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诗与史的共鸣 |
|
|
|
诗与史的共鸣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11184826/9787811184822
·条形码:97878111848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批评文丛
内容简介 《诗与史的共鸣》所收录的篇目,是作者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所写的文章中遴选出来的,内容包括失落精神的民族,呼唤伟大的人格——“五四”现代文化人格建构一瞥;现代性平台上的理性、革命与文学;意识形态想象与郭沫若史学研究——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例;文学史权力、秩序与经典解读;当审美遭遇政治,当娜拉遭遇革命——叶紫小说《星》对左翼文坛的意义与启示等。
作者简介 贾振勇,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协影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奖、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迄今已出版学术著作5部:《述史理想与经典释义》、《郭沫若的最后29年》、《重叠的镜像:文学史理论与实践》、《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合著)《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合著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编辑推荐 《诗与史的共鸣》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文化的回响 大师的风范 经典的解说
目录 第一辑 历史的回响文化的回响
五四: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坐标原点——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
失落精神的民族,呼唤伟大的人格——“五四”现代文化人格建构一瞥
历史的平衡,文化的平衡——简论“五四”文化保守主义
跨越外部与内部、历史与审美的鸿沟——以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为例
现代性平台上的理性、革命与文学
历史激流中的政治抉择——左翼文人知识分子和政党政治
青春的逃之恋——70年代生作家小说的文化内蕴和价值取向
第二辑 大师的体验大师的风范
鲁迅生命尽处的自我理性审视与调整——从《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说起
诗与政治的共鸣——1940年代的郭沫若及其抗战历史剧
意识形态想象与郭沫若史学研究——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例
“遍地皆诗写不赢”——大跃进时期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
《李白与杜甫》:郭沫若隐秘的心灵自叙传
激情、经验与政治理性——茅盾小说政治与才情的相生相克
第三辑 经典的魅力经典的解说
文学史权力、秩序与经典解读
《伤逝》及“娜拉出走”——鲁迅对现代女性解放神话的质疑
性与革命:作为主题与象征——《蚀》三部曲的政治文化诗学阐释
当审美遭遇政治,当娜拉遭遇革命——叶紫小说《星》对左翼文坛的意义与启示
“蔡文姬就是我!”——从政文人郭沫若隐曲心声考释
后记
……
文摘 五四: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坐标原点——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
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华勒斯坦,曾批判普遍主义不是作为自由流动的意识形态出现,而是由在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掌握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人鼓吹出来的一种强者的价值观念,隐含着不平等的价值标尺,他认为:“普遍主义是作为强者给弱者的一份礼物贡献于世的。我恐惧带礼物的希腊人!这个礼物本身隐含着种族主义,因为它给了接受者两种选择:接受礼物,从而承认他们在已达到的智慧等级中地位低下:拒绝接受,从而使自己得不到可能会扭转实际权利不平等局面的武器。”面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创造,及其随之而来的研究史,我们不能不痛切地感受到,我们早已经身不由己地陷入了这样一个尴尬的悖论式的文化语境之中。
综观最近十多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论争,其话语表达体验尤其令人感到焦灼和痛切。无论是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定义为近代性或者现代性,还是强调它在时空表现形态上的独特性,论者大都无法摆脱西方话语系统中有关现代性或现代化的叙事话语所表现出的普遍主义的价值尺度。借鉴华勒斯坦对普遍主义的批判视野,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无论是依据世界文学的发展和评判体系,还是从民族主义的文化视角来阐释和界定中国文学在20世纪发展进程中的性质,一方面只能以西方话语系统中作为形态的现代化和作为质态的现代性的共通性标准为前提;另一方面必须将之置放于20世纪中国独特的历史境遇中考察它的有效性及其衰减和增值现象。因为,并没有与西方的现代性截然不同的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性也自有它具体的历史规定性。20世纪中国文学,既有世界文学范围的现代性的同质性,更有特定民族、特定时空的异质性。
在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讨论中,大多数学者对于现代化和现代性所持的标准,与社会科学诸多文献资料中广为流行的标准大体相当,即突出强调具有普遍性的、具体的和成就取向的准则,强调现代化是结构和形态、文化取向和价值系统由古代范畴向现代范畴的转变,强调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一般认为,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可视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以及精神领域的非理性个体化的互动发展过程。实际上这是在勘察现代化共生特质过程中,归纳和演绎出来的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理想典型,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文化认识观。显然,普遍主
……
后记 这本小书所辑录的篇目,是我在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所写的文章中遴选出来的,最早的大约写于1994年前后,最晚的写于2008年10月份。
时间过得真快,从自己能独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一眨眼十五、六年过去了。高兴的是,自己从事了一项自己非常喜欢并从中得到精神寄托的职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汗颜的是,自己的学术素养、学术成就离自己期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尽管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曾有些敝帚自珍,尽管面对课堂上那一双双渴盼求知的目光曾倍感自豪,但是,我深知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本小书的出版,给了我一次审视、反思自己学术路程的机会。
感谢王光东先生、吴义勤先生将我这本拙作列为丛书“新世纪批评文丛”中的一本出版。感谢上海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编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我的老师们、同事们以及学界的同行们、朋友们,他们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使我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其实,要感谢的人太多,这里就不一一表达谢意与敬意了。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是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成果之一,也是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科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