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唐代诗文选

2010-03-17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60956084 ·条形码:97875609560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唐代诗文选 去商家看看
唐代诗文选 去商家看看

 唐代诗文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60956084
·条形码:97875609560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唐代诗文选》内容简介:文学选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入选作品彰显选家的理论主张。《唐代诗文选》选录唐代散文46篇,唐代诗歌600余首。目的是通过唐代文学的变迁,窥测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唐代文学本体观念以及创作风尚的演变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三种形态:初盛唐时期崇尚原道的文学观,注重铺陈刻画,流行形式主义批评;盛中唐时期崇尚言志的文学观,注重即事抒论,流行社会文化批评;中晚唐时期崇尚缘情的文学观,注重内在情性的发抒,流行心理审美批评。文学本体观念的演变决定了创作风尚的变迁,唐代文学的进程,非常经典地演绎了文学革命的结构。
编辑推荐 《唐代诗文选》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唐代文学本体观念的演变与唐代文学风尚的变迁(代前言)
唐代散文选
十渐疏
滕王阁诗序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史通·叙事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姚文贞公神道碑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右溪记
奉天改元大赦制
原道
原性
原毁
原人
原鬼
师说
进学解
杂说四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穷文
蓝田县丞厅壁记
石鼎联句诗序
祭十二郎文
与李翰林建书
种树郭橐驼传
蝜蝂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鳃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与元九书
韩公行状
吉州刺史厅壁记
乐府古题序
莺莺传
文章论
阿房宫赋
上昭义刘司徒书
祭小侄女寄寄文
大明宫赋
招野龙对
野庙碑并诗
读司马法
英雄之言
花间集序

唐代诗歌选
咏物寄兴

咏萤
咏雪应诏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明冰篇
古剑篇
在狱咏蝉
春江花月夜
感遇诗·兰若生春夏
感遇·兰叶春葳蕤
咏燕
咏柳
红牡丹
相思
房兵曹胡马诗
画鹰
孤雁
枯棕

春夜喜雨
牡丹
画蝉
新蝉
戏题牡丹
驽骥
赏牡丹
赋得古原草送别
池鹤八绝句·乌赠鹤
池鹤八绝句·鹤答乌
禽虫十二章
缭绫
病蝉
锦瑟
流莺

鹭鸶
鹧鸪
牡丹
白鸥诗并序
奉和鲁望白鸥诗
喜鹊
官仓鼠
鹭鸶

鹦鹉
咏香
牡丹二首

山水风光
入朝洛堤步月
山中
泥溪
早行
羁卧山中
度荆门望楚
夜宿七盘岭
度大庾岭
江亭晚望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山行留客
扬子江楼
次北固山下
登鹳雀楼
宿建德江
夜归鹿门歌
秋登万山寄张五
题义公禅房
皇甫岳云溪杂题
鸟鸣硐
莲花坞
鸬鹚堰
辋川集并序
华子冈
文杏馆
斤竹岭
鹿柴
木兰柴
临湖亭
欹湖
……
后记
……
序言 《新唐书·文艺传序》:“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缔句绘章,揣合低印,故王、杨为之伯;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则燕、许擅其宗;是时唐兴已百年,诸儒争自名家,大历、贞元间,美才辈出,擩哜道真,涵泳圣涯,于是韩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轹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新唐书》对唐代文风演变的描述,基本上能够切合唐代文坛的实际状况,但对导致这一演变的内在原因,则语焉不详。本文认为:文坛风气转变的内因,在于文学思想的变迁;而文学思想的系统演变,则取决于文学本体观念的更新。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曾经将科学革命的动因归结于范式的更新。本文认为,在文学理论范畴系统中,处于范式地位的正是文学本体观念。范式的更新,必然导致系统的转换。具体说来,文学思潮的变迁,必然牵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乃至题材、体制、风格以及批评理论的变迁,唐代文风演变的真正动因实在于此。
范式的更新为系统的转换提供了动因,但并不意味着系统转换的最后完成。科恩《科学中的革命》曾经将科学革命的过程区分为四个阶段:私下或单独进行的思想革命,记录或记述新的规律或发现,在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中流传这些思想,将这些思想成就进行公开交流。而最终赢得科学工作者的普遍接受(改宗),才是“从理论革命到科学革命转化的标志”。持此以观照唐代文学创作风尚的变迁,可以认为:个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的过程,也就是文学革命的过程;而权威性的文学选本对这一创作风尚的确认,应该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文摘 唐代散文选
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钜鹿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县西)人,迁居相州内黄县(今属河南)。年少时出家为道士,隋末天下动乱,魏征进献十条密计给李密,未能被李密采纳。后随李密归唐,任秘书丞。又劝说李绩归唐,后来担任太子李建成的洗马,曾劝太子除掉秦王李世民,太子未能采纳。到秦王杀太子之后,又任命他为詹事主簿。李世民登基,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历官尚书右丞、秘书监、检校侍中,进爵郡公。贞观七年(633),为侍中,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再拜特进,知门下省事。拜太子太师,贞观十七年(643)卒,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魏征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不传。《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唐高宗时王方庆编《魏郑公谏录》五卷,元代翟思忠编《魏郑公谏续录》二卷。明代彭年又补一卷,今有传本。
十渐疏
【题解】
本篇作于贞观十三年(639),《通鉴》系于五月。《贞观政要》卷十:“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近岁颇好奢纵,乃上书谏。”据《旧唐书·太宗纪》,此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三月,有星孛于毕昴。四月,云阳石燃。同月,突厥阿史那结社尔叛袭御营。又自去冬至夏五月不雨。在这一系列天灾人祸的警戒下,魏征上此书,劝谏太宗克终俭约之志,以应天顺人。文章分十个部分,对比太宗贞观初年励精图治的政绩和今天日渐骄奢的种种表现,直言无忌,惊心动魄。篇末以社稷安危、国家治乱为重,以谏动太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据《贞观政要》记栽,此疏进上后:“太宗谓征日:‘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公作朕耳目股肱,常论思献纳。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理强辞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录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乃赐征黄金十斤,厩马二疋。”这样的结果,固然由于太宗能够善纳谏言,同时也说明这篇谏疏本身撼人心灵的力量。太宗评价本篇“理强词直”,是十分恰当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