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 [平装]

2012-09-26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详细回顾了南美近百年的大小战事:阿根廷、巴西。智利三国旷日持久的海军竞赛海地在多灾多难的岁月里飘摇成长玻利维亚与巴拉圭引爆查科战争始末智利海军如何在风雨中壮大起来英国和阿根廷为何在福克兰群岛上兵戎相见。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 [平装] 去商家看看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 [平装] 去商家看看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 [平装]

相关阅读: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经济学教程 [平装]   

新卖桔者言(实用经济学) [平装]   

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  

编辑推荐

《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近代的南美洲并不是一块安静的乐土,各国为了纷杂的利盖争斗不休。《百年战火:美洲近世的小国与战争》详细回顾了南美近百年的大小战事:阿根廷、巴西.智利三国旷日持久的海军竞赛;海地在多灾多难的岁月里飘摇成长;玻利维亚与巴拉圭引爆查科战争始末;智利海军如何在风雨中壮大起来;英国和阿根廷为何在福克兰群岛上兵戎相见……穷存亡之际遇盛衰之变成一家之言民间第一军事杂志《战争史研究》倾七年之力首次结集出版。
穷存亡之际,通盛衰之变,成一家之言,民间第一军事杂志《战争史研究》倾七年之力首次结集出版。

作者简介

阎京生、刘怡,多年来致力于梳理古念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因素。尤其是战争与人的关系,以丰富的资料性与生动幽默的笔法见长。二人出版的《战争史研究》杂志书系列。受到军事迷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其编辑的思维跳出了传统的军事杂志的范畴,立足点高.涉猎面广被誉为“螳臂挡车的伟大杂志”。

目录

草原绞肉机
南美洲的犀牛头
争夺出海口
1928年的武装冲突
扩军
备战
战争爆发
1 93&年的战斗
软弱的国联
1934
年的转折
战争的结束
附录:20世纪初的玻利维亚和巴拉圭
附录:巴拉圭的海军
附录:查科战争中的坦克
附录:查科战争若隐若现的幕后黑手
俯录:查科战争中的战俘
牛肉·硝石·咖啡之战
“南美的意大利人”
“南美英国人”的反击
巴西人登场
超无畏的幻灭
带剑的和平
剑拔弩张的“二战”岁月
未结束的尾声
昂贵的自由
“西班牙的岛”
“甜岛”
黑人的岛
动荡不安的岛
福克兰战争回顾
战争的起因
阿军登陆
特混舰队洲际奔袭
阿根廷人的战争准备
收复南乔治亚岛
击沉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谢菲尔德”号的沉没
阿根廷潜艇的活动
夜袭佩布尔岛
圣卡洛斯港登陆战
阿根廷空军浴血奋战
从古斯格林到菲茨罗伊
攻克斯坦利港
战争尾声
阿根廷战败的原因
英国的战争优势和漏洞
军事方面的教训
附录:福克兰
群岛概况
附录:特混舰队医院船“乌干达”号
附录:撒切尔主义和英国复兴张
对西班牙的战争
鸟粪战争
安加莫斯岬海
战与进军秘鲁
内战
和平的世纪
1931年
海军哗变
反阿连德政变

序言

对战争事务稍有了解的人,都背得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的金句:“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倘若我们对照德文原著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克劳塞维茨的本意是战争是政治交往“混合以另一种手段”《mit Einmishunganderer-Mittel)的继续。它至少包含两层意旨:其一,战争这种存在与政治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政治;其二,战争还包含超然于政治之外的“另一种手段”它神秘莫测深入人性的最底层难于诉诸言说。
无人能确定人类第一场战争发端于何时。它早于农耕文明早于部落社会甚至早于“战争”这个概念本身。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西方传统中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和第一部政治史《伯罗奔尼撤战争史》都是关于战争问题的,而中国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中也有“兵家”一门。不朽的希腊人修昔底德还着重指出战争是一种如此巨大的运动——一种力量和财富的顶峰在其中渐趋消耗殆尽的运动,它的对立面”和平”则是一种静止。
我们应当这样理解这种运动:当一场战争开始后,所有日常生活的规则、范畴、组织和秩序都会退场,由战争本身来充当至高无上的立法者。最惊人的勇气、最可贵的忠诚、最残忍的暴虐、最廉价的牺牲都会在其中——展现。并一次次地超越自身。当我们简单地把人视作理性的支配物、视作“文明”的代表者时战争以最怪异的方式提醒道:还存在着差异如此之大的“另一种手段”,并且不受控制。也正是在这种不受控制的非常态中我们重新获得对人之可能性的认识,并将其应用到作为。

文摘

插图:



由于历史原因,南美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由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交恶,加之阿根廷在巴拉圭控制的查科地区有大量的投资与利益,因此在查科战争中,阿根廷坚定地站在巴拉圭一边,为其军火运输提供便利。所以要真正地做到武器禁运,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4个邻国的态度非常重要。
当查科委员会的报告公布后,舆论给各国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不少国家决定响应国联的计划,对两国实施武器禁运。但更多的国家却没有那么痛快,很多国家认为,即使自己不向两国输出军火,也会有其他国家输出,单方面的武器禁运损害的只是本国的利益,因此对武器禁运持观望态度。国联统计了相关的材料,发现武器禁运竟然牵扯到35个国家,只有这35个国家的政府同时采取行动,武器禁运才可能真正实现。1934年5月19日,国联行政院向所有输出武器的国家发出呼吁,剩下的就是看美国的态度了。如果美国还是不支持禁运,那么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此时,玻利维亚国内的一份报纸刊发了5个美国公司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是军火广告,赤裸裸地宣传那些武器的性能。这一举动激怒了很多国家,美国政府遭到巨大的压力。在5月19日国联发出呼吁前,美国参众两院向总统授权,禁止向巴拉圭或者玻利维亚出售武器。这一次,罗斯福总统痛快地下了命令。
美国表态后,其他各国陆续采取类似的措施。德国和日本(按照盟约规定,两国退出国联的宣告需在2年后,即1935年才发生正式效力)也勉强同意。至于希望加入国联的苏联,态度更是爽快。1934年8月,武器禁运正式实行。武器禁运的效果究竟如何,让我们看看1934年的战局。1934年的转折-1934年1月8日,巴拉圭方面恢复了攻势,目标是皮科马约河上游的巴利维安要塞。当时形势严峻,玻利维亚新上任的总司令佩尼亚兰达指挥部队边战边撤,迅速将部队后撤至巴利维安一线加强防御。3月,巴拉圭第三军团攻至巴利维安,但是面对已经构筑好防御工事的玻利维亚军,巴拉圭军也同样遇到了一年前玻利维亚军队在纳纳瓦碰到的问题。随后,双方围绕着巴利维安要塞展开了战争期间最激烈的战斗。巴拉圭军对玻军阵地发动了一波波的突击,几次攻破其防线。玻军也毫不示弱,组织部队发起反击,重新夺回阵地。双方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巴利维安要塞依然在玻利维亚军手中。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om/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