过时,未来也许还需要找到和人工智能共处的方式、适应全新的工作和生活。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容不迫地迎接未来?
硅谷的教育创新,在尝试着给出一个答案。
本书作者徐涛,《第一财经周刊》主笔,被派驻硅谷后,持续关注教育创新。她说:「在硅谷的这几年,正是教育创新不断涌现的几年:硅谷的老师们渐渐开始拥抱『创客运动』,通过动手做的项目来让孩子们学得更好;一些创业公司则认为他们能让孩子早早学习编程,以掌握编程思维;常春藤和斯坦福等名校则开始将课程放在网上,以便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学习;科技公司的一些高管也辞去工作,开始尝试创办和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学校。」
大规模在线公开课 MOOC、将学生直接放到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边做「学徒」边学习的 Enstitute、以项目为中心的欧林学院,还有挑战常春藤盟校的网络大学 Minerva Project ,都是令人振奋的教育实验。而 AltSchool 的创始人 Max Ventilla,从 Google 辞职后,创办了这所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来让学生获得符合自己个性和需求的教育学校,并且在 2015 年初获得了马克•扎克伯格等人超过一亿美元的融资。
美国人对教育也有深深的焦虑:技术正在比以往更快地改变世界,而相较之下,教育的技术迭代太过缓慢了。
硅谷的教育创新,正在让改变发生。

作者介绍:
徐涛,《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数年内持续对美国的教育创新进行关注,她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关于教育有建设性的对话中来,希望中国的创业者、父母、老师、学校或研究者,能给彼此以启发,推动中国的教育发生更多有益的变化。
「一小时」是知乎推出的一系列深度短时阅读付费电子书。我们邀请了知乎各专业领域的知友在书中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这里既有日常经济分析,也有人文历史,既有职场经验,也有生活中的科学。
如果你足够认真,便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而每一本书,都会解释一个问题,分享一种思路,展开一个视角。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愿你从「一小时」开始,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分认识。

网友对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知乎徐涛作品 (知乎「一小时」系列)的评论

这是一本欠缺深度的小读物,你可以在上厕所的两道三次时间里把它读完。说不上是对教育的思考,也没有任何可操作的部分,只是一个新闻,一个报道,一个消息的集合。说实话,这种东西我认为合理定价应当为1块钱。

不只是孩子,进入社会两三年的我也会思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进行自我教育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至少不要被甩得太远。

喜欢书的前半部分,有很多对教育的思考,后面是老美的一些做法,相对国内意义不大

我一直在关注国外的教育创新,书虽然短,却是一手的资料,很多地方直指问题的关键,所以对我来说价值非常大。

最认同的,是书里提到的David A. Sousa观点,目前教育还处于前现代医学阶段,普遍靠经验和运气来实践教学,但对现代的认知心理、神经科学缺乏了解。

所以我们的教育仍有无限提升的空间,这个空间至少比从古代医学到现代医学的成长空间还要大。

对老师和父母,这本书会有很好的启发性。

提供了很多新鲜视角,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快要跟不上时代了。

孩子要去美国留学,所以关于美国的一切都要了解

举的例子还可以 但没提成确切的教育方式

受教 中西合璧应该是个好方法

十几年前,我所认识的家长中,几乎有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孩子应该去考公务员;十几年前,进外企特别有面子……现在外企已经不吃香了。与其焦虑未来需要什么,还不如想想自己最适合什么。

美国教育比我们超前,他们的焦虑确是共通的

喜欢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知乎徐涛作品 (知乎「一小时」系列)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