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
|
|
|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5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
·ISBN:7561732708
·条形码:978756173270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历经十余年的潜心研究摸索终于将其成果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内容翔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针对性。对于广大中学数学的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来说,本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其中所涉及的主要章节包括:问题的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问题的确定、教学过程、关于"学生参与"的概念、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有关"学生参与"的研究进展、学习结果的概念与评估理论、究方法设计、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步骤、被试的选择、数学测验方法的设计、分析的方法、研究限制、预研究1:对课堂数学学生学习的考察、问卷的初步建立、预研究2:问卷的统计分析、小结:中国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的概念、各问卷的因素分析和信度、相关研究、学生参与对学校成绩的影响、学生成绩的评估结果、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学生参与变量上的差异、采用路径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因果模式"、学生参与概念的理清和工具的建立、学生参与内部结构之关系、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对数学学习结果的探讨、研究结果对数学教育的启示、研究过程的反思及后继研究的课题、行为参与问卷、认知参与问卷、情感参与问卷、计算题测验、应用题测验、开放性问题测验、行为参与问卷解释性因素分析表(主研究)、认知参与问卷解释性因素分析表(主研究)、情感参与问卷解释性因素分析表(主研究)等。
作者简介 孔企平,曾在小学任教7年,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习,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数学教育专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风,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主编。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郎和上海市一些重点项目。主要著作有《小学生如何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原理》、《新课程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媒体推荐 总序
总 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教育的历史和数学本身的历史一样长。当人类结绳记事的时候,就有把数量大小、先后次序传授给下一代的教育。在埃及的纸草、巴比伦的泥板、中国的竹简上,都留下了数学的痕迹,那是当时让儿孙们去认读的文书。中国隋唐时期设明算科,凭数学知识居然可以到朝廷去做官,更是数学教育史上一件盛事。
至于现代的学校数学教育,自然始于西方。中国实行学校制度,普遍开设数学课程,当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以后的事,至今也就百年。不过,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似乎并不落后。近百年来,先学日本,继学欧美,再学苏联,可谓博采众长。经过大跃进、调整巩固、文革动乱、拨乱反正,自己也慢慢摸索出一条发展中国数学教育的路子来了。依照国际数学水平测试的结果,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仅远超发展中国家,而且也优于发达国家。个中原因,现在还没有非常认真地总结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儒家文化、考试文化、考据文化等因素,是影响中国数学教育成功的因素之一。那么,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中国数学教育,是否可以产生一种理论呢?似乎还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数学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那时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拦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主张数学教育研究应当像数学研究一样,要明确前人做了些什么,现在有什么问题,我用什么方法研究,得到了什么新的结果。1968年第一次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召开,算是现代数学教育研究的肇始。
如果说,中国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那么在数学教育研究上则相对落后。长期以来,是把数学教育研究等同于国家数学教学大纲的说明书(“教材教法”),或者走“一般教育学+数学例子”的研究道路。数学解题理论只到波利亚为止。发表的文章中,除了解题的以外,往往是介绍国外的东西,或者综合性地加以报导,并未参与研究或进行评论。至于自己的主张,则往往只是“浅谈”、“初议”、“思考”、“感想”而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却因缺乏“科学”的方法,淹没在泛泛而谈的论述之中。
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就想改变这一现状,编写过《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一书,试图介绍一些数学教育研究的范本。此书发行一万册,后常见在不少文章中引用其中的观点,大概还算有些影响。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研究工作有了一些进展,于是就有出版这套《数学教育研究前沿》丛书的计划。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和倪明同志的支持,历时三载,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作为这套书的编辑者,我们是力求展现中国式的数学教育研究,尽量把学术含量较高的作品收集起来。其中有在美国、新加坡、德国以及香港和内地大学所做的博士论文,也有针对中国现状所做的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意在积累和展示中国数学教育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提供一些基础。
本丛书的主题及其结论固然可以供大家参考,但我们更愿意推荐的是作者使用的一些研究方法。近年来我国的数学教育研究在方法方面已经有所改进,但从选题的范围,到探索论据的途径和角度,直至提炼结论的恰当程度,仍大有提高之处。纵观近几年国际上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上正在经历变动,更加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完善结合。要尽快提升我们研究的水平,关注和学习研究的方法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借鉴丛书提供的优秀的方法范例,能使我们的一些课题研究以及博士、硕士论文的写作有更严谨的、规范的参照坐标。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历经十余年的潜心研究摸索终于将其成果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内容翔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针对性。对于广大中学数学的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来说,本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其中所涉及的主要章节包括:问题的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问题的确定、教学过程、关于"学生参与"的概念、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有关"学生参与"的研究进展、学习结果的概念与评估理论、究方法设计、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步骤、被试的选择、数学测验方法的设计、分析的方法、研究限制、预研究1:对课堂数学学生学习的考察、问卷的初步建立、预研究2:问卷的统计分析、小结:中国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的概念、各问卷的因素分析和信度、相关研究、学生参与对学校成绩的影响、学生成绩的评估结果、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学生参与变量上的差异、采用路径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因果模式"、学生参与概念的理清和工具的建立、学生参与内部结构之关系、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对数学学习结果的探讨、研究结果对数学教育的启示、研究过程的反思及后继研究的课题、行为参与问卷、认知参与问卷、情感参与问卷、计算题测验、应用题测验、开放性问题测验、行为参与问卷解释性因素分析表(主研究)、认知参与问卷解释性因素分析表(主研究)、情感参与问卷解释性因素分析表(主研究)等。
目录 总序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2.文献回顾
……
文摘 书摘
二、对数学教育理论的意义
把学生参与概念引入到数学教育的情境中来,可以为数学教育的研究引入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为探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学教学的理论。
(1)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参与的情况。
在数学教育领域,“学生如何参与数学教学”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具体了解学生从哪些方面投入数学教学过程、这些具体方面有什么关系等情况。这些对数学教学理论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正如Schubert(1980)所指出那样,我们必须知道学生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如果我们想教晓他们的话。
(2)说明学生本身是课程达成的基本动力。
长期以来,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往往较多地集中于研究外部的一些促进因素,对学生本身作为课程达成的动力这一问题研究尚不足够。在数学教学的背景下研究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研究往往过高估计课程设计者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过高估计教育过程和预测学习结果的能力(施,1996)。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探索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参与的特点,试图反映学生在形成学习结果方面的作用,促进
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进一步发挥的主体作用。
(3)探索培养学生数学的高层次思维的途径。
近年来,数学教育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数学不再仅仅是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准备,而是21世纪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这种转变中,学校数学教育的目的也有了变化。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外,还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黄毅英、黄家鸣,1997)。这些高层次的能力包括了推理、交流、概括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找们如果从学生数学学习、影响学习结果的原因和目前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学生参与与学习结果的关系”是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入口,对探索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高层次思维能力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4)探讨评估数学学习质化结果的方法。
目前,我国学校数学学习的评估往往侧重于知识及方法的记忆和技能的形成,忽略了数学学习中学生高层次思维等的质化结果(黄崇龙,1994)。然而,高层次思维能力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数学教育的重点(黄毅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