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分身 | |||
分身 |
网友对分身的评论
“一个女孩子,就算进了大学,也多数是以玩乐或者谈恋爱等为目的。 现在社会上大力倡导女性步入社会,可很多女孩子仍觉得一旦上完女子大学,人生似乎就结束了。 这些人就是这样拖着我们的后腿,我也是个女人,所以也一直深受其害。 我实在不愿意与这些人为伍,但我想,今后我恐怕要一直深受其害。所以我希望你也要好好努力,只要能对你有帮助,我什么都愿意做。”
——看到这句话时深受感动。女孩子就该回归家庭吗?女孩子不去奋斗就是享受过的教育资源吗?女孩子就该在几岁的时候结婚、生子、生二胎吗?女孩子就该……吗? 不是的,不论是男权还是女权都是片面的。女孩子想去工作就工作,想回归家庭就回归家庭,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想不想要孩子、几岁要孩子……这些是权利,而不是义务。拥有决定自己人生进程的自由,是一个人应得的权利。
这是一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的书,和《宿命》有异曲同工之妙。就阅读观感来说,是比较注重享受过程的小说。东野的苦心孤诣,似乎平均分配到了小说的每个章节,他把真相分解成了细微的片段,隔一段时间就扔一两个片段给读者,读者将其拾起,慢慢组成拼图,但待到拼图完成的时候,却发现东野居然还留有后手,到最后再给读者一次震惊。喜欢《宿命》的读者,一定会更喜欢《分身》的。
先说结论,《分身》是我看过的东野圭吾小说中代入感最强的一本。
而用女性视角第一人称说完整个故事,而且是双线结构可互相印证可分开阅读,也是我看过的东野圭吾小说中仅有的一本。
全书分两条线,分别由两位年轻的女主人公来叙述——18岁的鞠子,和20岁的双叶。对了,本书可以说没有男主角。
两人素不相识,连对方的存在都不知道,但情节进展中的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件事——她们互为彼此的分身。毫无血缘却一模一样,究竟是何道理?随着怀抱音乐梦想的双叶一次电视演出,矛盾急速激化,两人被卷入风浪,被迫去调查自己秘密丛生的身世,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这似乎是东野少女心爆棚的成果,通篇都是两个年轻姑娘的人生,她们的背景、性格、走向、选择都截然不同,却因为长的一模一样,奇妙地联系到了一起,经历了悲伤和痛苦,更加意识到生命中那些美好情感的珍贵,故事在真相显露时呈现出一个前景光明的开放式结局,有回味也很东野。
考虑到这本书初次出版是在1996年,你很难不对东野的知识面和想象力表示欣赏,在2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这样。
如果不查资料,不看介绍,完全想不到这是东野早期的作品。多线叙述像极《白夜行》,布局手法堪比《嫌疑人》,细节丰富程度不输《新参者》,隐藏的情感则和东叔那些巨作一样深深打动人心。虽然里面涉及的克隆技术在现在看来没什么稀奇之处,但行文中穿插的各种介绍读来还是让人感觉十分新鲜,毕竟大众对这种科技也就了解些皮毛,读小说的同时明白些科技知识,感觉赚到了,东叔,以后这些科技“私货”请砸得更猛烈些~
科技只是这本书的外衣,个人、家庭、命运之间的牵绊是内核。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在各自追查母亲死亡之谜的道路上遇到了彼此,在接触到可怕的人与事之后,用长久的坚持和无畏的勇气温暖了彼此。在得知她们的出生真相后,在遭到本体的厌弃后,两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相互扶持,相互依靠。虽然两人小时候都对母亲有过误解和隔阂,但我想一定是她们从各自的母亲那里收获了光明、教养和爱意,才有能力在这残酷的世间活下去。最后那封信揭露的真相简直让人泪目,母爱是这世间最伟大的东西,超越一切而存在。
前方有剧透,请绕行。
===================================我是分割线============================
从故事上来说,还是东野圭吾擅长的叙事手笔,从一开始的两三个章节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双叶的母亲遭遇离奇车祸,鞠子母亲企图带上全家的自杀。一个个疑团在读者心中展开。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有种名的感觉觉得应该是母亲把鞠子抱了出来,结果看后文果然,但是和自己的猜想不同的是,母亲葬身火海,哎,扼腕叹息。两个女孩的对自己母亲的离去的怀疑,对自己身世的疑问,使得她们走上了探索自己身世之谜的旅途。途中的事件环环相扣,现在想想《解忧杂货店》的那种分隔开的连续故事的描述应该从这种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的吧。
本书的遗憾在于,并没有东野圭吾一贯的案件结束后的后续描写。在白色的房子烧起来后,两姐妹相见后故事就完结了。房子里的人如何?其他人如何?没有。杀害小林女士的那个腋臭男如何? 虽然都是引申出来的,但是还是希望能看到笔下的内容。不过这也和《放学后》的结尾类似,讲述了一个结局,后续的发展已然在故事中埋下伏笔,潜在的交代了。
喜欢分身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