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8月刊总第622期)(单之蔷著) | |||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8月刊总第622期)(单之蔷著) |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8月刊总第622期)》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社。
36 羌姆石窟:终于找到了藏区腹地佛教造像样式来源的关键证据
Qiangmu Grottoes: Key Evidences Founded Finally For the Source of Ruddhism Statue Model in Hinterland of Tihet Plateau
72 风动石:谁在大地上留下如此众多的壮观遗迹
Rock Stones: The Myth of
the Abundant and Spectacular
Relics in the Earth
86 嵊州古戏台:立体的“民间山水诗”
Ancient Theater Stages in Shengzhou: "Folk Shanshui Poetry" Still Thrives Nowadays
104 神奇石沪:由澎湖传遍世界的捕鱼手段
Stone Tidal Weirs: Ancient Fishing Method Originated In Penghu
120 金三角童子军:密林深处的娃娃兵
Children Army in the Golden Triangle
146 山野遗珠,盖世土堡闽中藏
Tubao: The Fortified Earth Building Hidden in Fujian
158 海藻:小力量改变大世界
Seaweed: Small Creature Which Shapes the Planet
172 纽芬兰渔场,一座世界超级渔场的消失
Newfoundland Fishery:A World Super Fishery in Disappearance
186 波浪谷——长满时光纹路的红砂岩峡谷
The Waves Valley:A Red Sandstone Canyon Imprinted With Time
版权页:
插图:
“我父亲那时用小船出海,整个渔季打不到100吨鱼。而那个Fairtry一小时就能捞上来600吨。大家都管它叫漂在海上的金矿。”迈克说。
可以说,Fairtry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有了飞速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蒸蒸日上和经济的日益繁荣,大自然所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纽芬兰渔场很快被这些具有巨大威力的机械化大型渔轮所占领,它们拖拽着血盆大口般的大渔网,贴着海底粗暴地掠过,所到之处不仅鱼类、贝类和软体动物被一网打尽,连海底生态也被破坏殆尽。这些贪婪而强壮的现代化拖网渔轮日以继夜地连轴作业,不惧恶劣天气,也将鱼类的生息季节抛在了脑后。
在20世纪60年代,从表面上看,纽芬兰渔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可一些有经验的老渔民也渐渐担心起来。迈克说,当年他的父亲经常站在村后的山顶上,望着夜幕下远方海面上如同繁星般密密麻麻的灯火,沉默不语——那是数不清的拖网渔船在日夜不停地捕捞。从父亲阴沉的脸色上,迈克隐隐感到可能要有麻烦了。
果然,全盛时代不到十年,渔场产量便开始从巅峰滑落,到了1975年,近海产量已经减少了六成。可在巨额利润的引诱下,人类更加紧了掠夺,在近海已显疲态的同时,以外国捕鱼船为主角的深海捕捞量直线上升。纽芬兰的渔民没有能力与大型机械化船队竞争,只能眼睁睁看着鳕鱼被外国渔业公司捞走。
为了争夺资源,1977年,加拿大政府宣布了二百海里经济保护区法规。外国渔船被驱赶出核心地带,只好在边缘区如饥饿的秃鹰一般逡巡徘徊。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能保护纽芬兰,而只是让掠夺者转换了角色——为了提高与外国渔业公司的竞争力,加拿大政府大力发展本国的现代化渔业。他们不仅使用大型拖网渔轮,而且用更现代化的破冰船和高科技电子、声呐技术将船队武装起来,让残存的鳕鱼无处可逃。
在如此急功近利的竞争性开发下,20世纪80年代,捕获量虽然仍保持着高水平,纽芬兰鳕鱼的危机却已开始深化。可面对复杂的海洋生态,人们难以做出准确的估计,在虚假的繁荣泡沫中,贪婪的捕捞者们陷入了狂热,相信纽芬兰渔场有取之不尽的鳕鱼资源。1987年,纽芬兰渔场上演了一场真正的末日狂欢。这一年,加拿大渔业部长自豪地宣布,纽芬兰近海鳕鱼的捕捞量达到了110万吨,创下了历史纪录。
相关阅读: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