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7811103230 ·条形码:97878111032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和青年朋友谈铁军精神 |
|
|
|
和青年朋友谈铁军精神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7811103230
·条形码:97878111032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和青年朋友谈铁军精神》以厚重的笔墨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体现,它和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培育和铸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对于全国人民,尤其是共产党员、干部和青年具有普遍的引导、激励、感化和资政、育人的作用。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落实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让铁军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目录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论新四军
序:让铁军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第一讲 铁军的由来和铁军精神的历史渊源
一、从《新四军军歌》谈起
二、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历史渊源关系
三、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历史渊源关系
四、与南方红军游击队的历史渊源关系
第二讲 铁军精神形成的时代特点和环境条件
一、铁军精神是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铁军精神是在全民抗日、共赴国难的伟大斗争中,在汲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丰富起来的
三、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华中特殊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锤炼和发展起来的
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互相学习中形成、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讲 铁军精神的主要内涵、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
一、铁军精神的主要内涵和精髓
二、铁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铁军精神的巨大历史作用
第四讲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
一、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主动下山与国民党实现合作抗日
二、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日伪军
三、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团结抗战
第五讲 海纳百川、共同战斗的团结精神
一、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迅速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队伍
二、新四军指战员来自四面八方,为了抗日救亡而团结战斗
三、新四军编制序列数次变动,全军很好地维护了团结局面
四、吸纳改造地方武装和起义反正人员
五、新四军与八路军南下部队共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第六讲 顾全大局、服从整体的全局精神
一、抗日战争初期,从斗争全局出发坚决执行东进方针
二、抗战相持阶段,各部队紧密配合、相互支持
三、抗战胜利后主动北撤,一切服从人民解放事业的全局需要
四、解放战争初期,很好地实现了“团结协和”的要求
第七讲 抓住机遇、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
一、牢固树立“安家”思想,全面加强根据地建设
二、抓住三次机遇,获得三次大发展
三、在江河湖汊地区创造性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四、针对敌人恶毒的“清乡”计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粉碎了敌人的“清乡”活动
第八讲 不屈不挠、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
一、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在日伪顽夹击中,始终坚持顽强战斗
二、在一系列重要战斗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和“亮剑”精神
三、胜不骄、败不馁,坚持斗争永向前
第九讲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
一、艰苦奋斗,势所必然
二、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千方百计发展军工生产
四、加强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大力发展贸易
第十讲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精神
一、以崇高的事业和理想吸引人才
二、以正确的政策和宽广的胸襟善待人才
三、以适当的措施和岗位锻炼人才,用好人才
四、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十一讲 完全彻底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一、完全为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觉地结合起来进行战斗
二、为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生存,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抗击敌人
三、人民军队为人民,千方百计替民排忧解难
四、军民心连心、鱼水情、同心协力打鬼子、保家乡
第十二讲 新时期怎样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
一、新时期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坚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
三、把学习和发扬铁军精神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
四、开展铁军精神的宣传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五、铁军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做到广泛、深入、持久,让铁军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附录:新四军军歌
后记
……
文摘 第六讲顾全大局、服从整体的全局精神。
新四军从1937年10月12日成立,到1947年1月下旬撤销其番号,共存在9年多时间。在这期间,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始终以团结抗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一切服从于斗争全局的需要,服从统一的调度。党叫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党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向哪里。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他们南征北战,纵横驰骋,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即使有时要作出局部的重大牺牲,他们也在所不惜,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服从整体的全局精神。
一、抗日战争初期,从斗争全局出发坚决执行东进方针
新四军组建和集中整编之时,在华中,京沪杭等广大地区已经沦陷。日本侵略军对占领区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抢掠。仅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就有30余万军民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全市1/3的建筑物被毁,各种财物被抢劫一空。在沦陷区,汉奸猖狂活动,到处组织“维持会”,为虎作伥。国民党军溃退时,丢弃了大量武器装备,散兵游勇流散各地,盗贼蜂起,土匪横行。豪绅地主、帮会首领、土匪头目纷纷自封“司令”,各霸一方。广大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迫切要求有一支真正抗日的队伍来领导他们抗日自卫。
国民党为阻止共产党军队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一方面在华中大撤退时,留下一部分正规部队,分散在苏北、皖中、皖东北等地区,并派遣官员,收编游杂武装,企图恢复对敌后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对新四军的活动范围加以限制和防范。国民党当局规定新四军的任务是:在苏南、皖中敌侧后进行游击战争,以牵制日军。划定的活动地区是:第一、第二支队在长江以南,芜湖以东,高淳、溧水、金坛以北,丹(阳)金(坛)公路以西,东西不过百余公里,南北仅五六十公里。第三支队则在青弋江、铜陵、繁昌前线担任机动防御任务。第四支队活动在皖中的淮南铁路沿线一带。并规定不得越界活动。
新四军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逐步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在当时,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新四军的任务和行动方针应该怎样?这是新四军组建后的首要问题。
后记 今年是新四军建军70周年。为了拓展和深化对新四军的研究,广泛宣传和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组织力量编写了《和青年朋友谈铁军精神》一书。这既是为广大青年提供一本“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读物,也是为新四军建军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这本著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由多人共同研讨、写作而成。在写作过程中,借鉴和吸取了多年来新四军研究的丰硕成果;在听取新四军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作了反复修改。本书各讲的作者是: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六讲由省委党校研究员刘以顺执笔,第四讲、第五讲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信琼执笔,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副处长周平执笔,第十讲、第十一讲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聂皖辉执笔,第十二讲由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陆德生执笔。全书由陆德生、余茂笈(安徽农大教授、省党史学会副会长)统稿。
在本书出版之际,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同志特为本书写了序,安徽大学党委和安大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最后需要说明,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指正。
编 者
200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