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理财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修订版)(埃德温·勒菲弗著)[平装](2)

2013-03-2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修订版)(埃德温·勒菲弗著)[平装] 去商家看看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修订版)(埃德温·勒菲弗著)[平装] 去商家看看

序言

译者前言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本精彩的人物传记,记述了一位几百年一遇的金融市场交易与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JesseLauristonLivermore,1877-1940)的人生、梦想、事业和财富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
当事人回忆往事的年岁在45、46岁(1922-1923)。他从14岁开始从股票经纪行营业部的小伙计做起,很快便专门从事交易。他的一生既以交易为事业而追求事业成功,又以交易为依托而满足远超过温饱水平的生活需求,股票、商品的交易和投资是他人生的全部基础。45、46岁年华,正是事业兴旺、思想成熟、年富力强的好时候。
他的第一次上升阶段从对赌行开始,当时的盈利最多曾经达到他这一辈子的第一笔1万美元,但是输输赢赢之后,在对赌行终于容身不得,21岁的他只好带着剩下的2500美元闯荡华尔街。
走进华尔街的一刻,便是他第一次下降阶段的开始,因为他贯熟短线炒作,但是在华尔街的真实经纪行里必须下单到交易所场内,执行价往往和意图的价格偏差较大,结果不到一年,就统统亏光了。
于是,他(22岁)只好向经纪行老板赊欠500美元,到圣路易斯的对赌行找运气。他那一套恰恰是对赌行的克星,因此没过多久就带着2500美元二次返回华尔街。
1901年5月9日,23岁,前一天他的财富达到了5万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当天晚上,已经一文不名。
1901年初秋,24岁,他第二次黯然离开华尔街,回到故乡在对赌行和冒牌经纪行里找机会。一年之后,1902年,他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资本,开着自己的小汽车,三次重返华尔街了。
这一次他的好运持续得比较久,并且在1907年10月24日(30岁)成为股市之王,挣得了此生的第一笔1百万美元。
1908年,30、31岁,他违背了自己的交易规则,听信商品专家帕西·托马斯的建议,结果棉花交易变得不可收拾,终于让自己再度陷入困境。这一次,他经历了多年的苦苦挣扎,直至1914年宣告破产,才算从1百多万的债务中脱身。
1915年,37岁,他的机会终于来了,从500股的很小一笔信用额度开始,第四次崛起。经过多次破产的严厉市场惩戒之后,在最近的7、8年(1915-1922接受采访的时候)中,他对市场的领悟、趋势研判、交易手段、资金管理体系终于日臻化境,人生、财富都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本很好的市场技术分析参考书。1896年道琼斯指数问世,在利弗莫尔的时代,道氏理论的雏形还只是零散地分布在若干篇《华尔街日报》社论中的一些思路。道氏理论并不是从实验室里诞生的,而是道氏作为敏感尽责的报人对诸如当事人这样的案例观察总结出来的,是道氏和当事人这样的市场参与者交流互动的共同产物。
利弗莫尔本人具备杰出的数学天分,天生对数字敏感,他接触股市不久,就从纸带上行情数字跳动之中发现了某些典型的形态,并尝试按照这些数字序列的形态预期股票下一步行情。他在对赌行的成功几乎完全建立在对行情数字序列形态的个人经验和认识上,这属于价格形态分析的范畴。后来,对赌行的浅池子已经藏不下这条龙,他到纽约正规经纪行交易,遭遇执行价偏差的困扰。最终,他领悟到市场按照最小阻力路线演变,这就是趋势;总体市场的大趋势决定个股演变趋势,真正的利润来自总体市场趋势,而不是个别股票的个别短线波动。只有当他领悟出这一点之后,他才从豪赌客跃升为职业交易家。
利弗莫尔的个人领悟生动精彩地揭示了技术分析的本质——千千万万交易者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他摸索前行的过程,就是积累技术分析才干的过程,而其交易成功就建筑在他对技术分析本质的领悟和严格服从的基础之上。在市场技术分析中,趋势是核心概念,行为要领是服从纪律。通过本书,技术分析从业者可以正本清源,认识技术分析的起源、发展,最重要的是切实体验到趋势的重要性,把趋势永远放在技术分析的核心地位。

后记

修订版补记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很多热心读者来信指出书中的错别字,更多朋友强烈要求每一章都要加上标题。得到这么多人的厚爱,译者感到何其幸运,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表达衷心的感谢!
修订版主要增补了各章标题,文字上也做了若干润色。不过,原书各章没有标题,虽然译者在拟定标题时尽最大努力忠实于每一章的原意,力求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肯定没有能力做到尽美尽善,请不吝批评指教。
丁圣元
2012-2-1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我发觉,大都会股票经纪公司起先打算用软刀子杀人——强制我缴纳3点保证金和1个半点的交易手续费。这一套没成功,他们连下三滥的手段都使出来了。后来,他们多方暗示,天塌下来,也不想做我的生意了。就在这期间,我很快拿定主意,到纽约去,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某家会员的总部做交易。我不想到任何一家波士顿分公司去,因为报价必须通过电报传递到这里。我希望尽可能接近行情源头。我在21岁那年来到纽约,随身带着全部家当,2500美元。
我曾告诉你,当我20岁的时候已经有10000美元,当我做糖业那笔交易时保证金超过10000美元。然而,我并不总赢利。我的交易计划足够可靠,而且赢利的时候多过赔钱的时候。要是我始终遵守它,那么我的交易结果正确的时候10次中可能达到7次。事实上,如果我在开仓之前确信自己是对的,就总能最终获利。真正打败我的,是自己的定力不够,不能始终贯彻自己的技术要领——也就是说,仅当我看到市场前兆确实对交易有利时,才入市交易。天下万物皆有定时,我却不知道这一点。恰恰也正是这一点,令华尔街如此之多的英雄好汉折戟,尽管他们已经远远超越了绝大多数平庸之辈。一般的傻瓜犯起傻来,不分时间和场合,而华尔街的傻瓜呢,则是不分时间,总觉得非做交易不可。没人能够天天都找到足够的理由,天天买进或者卖出股票——或者说,没人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天天交易,天天都能采取明智的交易方式。
本人是一个明证。每次如果本着市场经验的指引来阅读行情纸带,就能挣钱;但是一旦平白犯傻,就注定赔钱。我也不例外,不是吗?一走进交易厅,巨大的行情板一眨不眨地瞪着我的脸,报价机在耳畔催促般地吱吱不停,身边人来人往买来卖去,眼睁睁看着手上的单子变成钞票或化作废纸。这么一来,我自然就让追求刺激的渴望取代了理性的判断。在对赌行里,保证金少少,你不可能有长线打算。你太容易被洗掉、太快被洗掉了。不顾实际市场状况,只顾不停地买卖,是导致华尔街许多交易亏损的罪魁祸首,甚至专业交易者也逃不过这个陷阱,他们觉得自己每天都得带一点钱回家,就象拿工资的寻常上班族那样。请记住,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伙。我并不知道自己后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大教训,十五年后,尽管我对某个股票已经十分看好,但是正是这份大教训使我继续耐心等待了两个星期之久,眼看着它上涨了30个点之后,才认为是保险的买进时机。当时我已经破产了,正力图东山再起,承受不起丝毫的鲁莽和草率。背水一战,只能赢不能输,于是我只有耐心等待。那是1915年。说来话长,后面合适的地方再谈吧。言归正传,多年来我在对赌行里给他们迎头痛击,但是最终还是叫他们夺走了我的大部分赢利。
不仅如此,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明明瞪着眼睛看着!而且,在我的交易生涯中,这种经历也不是唯一的一次。股票交易者自身便藏着许多敌人,他不得不战胜所有这些敌人,要是做不到,就得付出高昂的代价。不管怎么说,我带着2500美元来到了纽约。这里找不到一家靠得住的对赌行。股票交易所和警察局携手管得很严,开一家关一家。此外,我打算找到一个不限制我的头寸的地方,有多少本金就可以做多少交易。我那时还没有多少本金,不过我预期自己的本金不会总这么微薄的。初来乍到,最主要的考虑是找一个好地方,再也不必担心交易不公平。于是,我来到一家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经纪行,它在我老家开了分店,我认识那店里的几位职员。现在说起来,这家经纪行早已关张了。我在这家经纪行呆的时间不长,我不喜欢其中一位合伙人,后来便转到A·R·富勒顿公司(A·R·Fullerton&Co.)。肯定有人对他们说过我的早期经历,因为我过去不久,他们就统统叫我“交易神童”。我的样子看上去总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些。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不利,不过反过来,也迫使我更努力地独立奋斗,因为那么多人试图利用我的年轻来占我的便宜。对赌行那些家伙看到我只是乳臭未干的少年,总觉得我不过傻人有傻福,这就是我经常赢他们的唯一原因。
唉,不到六个月,我就破产了。我的交易相当活跃,小有“赢家”的名气。我猜测,我的交易佣金累积起来总额恐怕不小。我的账户上曾经有一定数额的累积,但是,最终还是输了。虽然在交易时我很小心,但注定最终是亏损的。让我来告诉你原因:正是由于我在对赌行里的非凡成功!
以我的方式交易,只能在对赌行里赢得这场游戏,因为我赌的是市场波动。我的纸带阅读术只适用于我在对赌行的交易方式。当我买进的时候,价格就在那儿,写在行情板上,摆在我眼前。甚至在下单之前,我就已经确切地知道我要为股票付出多少价钱。与此同时,我也总能在一瞬间卖出。我能成功地抢帽子,因为我可以像闪电一样完成交易。幸运的时候,我可以继续跟进;不利的时候,可以在一秒钟内止损。举例来说,有时候,我有把握某只股票肯定要上涨或下跌至少一个点。好,我用不着从鱼头吃到鱼尾,可以支付一个点的保证金,本金飞快翻番;或者,也可以只挣半个点,见好就收。每天交易一二百股,到了月底,进账不错,对吧?
当然,这一套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即使对赌行有足够资源来承受一系列大额稳定的亏损,他们也不会愿意这么做的。他们不愿意哪个客户总是赢他们的钱,那滋味实在太糟糕。
无论如何,在对赌行里行之有效的交易套路,在富勒顿的营业厅里却不起作用。这里,我真正在买进或卖出股票。纸带上糖业的价格或许是105,我能看出它即将出现3点的下跌。实际上,就在报价机在纸带上打印出105的那一刻,在交易所场内真实的成交价可能已经是104或103了。等到我卖出1000股的交易指令传递到富勒顿公司场内出市代表手中真正执行的时候,成交价可能还更低。我一直无法得知我卖出1000股的成交价到底在什么水平,必须等到那位出市代表的成交回报传回来。同样一笔交易,在对赌行肯定已经挣到3000美元的赢利了,而在交易所的经纪行或许一分钱也挣不到。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不过事情的本质并无二致,就我的交易套路来说,在A·R·富勒顿的营业厅,纸带告诉我的总是过时的历史,而我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我的指令大到一定程度,我自己的卖出可能进一步压低价格。在对赌行,我用不着考虑我自己的指令引起的冲击效应。我之所以在纽约吃败仗,是因为这里上演的完全是别一种游戏。导致我亏损的原因并不在于现在我做的是合法交易,而在于我在操作过程中一知半解。人们夸我擅长阅读行情纸带。然而,即使我阅读纸带像高手一样,也不能幸免于亏损。要是我自己亲自到场内交易,当一名场内交易员,也许交易结果会好得多。如果置身于特定的交易者群体中,现实状况就在眼前,我也许就能让自己的交易体系适应它了。当然,这个系统也不是无懈可击,举例来说,如果按照我现在的交易规模来操作,这样的系统同样还是会让我失败的,原因在于我自己的交易对市场价格带来的冲击效应。
长话短说,我当时并不懂得股票投机交易的真谛。我只了解其中一个部分,虽然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对我来说任何时候这部分都是极有价值的。话说回来,如果凭我所知道的一切尚且不能赢利,那么,场外那些更缺乏经验的市场参与者能有多大机会取胜,或者更准确地说,实现赢利呢?
用不着多久,我就意识到,我的交易方法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我就是不明白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有的时候,我的系统运行得很漂亮,突然之间,一记耳光接着一记耳光劈头打过来。记得吧,我当时只有22岁,并不是因为我固执己见,不愿意反省究竟自己错在何处,而是因为那个年纪的人对任何事都只是懵懵懂懂。

推荐阅读:

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赵丽芬)[平装]

健康睡眠的科学管理(凌瑞琴)[平装]

心理:初中学生用书(边玉芳)[平装]

Windows程序设计(第5版 珍藏版)(佩措尔德著)

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竖排繁体版)[平装]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om/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