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散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020065805/9787020065806 ·条形码:978702006580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里尔克散文 |
|
|
|
里尔克散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020065805/9787020065806
·条形码:9787020065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里尔克散文》如果说里尔克的诗歌神秘诡异、晦涩难懂,那么他的散文和随笔却相对清新、生动、独特,充溢着浓郁的诗意、密集的意象和瑰丽的想像力,文笔也极具美感,读起来饶有兴味。
作者简介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 875一1926),不仅是伟大的现代派诗人,而且是一名重要的散文家。由于他的诗人光辉相对强大,长期以来他作为散文家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但随着他的声名的广泛传播,他的散文的品位和价值也逐渐引起读者的重视。
编辑推荐 《里尔克散文》收录了里尔克最重要的散文和随笔,其中既有美术和文学评论,也有书评、随笔及部分书简。
目录 论奥古斯特·罗丹
第一部分1902年
第二部分1907年
论“山水”
有关寂寞者的断片
后方
有关物之韵律的笔记
关于艺术
艺术手记
印象派艺术家
独白的价值
莫里斯·梅特林克
《沃尔普斯维德》导言
海因里希·弗格勒
俄罗斯艺术
马克斯·布隆斯《阳春》
孩子的世纪
Samskola
一次晨祷
致一位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选二)
第一封信
第八封信
致露·安德烈亚斯一莎乐美书简
亲爱的上帝的故事
引子:上帝之手的童话
陌生人
亲爱的上帝为什么要让世上有穷人
背叛行径是如何来到俄罗斯的
老季莫费是怎样唱着歌辞世的
正义之歌
威尼斯犹太人居住区的一幕
关于一个聆听石头的人
顶针是怎么成为亲爱的上帝的
一个关于死神的童话以及一段奇怪的附言
一个源于迫切需求的协会
乞丐和高傲的女孩儿
一个讲给黑暗听的故事
……
序言 如果说,十九世纪以前的奥地利文学在整个德语文学中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二十世纪以来它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了!不仅像卡夫卡、穆齐尔在西方现代小说中的突出地位已为世界公认,而且诗歌中的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也是世界瞩目的大诗人。而在我国,诗人里尔克一如小说家卡夫卡在文坛都已家喻户晓。
但里尔克不仅是诗人,而且是一名重要的散文家。他的这一身份长期以来由于他的诗人光辉相对强大,因而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但随着他的声名的广泛传播,他的散文的品位和价值也逐渐引起读者的重视。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Reiner:Maria Rilke,1875-1926)是卡夫卡的同时代人,而且还是卡夫卡的同乡--都生长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这个帝国不但政治上保守,而且与沙皇俄国和普鲁士结成联盟,以对抗欧洲的进步潮流,社会上则保留着诸多的封建宗法制度的遗风。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气氛与欧洲的时代潮流极不谐调,对青年人,特别是已经呼吸到时代新鲜空气的青年人造成压抑感,所谓“代沟”的生成便是这一社会现象的具体反映。难怪,就像卡夫卡与他的父亲的关系那样,里尔克也感觉到每次与母亲见面“就觉得自己从小就被她驱赶,我内心深深地恐惧。”以致造成他“遗传下来的脆弱和不成熟。”当他第一次读到陀思妥也夫斯基《死屋手记》时更感慨地声称:“我感到自己从十岁起就饱尝了巴格诺的所有恐怖和绝望。”
文摘 1902年“作家的影响通过语言……雕塑家通过行动。”
--蓬波尼乌斯·多利库斯:
《论雕塑》(约1504年)“英雄人物是坚定地处于中心地位的人。”
--爱默生
罗丹得到他的荣誉之前是寂寞的。一旦荣誉到来也许会使他更加寂寞。因为荣誉归根结底只是围绕着一个新的名字聚集起来的一切误解的化身。
围绕罗丹产生的误解是非常多的,澄清这些误解,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这也是没有必要的;这些误解是关于名字的,而不是关于事业的,而这事业远远超出了名字的声望和局限,成了无名的,如同一片平原是无名的,或者如同一片大海,只在地图上,在书籍里和人们的心目中有一个名称,而实际上只是辽阔、运动和深沉。
这里所说的这种事业已经生长了许多年,每天都在生长,像一片森林一般,时刻不停。人们彳尚徉在他的上千件作品当中,为这事业所包含的丰富创造与发明所倾倒,人们不由自主地寻找双手,这个世界就是从这双手里产生出来的。人们记起人的双手是多么渺小,它们疲倦得多么迅速,供它们活动的时间是多么稀少。人们要求看看这双手,它们生活过,像上百双手那样,像一群有着双手的民众那样,他们在日出之前便起床踏上了这项事业的遥远道路。人们询问驾驭这双手的人。这人是谁?
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的生活是一种不容叙述的人的生活。这生活已经开始了,它在进行着,并将深深地进行到老年,对于我们来说,这种生活仿佛在数百年之前就已经消逝了。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它似乎有过一个童年,随便什么样的童年,一个贫穷的、昏暗的、寻觅的和彷徨的童年。它或许还在经历着这样的童年,因为圣奥古斯丁①曾经说过,它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它或许具有一切自己的过去的时光,期待的时光和孤寂的时光,怀疑的时光和漫长的困顿时光,这是一种既无所丢失,亦无所遗忘的生活,这是一种精力高度集中的生活,因为它消逝了。或许是这样吧,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但是我们确信,只有从这样的生活里才能产生如此丰富和充盈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生活里,一切都是共时的、清醒的,没有什么是过时的,才能永葆青春,永远保持强大,不断达到崇高的成就,将来或许有那么一天,人们为这种生活虚构它的故事、它的情节、它的插曲和细节。它们是会虚构出来的。人们将要从一个孩子说起,他常常忘记吃饭,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用一把钝刀子在小木头上雕刻物件似乎更重要,人们将给这年轻人的青年时代随便安排一次邂逅,这邂逅包含未来伟大的希望,包含那些后来的预言,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