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2010-09-11 
市场价:¥10.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2人 评论打分5 颗星:(0)4 颗星:(1)3 颗星:(1)2 颗星:(0)1 颗星:(0)看全部2篇评论 (2篇用户评论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去商家看看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去商家看看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 市场价:¥10.0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2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1)
  • 3 颗星:
  • (1)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2篇评论  (2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Close this window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18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
    ·ISBN:7806765824
    ·条形码:97878067658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许多人为对象,就其自身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的活用方法进行了访问,有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活用于工作的人,有把这一时间利用于自己的业余兴趣的人,也有把这一时间用于自己的研究的人,还有在这一时间上稍微动点脑筋愉快地上下班的人。


    媒体推荐 前言
    一天,二十四小时。其中,我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
    有一个词叫“可支配时间”。听起来可能觉得陌生,但“可支配收入”肯定耳熟。
    所谓可支配收入,就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税金和公共保险费后所剩的金额。也就是说,在收入中,个人能够自由使用的金额。
    把这种观点套用于个人时间上,就产生了“可支配时间”这个词。所谓“可支配时间”,就是指从二十四小时中除去睡眠时间、工作时间和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之后所剩的时间。即一天中个人能够自由使用的时间。
    由此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个人不能自由使用的不自由时间。的确,上班下班对许多人而言,足不可避免的。没有“要”和“不要”的选择余地。从这一意义上说,是不自由的。
    对在公司工作的人来说,“上下班的路上也属于工作部分”。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必定是紧随着劳动时间前后的。也就是说,属于“准”劳动时间。
    从这一意义上看,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没有个人自由的。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不自由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长,自己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就越少。相反,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短,可支配时间就越多,时间的余裕就会增加。
    但是,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果真就是“不自由时间”吗?
    乘电车时,只要你环顾四周,当然,过分拥挤的电车除外,乘客们无不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有人打盹,有人看书,有人摊开报纸,有人只是发呆。看上去,大家都像在支配着自由的时间。 自己干什么也并没有受到别人的指使。
    如此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似乎也可以认为是“自由时间”。是不会受到任何人打扰的唯一“自由时间”。
    我们被赋予了住所和单位这两个“定点”。在其间来回移动,即上下班。这一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如何移动,或者说,在移动期间做什么,决定这一点的却是我们自己。
    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里,感歪旷不自由”,亦或是感到“自由”,各人都不相同。觉得是“无聊浪费的时间”,或者感到是“宝贵快乐的一刻”,这肯定因人而有巨大的差异。
    但是,一句话,只要在公司工作,就免不了要上班下班。这样的话,肯定谁都会想,与其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作为不自由的无聊的时间来度过,还不如把它作为愉快的有意义的时间来度过。
    本书以许多人为对象,就其自身对上下班路上时间的活用方法进行了访问。有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活用于工作的人,有把这一时间利用于自己业余兴趣的人,也有把这一时间用于自己的研究的人,还有在这一时间上稍微动点脑筋愉快地上下班的人。本书将就此分别予以介绍。为了使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成为重要的时间,成为有意义的时间,你一定会从本书中受到许多启发。
    说不定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将成为你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呢。
    现代情报工学研究会
    2000年3月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
    一天的工作从早晨上班的路上开始
    核实工作用的签条也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完成
    电车中可站着进行的“记录本工作法”
    车站的售货亭是公司职员的好伙伴
    ……
    文摘 书摘
    加强记忆的技巧在于“反复”
    为了掌握外语或取得某种资格而想学习的人很多。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熟记”。
    但是,虽然想一次把它记住,可经常是过后就忘了。熟记与能否在短时间内反复学习有很大关系。
    就拿坐在公司的办公桌旁给熟悉的人打电话来说吧。
    认真的人也许在电话机里存进了简单的电话号码。但是,如果是每天都拨打的电话号码的话,即使不依靠话机里存的号码,不管是谁,都会记住一两个吧。只要你想拨给对方,在大脑里浮现出这些数字之前,你的手指也会随意地去按电话号码键了。
    是你有意要记住这些电话号码而背下的吗?并非如此。是在每天或是一天许多次拨打这些号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记住的。与其说是大脑里记住了它,还不如说是指头上记住了它吧。
    就像这样,记忆是通过反复才在大脑里锁定的。总之,不想忘记的东西需要反复。反复的次数越多,自己就会记得越牢固。
    再想像一下,你受托要在结婚仪式上讲话时的情景吧。
    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有人念准备好的原稿。但不看稿子的讲话要得体得多。我们还能听到充满激情的演说。这时,大脑里要记住原稿的文章。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开头起,逐行将其记在脑子里;另一种是,从开头到结尾,一遍一遍地反复读。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记住呢?当然是后一种方法。
    而且,如果在反复的间隙里,再稍加休息的话,则记忆的效果更好。
    如果始终盯着一篇文章看的话,本人想记住的东西,却会意外觉得装不进大脑里去。趁休息的间隙,想些完全不同的事情,让大脑恢复清新,再继续记忆作业。
    这种“记住,忘记,再记住,再忘记……”的反复,的确是记忆的重要步骤。
    上下班的电车是用于记忆的最好不过的场所
    “记住,忘记”的循环,反复的间隔尽量短些为好。
    我们再看一下打电话的例子吧。
    你能否记得住一周打一次的那个电话号码?有人也许能记住,有人也许记不住。如果是一个月打一次的电话号码的话,打电话之前,肯定先要去找对方的名片吧。
    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活跃于世的,以著作《关于记忆》而闻名的德国心理学家埃宾格豪斯,进行了有关“忘却与时间”的试验。
    就是让被试验者记住一些没有意义的拼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录他所忘掉的词的数量。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人从记住东西之后,30分钟以内,就忘掉了内容的40%,一天以后,忘掉66%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