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63376798/9787563376797 ·条形码:9787563376797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许倬云问学记 |
|
|
|
许倬云问学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63376798/9787563376797
·条形码:97875633767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许倬云作品系列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许倬云问学记》情理两浓地抒写了他独特的人生之旅与成功的问学之路:一个天生残疾的孩子怎样在家庭、亲人、良师、至友的关怀与引领下,踏上从知识到智慧执著追寻的漫漫艰难路并获得成功。
20世纪乱世的流亡生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藏书丰富和兴趣广泛的父亲,慈祥而坚强的母亲,手脚严重的疾患,这一切都降临在许倬云身上,并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之门。
严耕望、钱宾四、李济之、沈刚伯,杨庆堃、张光直等恩师挚友的陪伴和引领,使得他又极其幸运地走上治学之路。
一个有情有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超脱通透的许倬云先生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求古编》《寻路集》《万古江河》等。
编辑推荐 浓情厚意追忆尊师挚友,轶事趣闻凸显学问人生!《许倬云观世变》浓缩勾勒了许倬云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五十多年治史形成的“史学观”,《许倬云问学记》则情理两浓地抒写了他独特的人生之旅与成功的问学之路。
相信两书问世会受到广大读者关注,更希望年轻朋友们像许倬云先生这样为自己谱写“从知识到智慧不懈追寻”的人生新曲!
——三联资深编辑许医农
史学通入许倬云,自述求学之路,追忆师友风范,从中折射出两代人的学问人生,更为今日读者指明。
身残志坚皆性情人生尊师挚友乃博雅君子
我生而残疾,不良于行。抗战期间,不能跋涉山路,以至未能入学。自从学习认字,有一段岁月都是在家摸索。先君性喜史地,我从他的书架上取读书刊,也熏染了我对史地的兴趣。抗战胜利,返故邑无锡,才第一次入学读书。无锡学风,自东林以来,即重实学,不尚文采。辅仁中学的老师,学养之深厚,不输上庠教席,于文史舆地,每在课本以外,多所发挥。于是,在老师们诱引之下,我也向往于三顾(顾炎武、顾祖禹、顾栋高)之学。
目录 序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
心路历程
回顾心路历程
我的学思历程
并不特殊的读书生活
南港述旧
有情的空间
容异与存疑
磨镜者言——《历史分光镜》序
人鼠之间——试论文化保守主义
湖上偶感
眼前景与心中景
从诗里读出的历史感怀
雨窗闲话
素心五愿
刹那与永恒
良史与君子
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先生
论学不因生死隔——纪念考古学家张光直
李济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
师恩永念——沈刚伯师周年祭
钱宾四先生的学术生命
自由思想与志节
杨庆堃先生的治学生涯
怀念沈宗瀚先生
哭两位董先生
追念王雪艇先生
忆王小波
从知识到智慧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
知识分子的宗教
人文与科学之间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另一类考古学
若干类学科的观念
研究与教学者的职业规范
成长的意义——答一位未见面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目标
人生价值的探讨:不同文化对人类追求人生价值的影响
推动历史的因素
未来世界与儒家
附录
倚杖听江声·自序
汀渚候潮汐·自序
江心现明月·自序
编后记
……
序言 这两本文集(《许倬云问学记》和《许倬云观世变》),都是从台湾三民书局江水系列六册中挑选若干篇,由许医农女士领衔编辑为独立的两本选集。她们将许多刊出时间不同的文章排列为几个系统,又分别纳入“问学记”与“观世变”两个大标题之下,其用心之处,十分感激!这些文章,在撰写时,均各有其背景;然而,一个人的思想理念,总会有相当的一致性。因此,两书数十篇芜文,合而观之,还是可以互相补足!
最近反省自己一辈子的学术研究,渐渐悟出一些线索:我其实是做了一辈子的“旁观者”,常常不能亲身参预其中,却学会了设身处地,以体会领略的习惯。
我终身残疾,自从有了记忆,似乎总是坐在旁边,看到孩子跳跃奔跑,却不能加入游戏;但也为他们的成功而喜悦,为他们的失误而扼腕。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断旁观。在湖北的农村,曾见过农夫的耕耘,看过灰黄的泥土,在渠水灌溉后成为润湿的沃土。曾见过黄骠幼驹,在阉割为骟马时,挣脱束缚,狂奔跳跃,终究失血而死。曾在辅仁中学,甚至改了性情,也旁观男女同学之间爱情的悲喜剧。
文摘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
似乎每一个小学生都可能在四年级时碰到这一个题目,似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还觉得这是最可写的题目之一。不过这一个题目并不是容易写的,因为这对于执笔人具有无限温馨的题材,往往对别人却无非是些平凡小事。我在这里又挑上这一个题目来写一些琐碎的事,并不因为我妄想能突破这一难以避免的景况,只是因为这些别人心目中的小事,在我的生命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一般的传记笔法说,娘没有什么值得记下的事件,仔细算算她的过去,她似乎根本没有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就是爹和我们兄弟姊妹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哪一位“立志”为别人服务的圣哲贤人曾经做到同样的地步。
娘是典型的中国妇女,讲究把感情深藏,但是我们尽可从她平凡的日常举止中觉察到她对子女的挚爱,无须乎用洋人的办法把感情流露尽致。然而,在危难时,她能有超越体力可能的行动,使人惊讶她究竟有多少潜能可以为了子女而发挥出来。
我们——我的孪生弟与我——是她最小的孩子,因此我们对她早年的生活及兄姊们的遭遇都只能得之长辈及兄姊们的口述。至少在我们懂事以后,我很少见娘有安乐的日子。在战时,她经常要携带着大小十余口奔波各地——往往由她一个人主持全局,爹多半时候留在相当接近前线的地方。一切似乎有了公式:我们在接近前线的地方与爹同住;日本人发动秋季攻势了,我们几个较幼的兄弟姊妹由娘率领着向安全地带撤退:日本人退了,我们又由娘率领着去找爹,迁回他的任所。抗战时期的交通情况之糟是众所周知的,每隔一两年举行一次大迁徙,她的艰苦就可想见了。
有一回,我们又撤退了,在一艘长江轮船的边上,我们搭了一只小木划转驳上大船,日本飞机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啸着扫射甲板上的平民及四周蚁附着的小划子。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江风中披散了头发,把小孩一个个由小划子推进大船的船舱。大船正在行驶,小划子和大船之间唯一的联系只是一杆竹篙,她那时大概只想着把子女送到比较安全的大船上。她刚登轮,竟发现凌弟不见了,即刻又冲进人群,船头船尾寻找,把哭泣着的弟弟从另一层甲板找回来。大家坐定了,她又找来一壶开水,让每个人都喝一口,但是她自己竟没有分到一些余润。
万县的住处遭了炸弹,我们全家迁移到郊外山上的董家岩。全家安顿在半座茅屋里。下雨时,全屋只有一个角落是干燥的,她把小孩和祖母安置在干燥的地方睡,我还记得电光中只有她兀坐在床沿上。
表面上看去,她似乎不大过问我们的功课,也
……
后记 《观世变》与《问学记》两书是从台湾三民书局版江水系列六册中挑选出70篇文章,分别组合而成。如果说《观世变》浓缩勾勒了许倬云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五十多年治史形成的“史学观”,《问学记》则情理两浓地抒写了他独特的人生之旅与成功的问学之路:一个天生残疾的孩子怎样在家庭、亲人、良师、至友的关怀与引领下,踏上从知识到智慧执著追寻的漫漫艰难路并获得成功。
2007年许倬云先生在北大史学论坛上回答“历史是什么?为何要有历史学?”提问时,他曾这样表述:“历史是过往的人与事的经历和掌故……任何一国、一朝、一代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些枝节与片段。时序上,每一片段有前边无数的‘因’和后边无穷的 ‘果’;空间上,每一件史实都因前后左右无数牵绊与关联而难以一刀两断。因此,厘清人类经历错综复杂的时空关系就是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使命。”这也注定了许先生毕生治学的强烈体验:历史学是一个永远聚讼纷繁的难题;史学家们摆脱不了“命运”的两途:悲观地说,没有永远不能更改的定论;乐观地说,永远有推陈出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