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2017-03-03 
编辑推荐我们90%的爱与痛,都&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去商家看看
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去商家看看

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编辑推荐

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内容推荐

1995年,作者在北大读心理学大二时立下心愿:我一定要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此,踏上了探索之路。
21年过去了,学生时代发出的大哉问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
作者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以“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再来解读当下的人心、国民性及社会,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在本书中,作者透彻地呈现和分析了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而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者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
作者介绍

武志红
1974年生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资深心理咨询师,著有十多部心理学著作,一直致力于解读中国人的独特心理。
新浪微博@武志红
武志红透视中国社会与家庭系列书籍
《为何家会伤人》(修订版)
《巨婴国》

网友对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的评论

《巨婴国》一位心理学家对社会文化,家庭教育,性格养成的分析。
整本书的结构缺少体系和逻辑,有些车轱辘的话在不同篇章重复。
我还买了书里提到几次的《中国文化的深沉结构》,相比而言,深沉结构的学术性更强,因为八几年出版的,时代背景已经落后,但是孙教授其实已经在书里提出了巨婴这样的概念,对口欲期肛欲期等也有讲解。而巨婴国这本书,更通俗易懂,结合了最近两年发生的新闻事件,时效性和可读性更强。

里面的个中观点值得思考,我提炼出来几点:
1、个人主义不等于自私,集体主义不等于团结有爱,集体主义带来的现象级问题:没有界限、以己度人、统一思想拒绝个类。
2、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第一位的,而亲子关系列在第二位。我国很多家庭是颠倒的,由此带来很多家庭问题。
3、每一代人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期望寄予下一代。为自己而活,去创造独特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才是对子女最好的影响和教育。
4、孩子小时候对大小便的训练非常重要,会决定孩子成年后的行为特点,比如自律和教养。

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干货是有点的,但是,还是先说说我看书过程吧。
我的外教老师推荐的,我买来看到20%的时候有点看不下去,结论或者说现象我是信的,但是推出结论的原因太牵强,没有说服力。我以为是我还没看完,然后一口气读完,我就想,能退吗?
怎么说呢,这本书社会调查还不够,后面章节的有些内容因果之间,我认为没有太大因果关系,不能作为论证,无法让人信服。
我特意去看了下武志红老师的微信内容,发现这书真的挺罗嗦的,还不如微信上看看。可能一个是书一个是网络吧。
对于我来说,唯一值得推荐的原因,应该是他把中国人的心理和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大概说了下,平时不太会去思考的点,突然有点感悟。

**
这不是本娱乐性的轻松读物。要大致读明白,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和中国社会历史方面的知识累积。
**
武老师的书,在kindle上,读了快一半了。我觉得:

书很黑。原因可能是,书主要基于武老师的病人经历。这些案例一般比较极端。所以,书读起来,觉得是不是讲得太夸张了。但仔细把握内容,还是可以接受其观点的。

书肯定不是学术书籍,所以,不应该苛求太甚。书,更像一种归纳,然后套用理论(巨婴/精神分析)做些分析。那些事例应是值得品味的事实。

中国人确实不一样。我在美国生活了15年,自己也体会着一些观念的转变。比如:美国人也想得冠军,但中国人似乎只想得冠军。美国NCAA大学篮球在三月份的锦标赛,不仅仅是最后那个champ让大家羡慕嫉妒恨,其后的Finalist, Final Four, Elite Eight, Sweet Sixteen,都是大学的一个光荣,会在学校主体育馆里挂旗。而这面旗,会从此一直挂下去。。。所以,感觉美国的文化,更包容。

另外一个例子。刚到美国时,以为美国人都喜欢橄榄球。有一次和一个美国同学small talk,结果他很直接地告诉我,他不喜欢橄榄球,也从来不看橄榄球,他只看棒球,只看他家乡克利夫兰的那个球队Indians的比赛。我当时有点儿懵。我记得90年"rest":"代在中国大学,是个爷们,就会说说侃侃足球,即使是假球迷。个别不关心足球的哥们,多多少少会被鄙视。但到美国时间长了,发现这里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个顾个的。。喜好相同,就多聊聊。如果不一样,也不会嘴上/心里大叫:“哇,”足球都不看?&#34;<br /><br />再就是上大学。美国有不少亚裔,意思主要是指中国人和韩国人,把科举和高考的精神带到美国。以藤校为本。搞得阴风习习。我最近读了《优秀的绵羊》和《How to Raise an Adult》,才勉强洗了下脑。发现世界原来是很大的,而不是窄窄一条独木桥。<br /><br />最后,是品牌。在美国是基本没有东亚人那种品牌意识的。衣服也好,包也好,车也好,房子也好。。。 大家更注意价钱和质量。。品牌吗,一直感觉老美都傻傻的,所以,这些年下来,自己也变得傻傻了。前年知道新秀丽,感觉一下又涨了姿势。<br /><br />我觉得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武老师建议我们要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别人活。这是中国世俗文化还在改进的一个地方吧?<br /><br />*********************************************************************************<br /><br />一个客观事实是:当今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屹立上下五千年不倒”。当我们自豪不已时,也许可以细品一下。中华文明除了时间维度的豪迈,在空间维度,也是笑傲世界几千年。当我们翻阅欧洲历史时,会惊讶或嘲笑他们国家的精致,比如:威尼斯就曾是个强国几百年,而非City。<br /><br />所以,在没有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情况下,中国从秦汉以下二千多年的大一统,本身就让人匪夷所思。<br /><br />“中华文明自我保存的历史原因相当复杂,... ,古代中国发明了和延续了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政治哲学体系”<br />【...】<br /><br />为了在如此巨大的土地上,实现长时间的统一,个人精神的异化/奴化是必须的。所以,有董仲舒的鼓吹儒学,罢黜百家。否则,手机网络还未普及时,如何避免战国乱象?所以,有我们现在还津津乐道的中国的集体主义和国有经济。。。一脉留传至今。。。<br /><br />我可能想说的是,我们身边有很多男性乳头一样的东西。比如名片,手机Email普及前是一种社交必需,但现在呢?比如大使馆,当马可波罗需要数年时间从欧洲来到中国时,建立使馆是必须。但现在呢?14小时,就可以从中国飞抵另一个半球的美国。甚至,如果愿意,大大可以马上和川伯电话视频。但即使这样,名片大使馆,和男性乳头一样坚挺地存在着。也许 forever。。。<br /><br />但在精神层面,在我们屹立上千年不倒的中华文明里,很多“男性乳头”需要被修理移除。所以,林语堂,鲁迅,柏杨,...,孙隆基,武志红们以外科医生的精神,对我们自身做着手术。武老师的这本书,更是微观层面的修整,让我想起余戈的微观战史杰作《腾冲之围》。<br /><br />*******<br /><br />刚读完《孝就是顺》。感慨颇多。猛然想起在美国华人所独有的一个习俗: 把婴儿送回中国养几年。<br /><br />美国是个种族大熔炉。从学校到公司,我接触过各色人等,但唯有中国人会把新生儿送回母国,而且多数新生父母对此毫无愧疚。偶尔和其他族群的人提及此事,所有的人都完全无法理解,觉得这些中国人都疯了。现在,我对此也是引以为耻。对非中国人,我绝不再主动提起这个话题。<br /><br />我个人是通过申请奖学金读书的方式来到美国。所以我的圈子里基本也是这类中国人。其他类型的中国人,我不太了解。但在我自己这类人中,保守估计有~50%的朋友同事曾送自己的婴儿回国寄养几年。这是一个极高比例。痛心耻辱啊。。。<br /><br />美国白人的爷爷奶奶也是会偶尔管管孙辈的。比如,2016年底下大雪,学校停课。我请假在家。下午带儿子去看电影,碰见一对白人老夫妇带四个年龄各异的小学生。估计是帮他们自己的子女忙。我儿子的同学家,暑假时会把姥姥从威斯康辛请过来几个星期陪孙子。我见过的最过分的是上学时,去实验室退休大教授家party ,碰见他们在家寄养的三四个孙子,从baby 到小学生。但这只是一天,或最多几天而已。像中国人那样,忘情投入地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别数年的事,在美国主流社会是极其罕见和闻所未闻。<br /><br />这本《巨婴国》,本质讲还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好书。"

读后感觉比较差。只能给1星。相当于负分的水平。

作者认为中国人大部分是没长大的婴儿,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隐含地推论常见的心理疾病、变态人格、不正常情商都是巨婴病的表现,明确地推论巨婴理论可以解释许多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上的事情。

差评理由有下面几个:

1:“巨婴国”的学说到底是不是一个严肃的学术上的推论?我认为不是。我认为可以归入伪科学或非科学的范畴。作者虽然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本科和硕士毕业,但是全书是浓郁的江湖派的风格。作者提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巨婴学说”,并且断定中国人大部分是“巨婴”,因此中国是一个“巨婴国”。如果作者是认真的话,这显然是一个学术上的突破(也许不是重大的),显然是应该首先去学术界发表看法,取得学术界的认可哪怕是部分认可后再向大众普及。

2:逻辑太差。什么是巨婴,为什么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巨婴,作者几乎没给出推理过程,就是直接下判断。另外作者经常用个案来说事,不像一个接受过科研培训的人的风格。

3:陷入锤子模式。作者尝试用巨婴来解释他的咨询者的故事、不正常信息心理、许多他看到的新闻报道中的故事、儒家学说、世界历史、国际政治。我感觉作者已经陷入了“锤子模式”,手拿一把锤子,看世界都是钉子。并且我认为作者这把锤子还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基本就是自己竖起一个稻草人当靶子"rest":"打。<br /><br />4:内容太水。全书篇幅不少,开头少部分篇幅解释巨婴和巨婴国。大部分的篇幅则是一个故事(咨询者的事情或者新闻报道)加上作者的点评。点评的主题是:这个故事又体现出中国人就是巨婴。<br /><br />5:人文历史素养太差。想批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翻来覆去只引用台湾人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本书中的话。<br /><br />以下是书中一些典型观点的摘抄。#后面相应的内容在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中是我的点评。<br /><br />1:这些巨婴特点包括:自我意识狭窄,无法预知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可能造成什么影响;人身依附,使自己成为他人或机构的一部分,丧失或出卖个人良知底线;在人际和社会层面,为了操控而操控,无法施与爱或享受。#114【概括能力比较差,跟书中作者列举的巨婴的特点比较来看,不够简洁深刻全面】<br /><br />2:成年婴儿,即巨婴,和婴儿的心理逻辑是一样的。作为巨婴,这样的老人摔倒受伤,是一个巨大失控,他们会认为,这不是“我”导致的,而是“我”之外的一个敌对力量导致的,并且它有主观恶意动机。#203【这个结论下的太主观了吧,没给出任何的证据】<br /><br />3:人性很复杂,但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一、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二、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与创造力。三、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四、当一个人整个的能量体都被看到,生命就得以证悟。#302【很像神棍的言论】<br /><br />4:多数国人,都是巨婴,这样的国度,自然是巨婴的国度。#325【依据在哪里?数据在哪里?】<br /><br />5:儒家文化的存在,孝文化的存在,特别是三纲五常,在我看来,就是基于多数国人是巨婴这一事实而设计的。#405【锤子模式】<br /><br />6:中国皇帝或大家长,与大母神,都有这样一种特性——他们势力范围下其他人的绝对禁止性超我。这是我的一个说法,所谓绝对禁止性超我,即,你做什么都不行,除非听我的。#574【“绝对禁止性超我”名字起的不好,没把要说的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br /><br />7:在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中国人多被抹杀了个体性,个人往往依傍于一个共同体结构,如家庭结构或社会结构,而这会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关系。#865【是说30年以前吗?】<br /><br />8:放到国人身上,随处丢垃圾的这一图景意味着:国人总是在追求为所欲为的自由,因此不得不接受法力无边的大政府的制约。#1457【好牵强】<br /><br />9: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谚语,是中国的。这也是中国式的真理。它和另一句话紧密地绑在一起:难得糊涂。#1817【我认为这两句话一般不绑在一起】"

喜欢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