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新诗评论 |
|
|
|
新诗评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1151721/9787301151723
·条形码:978730115172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新诗评论》是以书代刊形式,到目前已经出版八期。是由北京中文系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三位先生主编,是目前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现代汉语诗歌研究领域的刊物,其作者网罗了海内外许多著名的现代汉语诗歌研究领域的学者。
媒体推荐 一行美丽的诗永久在读者心里头重生。它所换起的经验是多方面的,虽然它是短短的句,有本领兜起全幅错综的意象: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于是字形,字义,字音,合起来给读者一种新颖的感觉:少一部分,经验便有支离破碎之虞。
——李健吾
编辑推荐 《新诗评论》是由谢冕、孙玉石和洪子诚共同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事件与问题:关于1950—70年代诗歌问题为了一个梦想:中国新诗1949—1959
[附《中国新诗总系·五十年代卷》选目]
1960年代:殊途异向的两岸诗歌
[附《中国新诗总系·六十年代卷》选目]
处在转折期的1970年代诗歌
[附《中国新诗总系·七十年代卷》选目]
1950—70年代诗歌的“四板块”与“重写诗歌史”
历史化与经典化的困境
在反省与思考的途中
诗人研究
被遗忘的歌者——中法大学诗人叶汝琏初论
从政治的诗学到诗学的政治——北岛论
杨牧:西方浪漫主义与古代抒情传统的体现和交错
海子研究
小辑前往与返回:海子与形而上学的断裂
“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臆解
访谈
回望80年代:诗歌精神的来路和去向——陈超访谈录
域外写作的精神分析——答张辉先生十一问
随笔·书评
2008年中国大陆诗界回顾
水手与骑手
墨水的诚实——读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
音形义的造境——评周伟驰诗集《回声》
本期作者简介
编后记
……
文摘 插图:
李:和《今天》有没有联系过?《今天》对当时的大学生影响大吗?
陈:当时和《今天》没有联系。一开始《今天》对大学生影响不大,至少对河北的影响不大。当时我们觉得《今天》是带有强烈的政治性的,不是可以正常公开传阅的,所以那本刊物被我藏起来了,只三四个人偷偷传。差不多到了1979年、1980年左右,舒婷的作品就广为流传了,大家最早认可的是舒婷、顾城。
李: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在朦胧诗成为社会热潮的时候,对您个人产生了什么影响?
陈:北岛对我影响大。当时触动最大的不是《回答》,而是那首《日子》。那首诗已经有点儿后现代的感觉了,我想不到诗还可以这样写。感觉很奇怪,看起来不像诗,却又强烈地感染了我,印象非常深。
从一开始我就没有真正喜欢过顾城的诗,我当时的年龄大了,心智开始成熟。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实际上后来顾城发展也很快,已经到齐天地的境界了。开始他确实是以一个洛尔迦式的水滴诗人、露水诗人的形象出现的。对于我来说深度不够。
舒婷对我有触动的不是《致橡树》,这首诗无非就是一种正面的爱情观。当时对我产生影响的是舒婷自己不提,人们也不怎么提,但是我觉得是舒婷早期最好的一首诗——《心愿》。“夜,藏进了你的身影像坟墓也像摇篮/风,淹没了你的足迹像送葬也像吹号/我的心裂成两半/一半为你担忧,一半为你骄傲。”有一种非常纠结复杂的感受,比正面的一根筋式的理念式的东西更能打动我。它既表达了某种忧患,又表达了内心的畏惧和忐忑。我现在仍然觉得这首诗是非常好的。
李:在作品较多地发表以后,您是否考虑过和整个诗界的关系?这时候您对自己是不是有很明确的定位?或者说您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第三代诗人、还是远离流派的自由写作者?有没有明确的对抗朦胧诗的意识?
陈:没有。其实我开始写作,当时不知道这个词,现在回忆起来,就算是一种“元诗”写作。
后记 自1980年代后期以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兴起了一股“重写文学史”的潮流。其实,早于这股潮流,在新诗研究领域,宽泛意义的对诗歌历史的重写即已开始:从对社团、流派的爬梳与整理,到对思潮、现象的辨析与确认,再到对历史、文本的叙述与阐释(当然,其间不乏对一些被淹没的诗人的发掘与重估);而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则经历了从政治(阶级)、社会文化角度和主题分析方法,到本体、审美角度和形式(语言)、文本分析方法,再到近年的报刊、出版及文化角度和综合分析方法的迁变过程。一直到今天,不同层面的重写诗歌史仍在持续,一些讨论过多次的现象、议题得到重提和重审。
无疑,诗歌作品的重新编选也是重写诗歌史的方式之一。早在2005年,由谢冕教授任总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的编选工作就已全面展开,其基本的构架是以10年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即一卷,每卷前面有介绍该阶段诗歌发展状况的“导言”。同任何其他选本一样,这套试图全面检视百年新诗实绩的《中国新诗总系》,在编选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取舍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标准?基于何种观念?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会出现怎样的效果?这些,都是编选者难以回避的。虽然不同年代的诗歌在进行处理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问题,但都会面临是以诗歌本体(艺术、审美)为依据,还是以还原历史面貌为旨归的龃龉。这一点,在编选1950—70年代诗歌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确定这三个年代诗歌的编选体例、入选篇目的过程中,三位编选者可谓煞费苦心,所提出的方案在多次编辑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为了更广泛地征求意见,编委会于2008年12月21日召集一些在京的新诗研究者举行了一次小型研讨会,本辑“1950—1970年代的诗歌问题”讨论中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次研讨会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