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词人群体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811192056 ·条形码:9787811192056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金代词人群体研究 |
|
|
|
金代词人群体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811192056
·条形码:97878111920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金兵南下,占领中原。但从词体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金代词的创作并没有因女真人的南下而停滞,相反却有着不同于宋词的新发展。不过金词研究由于历史原因而稍显冷清。自唐圭璋先生《全金元词》出版之后,金词研究便逐渐热起来,但大多仍是按时代先后对作家进行排列,难以从整体上来把握。有鉴于此,《金代词人群体研究》选择了“词人群体”的新视角,结合金代的时代风会、审美趋尚等因素来重新审视金词创作,将其区分为吴蔡、国朝、南渡、遗民、全真道五大词人群体,并着力对金词深裘大马、刚方伉爽的审美特质,遗民词人眷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心态和全真词民间原生态性质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金代词人群体研究》在文学史、词学史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开拓意义,同时对金代及北京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金代词人群体研究》可供一般读者和专业人员参阅,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课程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引 论
第一节历史的定位
--第二次南北朝
第二节以“正统”自居
--金朝全面接受汉族文明
第三节金代以前词的流派演变概述
一、“花间派”
二、南唐词派
三、北宋江西词派
四、俚俗词派
五、苏轼词派
六、大晟词派
七、俳谐词派
八、三位婉约词名家组成的准流派
第四节金词研究的回顾
一、金代(包括南宋)对金词的研究评论
二、元明对金词的研究评论
三、清代对金词的研究评论
四、今人对金词的研究评论
第五节金代词人的群体划分
一、吴蔡词人群体
二、“国朝”词人群体
三、南渡词人群体
四、遗民词人群体
五、全真道词人群体
第二章 “苏学行于北”及金初吴蔡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时代风会的巨变
第二节 “借才异代”
--金代词人创作队伍的最初准备
第三节苏学行于北
第四节金初吴蔡词人群体的创作
一、以吴激为代表的悲柔相济、笔力排荡之词
1.宇文虚中首开其风
2.吴激的词--悲柔相济,笔力排荡
3.悲柔相济、笔力排荡审美风尚的形成
二、在追求山林与旷达中隐含着独特人生意蕴的萧闲词
1.萧闲词所隐含的独特的人生意蕴
2.清刚、豪爽、旷达的词作
3.清秀婉丽之作
4.关于魏道明注本《萧闲老人明秀集》
第五节北方草原文化吹向中原的“新风”
--完颜亮、邓千江等雄豪词人准群体研究
一、完颜亮及其雄豪词风
二、邓千江等词人的创作
第六节金初词与南宋初期词的比较
第七节关于蔡松年被金主完颜亮所“鸩杀”一案的再探讨
第三章 金代“大定”、“明昌”时期的绮艳词风回潮
--“国朝”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 战乱的结束与“大定”、“明昌”时期的到来
第二节时尚的再变与绮艳词风的“回潮”
第三节词之本色特征回归的先导--赵可
一、千古奇观--以俳谐词竟遇知人主
二、回归本色的词作
第四节金代国朝词人群体绮艳词风的全面回潮
一、无分南北的才人之见
二、柳永俗词派的流风遗韵
三、清真词叙事笔法的法门大开
第四章 刚方伉爽词风的全面确立
--金南渡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蒙古国的崛起与金室的南迁
第二节刚方伉爽词风的全面确立
第三节 “词气放逸”的纵横挥洒
一、世宗后期、章宗前期的学苏词作
二、赵秉文的词创作
第四节 “万里中原犹北顾”的特殊忧患心态
一、李献能、李纯甫、高永等的创作
二、完颜琦的词创作
第五节高亢、刚烈、俊爽的壮士情怀
一、折元礼、刘昂等人的高亢之音
二、王渥、元好问的军旅酬唱之词
第六节从意象嬗变看刚方伉爽词风的形成
一、苏轼词风的影响
二、从金初词至南渡词意象的嬗变看刚方伉爽词风的形成
1.所用意象从温山软水到“万里”“冰雪”
2.喻体从南方风物意象逐渐转到北方风物意象
第五章 一往情深的眷恋华夏之情结
--遗民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金元易代造成的社会再次动荡
第二节遗民词人群的恋旧情结及其升华
一、元好问生平与创作概述
二、元好问的《鹧鸪天·宫体八首》
三、李俊民及其《谒金门》十二章
四、联章双线章法结构形态的形成
第三节 通过咏菊、赞梅所体现出的承续华夏之心态
一、段克己、段成己生平
二、段克己、段成己的词
第四节遗民词人群刚方伉爽词风丝毫未减
第六章金代文学中的一个奇观
--全真道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全真道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金中期至金末元初全真道主要人物及其活动
一、王重阳生平及其全真思想简介
1.王重阳生平简介
2.王重阳全真思想简介
二、全真七子及其他重要人物
第三节全真道的影响与作用
第四节全真道词人的创作
第七章小结
后记
……
序言 在漫长的中国词体文学发展史上,南宋与金朝对峙的一百多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这一百多年中,中国南北两朝(南宋与金)的词体文学创作平行发展,金词创作取得了堪与南宋词媲美的可观成就。然而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在词学研究领域,几百年来金词一直处于受冷落的边缘状态。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随着词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的完成,金词研究开始受到学界重视,从三十年代开始,陆续有一些词学专著辟专章论述了金词,也有了一些谈金词及其名家的论文。但相对于唐五代两宋词的持续走热,金词仍是“冷门”。广而观之,那时人们对整个金代文学和宋代文学一冷一热的态度也是如此。
文摘 北宋的文官政治体制使当时的各项文化事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疏于武备的状况却被金看出,因此金军一出,短时间内即将北宋灭掉。北宋虽然不存在了,但北宋的文化传统却不会与之俱尽,它在金朝的统治区内仍然有新发展。就词来说,通过所谓的“借才异代”而来到金朝的一批文人在北宋时,大都已经受过了良好的词体艺术的熏陶,对词艺是相当精通的。甚至于像北宋末主盟词坛的以周邦彦为首的“大晟词派”的作词手法,大家也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由宋到金,不管出于什么缘故,这批文人的心态是非常独特的。他们原先都是宋臣,也都曾在和平年代里有过安定的生活,现在仕于金朝,虽然在生活待遇上仍然受到金国的较好待遇,但心灵上的触动肯定会有的,一种莫名的难言之隐时时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肯定会有一种旧情旧景难以再现的怅惘追忆之情,这种若有所失的怅惘追忆之情如果再和间或闪现于心中的故国之思相碰撞的话,就会形成一种当时环境下特有的创作心态。在这种特有的审美心态的笼罩下,像那种一味浅斟低唱,或者是感伤低回、衰迟颓放的抒情主调,已经不能适应这些文人们抒发内心感触的需要了。
后记 时光荏苒,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已经五年多了。几年来忙于教学,课余时间除了备课之外,就是继续不断地查阅资料,思考我的博士毕业论文《金代词人群体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想尽量地修改得满意一些。
数年前,我有幸师从刘扬忠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业师刘先生学问深厚,治学认真而严谨,是国内外知名的词学研究专家,全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我早已非常仰慕先生的学问文章。先生在唐宋词(包括金词)的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多年来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多部学术专著,诸如《宋词研究之路》 (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诗与酒》(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周邦彦传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等。单从金词研究的角度来看,先生早在1984年11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就发表了《给金代文学应有的一席之地》的学术论文,其后又发表了《从(蕙风词话)看金词发展的几个问题》(阴山学刊,1991年第4期)等一系列论文。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当时金词研究相对偏“冷”,并呼吁“将成绩斐然的金文学与南宋文学置于平行的地位来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