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3937840/9787543937840 ·条形码:9787543937840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 |
|
|
|
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3937840/9787543937840
·条形码:97875439378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李约瑟:一个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充满了史诗色彩,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作者行云流水的笔触,展示了是什么样的力量促生了这位伟人和一个伟大的民族,乃至伟大的人类本身,那精彩绝伦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故事。
作者简介 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著有《教授与狂人》(文字优美,笔调细腻——《纽约时报》书评)和《喀拉喀托火山》(一本引人入胜、爱不释手的书——《时代杂志》) 等畅销作品。作者以浓墨重彩、图文并茂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李约瑟卓而不凡的一生。李约瑟系一位才华横溢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是他向世界揭开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曾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 身形高大的已婚英伦男子李约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学究,而是位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他曾是个裸体主义者,一度热衷于一种诡秘的民间舞蹈。早在1937年还在剑桥大学作生物化学家时,他就与一位中国女留学生一见钟情,迅速坠入情网,并把这段感情维持一生。红颜知己很快说服了热情日益高涨的李约瑟到她的祖国一游。从此,李约瑟踏上了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探险之旅,足迹遍至这个古老帝国的遥远边疆。李约瑟深信,人类最熟悉的几百项发明创造如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吊桥甚至草纸等都是中国人的杰作,而且常常领先世界其他地方好几个世纪。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四处收集资料,广泛调查。文思淼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李约瑟那激动人心又危机四伏的旅途,在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中,他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进一步加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约瑟决心把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公诸于世, 并着手撰写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描述中国悠久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史和技术史。到去世之前,李约瑟已经出版了厚厚的17大卷巨著。这些图书基本上是单枪匹马、独立完成的,他也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独立工作的百科全书作者。
媒体推荐 《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出版前所获得的赞誉
在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可敬的笔触下,李约瑟的故事立即跃然纸上……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的轻轻一击便使读者深深投入。
——《出版人周刊》
多才多艺的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为读者带来又一次了不起的、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表现了主人公热烈的好奇心,并且将学术变得有趣、迷人。
——《科克斯书评》
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所获得的赞誉
一位狂热的作家,一位孜孜不倦的研究者。
——《新闻周刊》
一位大师,善于以引人瞩目而又清楚易懂的方式讲述复杂的故事。
——《今日美国》
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是一位格外优雅的作家。
——《时代周刊》
编辑推荐 《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曲
一、天壤之别
二、雪中送炭
三、探秘华夏
四、天道酬勤
五、旷世之作
六、众矢之的
七、人去留影
尾声
附录中国人的发明与发现
致谢
推荐读物
索引
译后记
……
序言 但凡英语作家能在中国出版著作,均无不感到恩典和荣耀,尤其是其著作恰巧与中国有关,能作为中国人最热忱喜爱的西方人之一,英国科学家和史学家李约瑟传奇的作者,本人更加不胜荣幸。我首先要感谢最早发现并读过这本拙作的中国朋友,承蒙错爱,他们坚信,李约瑟终身情系华夏的传奇故事必将吸引大江南北的热心读者。
首先,我要感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去年秋天,当我获悉路院长应总部设在伦敦的48家集团俱乐部之邀,欣然同意支持本书在中国出版,本人不胜荣幸。他对本书出版所给予的支持,其价值无可估量,对此我感激不尽。
其次,我要对著名科学史学家刘钝教授的非常实质性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教授知识渊博,精通“李约瑟难题”方面的知识,在全世界备受尊敬。刘教授为人慷慨,欣然同意从繁忙的日程安排中抽出时间来审定我书稿中的史实,并对出版商已属上乘的翻译稿在必要的地方进行细微的修订,对此向他公开表达我的溢于言表的感激之情。
文摘 插图:
一、天壤之别
论世界闻名的中国早期桥梁
中华帝国的每一世纪都不乏对其桥梁赞赏有加的外国人。在838年至847年间,日本的圆仁大师(Ennin)在从山东赴长安的途中,发现没有一座桥梁是不能用的。他先过了黄河支流上一座长达330码的浮桥,继而又走过了一座多孔拱桥,过河如此便捷令他十分惊异。在13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马可·波罗亦有同感,虽然他对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桥梁只字未提,却不厌其详地描绘了中国的桥梁……有趣的是,早在16世纪,首批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发现一件与桥梁有关的非同寻常的事实:桥梁通常建在远离人居的道路上。1556年来到中国的多明我教会(the Dominican)的传教士加斯帕尔·达·克鲁兹(Gaspar da Cruz)曾经写道:“在中国,令人感到奇异的是,许多桥梁都建在无人居住之处,其工程之讲究和造价之昂贵,毫不逊色于城市附近的桥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 土木工程和航海术(1971年)
后记 美国畅销书作家西蒙·温切斯特创作的TheManWhoLovedChina-Thefantasticstoryoftheeccentricscientistwhounlockedthemysteriesofthemiddlekingdom一书由美国HarperCollins出版公司于2008年5月出版。作者以翔实的内容,浓墨重彩、图文并茂地将李约瑟不平凡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李约瑟于1900年12月出生在英国伦敦,父亲是一名麻醉师,母亲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李约瑟进入北安普顿郡的昂德尔公学求学,1918年中学毕业后进人剑桥大学的凯思学院就读。1921年,李约瑟成了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主持的生物化学实验室的研究生。在这里,他先是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了研究工作人员,到1931年经过10年的奋斗,最后成了剑桥大学才华横溢的年轻的生物化学家。
李约瑟是一位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曾是个裸体主义者,热衷一种诡秘的民间舞蹈。1937年,他与中国留学生鲁桂珍一见钟情,两人迅速坠人情网,这段爱情故事一直延续终身。很快,李约瑟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他的红颜知己趁热打铁说服热情高涨的他到中国一游。从此李约瑟踏上了一条具有一系列传奇故事的探险之旅,他的足迹遍至中国的各个角落。李约瑟深信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吊桥甚至草纸等人类最熟悉的各种发明创造都是中国人的杰作,而且比世界其他国家要早几个世纪。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四处收集资料,广泛调查。温彻斯特生动地再现了李约瑟那激动人心又危机四伏的旅途,他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村落。这一系列的探险活动,加深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崇敬仰慕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约瑟决心要把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公之于世,开始着手编写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阐述中国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和技术。
朝鲜战争期间,李约瑟参加国际科学委员会前往中国东北调查美国军队是否在北朝鲜和中国满洲里使用生物武器一事。收集到的证据表明:美国军队与二战期间日本从事细菌武器试验留下的证据有惊人的相似,于是李约瑟公开支持国际科学委员会的结论而对美国进行谴责。访华结束后,李约瑟在剑桥受到各种责难,成了众矢之的,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声誉一落千丈。从此,李约瑟隐身于凯思学院的房间里埋头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1954年,这部书的第一卷正式出版,结果受到空前的好评。到李约瑟去世时,《中国科学技术史》已经出版了十七大卷,基本上是他单枪匹马、独立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证明了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中,中国的科学技术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因此,是李约瑟向世人揭开了中国这个神秘的古老帝国的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秘密。
西蒙·温切斯特在这本书里讲述了李约瑟不平凡的一生中充满史诗色彩的传奇故事,跌宕起伏,令人难忘,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独具慧眼,购进本书的版权,并组织翻译出版,使得中国广大读者能够尽早读到李约瑟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