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

2011-08-22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 去商家看看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 去商家看看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801707923/9787801707925
·条形码:97878017079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作者通过采访知情人,搜集了许多珍贵手稿等第一手资料,查阅了“文革”前后围绕《红灯记》的有关文件、讲话。以及关于京剧现代戏、样板戏的研究资料。详尽讲述了现代京剧《红灯记》与电影《自有后来人》、哈尔滨京剧团改编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及现代沪剧《红灯记》的关系,真实地记录了《红灯记》的主创人员对于剧作的贡献,以及由于江青插手《红灯记》而发生的波澜和曲折。
作者简介 沈国凡,江苏大丰人,1950年7月出生于四川酉阳。10岁丧父,靠土家族慈母养育成人。13岁开始发表诗歌。在海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其中长篇传记《啼血的杜鹃——赵世炎传》、电视连续剧《赵世炎》(与他人合作)、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西部热土上的移民城》、《解读“故事会”》分别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中国脊梁”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采写的口述史《共和国大审判——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亲历记》、《以共和国名义判决——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前后》、《我所亲历的胡风案》、《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等在社会上产生过强烈反响。曾参加著名的长江漂流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长江之魂》。曾任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推荐 一个样板戏的幕后故事,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搞的八个样板戏,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名列八个样板戏之首的《红灯记》曾经历过一场怎样残酷而悲壮的洗礼。
《红灯记的台前幕后》记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京剧《红灯记》从诞生到成为样板的历程,以及围绕它的改编、演出在台前幕后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耐人寻味的事件。
目录
序章 在特别法庭上
第一章 神秘的赶车人
第二章 盼望春天
第三章 红灯初亮
第四章 南北两盏红灯
第五章 中南海召见
第六章 “父”与“女”
第七章 江青的眼力
第八章 烫手的“山芋”
第九章 两难的境地
第十章 温暖的小屋
第十一章 七彩瑰宝
第十二章 两个李玉和
第十三章 年轻的李奶奶
第十四章 三个李铁梅
第十五章 “小偷”与“痛说家史”
第十六章 江青被感动了
第十七章 二进中南海
第十八章 求助周扬
第十九章 江青又来看戏了
第二十章 《红灯记》被冷处理
第二十一章 三进中南海
第二十二章 江青“被蛇咬了一口”
第二十三章 打磨“铜镜”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看《红灯记》
第二十五章 盛况空前
第二十六章 获封“样板”
第二十七章 敲打敲打
第二十八章 “三代人”的选择
第二十九章 四处发动
第三十章 傲骨铮铮
第三十一章 巧取豪夺
第三十二章 六根未净
第三十三章 与江青“耗”下去
第三十四章 追溯历史之谜
尾声 不灭的红灯
附录 父亲阿甲/符挺军 符丐君


……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神秘的赶车人
赶车人被这位满老战士讲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来,借着柴火的光亮,想记下这个故事。
可是,他很快又将那个小本放回了衣袋里,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的身份,他不能用笔记下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而只能将这个故事深地铭记在自己的心里。
这个赶车人是谁?
他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如此感兴趣?
1957年的冬天是寒冷的。位于黑龙江省的北大荒更是朔风呼啸,雪大如席,辽阔的荒原被搅成了白茫茫一片。
在这雪飞冰冻的大荒原上,有一座部队的军垦农场,几排低矮的茅屋被大雪压得喘不过气来,在严寒中打着颤。这里集中关押着一些在那年夏天因“大鸣大放”被打成了“右派分子”的人,平时他们被押着到原野上去劳动,太阳落山后才能回到这些屋子里来睡觉。现在天气太冷了,别说他们无法出去干活,就连那些看管他们的人,都只得整天“猫”在屋子里,这使得这些人也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得以在屋子里烤火,或在被窝里“猫冬”。
谁也不会想到,在远处的雪野里还有车马在赶路。原来,这是农场派出去拉运粮食的马车,由于风雪太大,拉货的骡子显得十分吃力,身上已浸出了汗水。马车上坐着一个人,身穿老羊皮袄,头戴一顶皮帽,将一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紧紧地搂着一杆长长的鞭子。走不多远,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马车突然陷进了很深的雪堆里,无论他怎么用力向那匹骡子抽鞭子,马车就是不能前进。在这冰天雪地里,如果这样下去,不被饿死也会被冻死的。
这时,赶车人发现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小木屋,屋顶上正冒着袅袅的炊烟。他如同发现救星一样,急忙向那座小木屋跑去。
屋子里住着几名守林子的工人,年长的有五十多岁,长着浓浓的络腮胡子。当他听说来人是附近军垦农场的人时,就立即叫上大伙,一同来帮助赶车人将马车从雪堆里拉了出来。看看天色已晚,他们便留赶车人到小木屋里去休息,并告诉他说这样的雪天一个人赶车很危险,由于刚才耽误了时间,现在已无法在天黑之前赶到农场了,不如等明天雪小了一点后再走,回头由他们出面给农场里写个证明,说明情况。赶车人此时已是人困马乏,只得同意明天再赶路。吃过晚饭之后,赶车人同大伙一起围着烤火取暖。
屋外是呼啸的寒风,屋里的木材正“劈啪”地燃烧着。在北大荒漆黑的夜晚,在这间小木屋里,一只酒瓶在几个男人的手中来回地传递着。喝了酒的男人们就开始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