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020045898/9787020045891 ·条形码:978702004589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
|
|
|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020045898/9787020045891
·条形码:97870200458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末代皇帝系列
内容简介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高潮迭起的故事,成功续补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皇帝—傀儡—囚徒—战犯—公民,如此传奇的人生除了末代皇帝溥仪世上再无二例。时代风云与个体命运交织,历史沧桑与人性变迁缠绕。
作者简介 贾英华,五十年代出生于北京。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晚清史研究学者。多年来先后采访数百人,搜集末代皇帝及晚清宫廷人物史料数以千万字计。先后著有《末代皇帝的后半生》(获中国图书金钥匙奖)、《末代皇弟溥杰传》(评为全球华人读物美国地区十大畅销书)、《末代太监孙耀庭传》(出版英文版并节译15种外文)、《末代皇帝立嗣纪实》(评为北京第二届图书节畅销书)、《末代皇帝最后一次婚姻解密》等。以上图书出版后,畅销国内外,部分作品出版日文和港台版,并受到国内外数百家权威媒体评介。 他曾捉刀为末代皇帝溥仪题写墓志,为末代太监孙耀庭撰题碑文,书法作品曾入选《中国首届当代名人名作展》、《当代名家书画展》等。
编辑推荐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是贾英华编著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新生
一 告别抚顺
二 骨肉团聚
三 史妹沧桑
四 正式公民
第二章 起点
一 铭心教诲
二 崇内旅馆
三 一段被掩盖的历史
四 参观首都
五 斥诫
第三章 北京植物园
一 温暖
二 新环境
三 面对死角
四 园艺劳动
五 同事之间
六 尊严
第四章 今是昨非
一 重逢“旧雨”
二 与供奉“圣龛”者
三 今昔“戏子”观
四 拥抱仇人
五 真正获得人格
第五章 风波
一 “王母娘娘”
二 阋墙化鹊桥
三 浩归来前后
四 弟媳母女
五 转变
第六章 走上工作岗位
一 初到政协
二 文史专员
三 竞赛伙伴
四 与毛泽东共餐
五 全国政协委员
六 回答世界
第七章 重建家庭
一 旧日姻缘
二 岂能长此孤家寡人
三 恋爱
四 新婚
五 婚后家庭
六 邻里
七 夫妻之间
第八章 撰写奇书
一 缘起
二 香山三月
三 重识故我
四 皇苑重游觅旧踪
五 复原历史原貌
六 定稿前后
七 反响
第九章 普通公民的生活
一 江南春早
二 西北之行
三 朋友
四 重结佛缘
五公民的骄傲
六 历史性握手
七 情暖身心
八 与普通农民的友谊
第十章 浩劫中
一 狂澜乍起
二 劫难
三 家族厄运
四 迷惘
五 长春“檄文”
六 遗憾的冲突
七 最后的日子里
八 逝世
最后一章
后记
附录:
关于贾英华著《末代皇帝的后半生》著作权
纠纷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
序言 贾英华同志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历经沧桑,终于问世了。对于它的问世,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话。
众所周知,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百花盛开的园地中,忽然兴起了一股“皇帝热”,继而又扩散为“皇族热”。在书摊上,末代皇帝尚未辞位,“皇父”、“皇叔”、“皇弟”、“皇妃”、“御妹”、“公主”……便相继登堂,接着有关的什么“传记”、“轶事”、“自述”等等,也纷至沓来。
对这类作品的出现,我为其中向读者提供了不少史料而喜悅,同时也不无遗憾地感到不安。我的不安,还不在于冯牧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的,严肃文学受到商业文学的冲击,读者减少,阵地受到严重蚕食,而在于某些“皇”字头的作品给读者造成的混乱。而且这类很难说是绘史纪实的作品,又是借“史料”、“纪实”(甚至借助于权威的题签)之名出现的,使人真伪难辨。
诚然,写作中如果调查失实,甄别失当,因此造成史料不实,也在所难免。但如事后作了更正,也能得到读者的谅解。我就有过教训,写过一篇关于溥仪后半生的采访散记(即《从一个人看一项伟大的工程》,刊于一九八零年《啄木鸟》创刊号)。
文摘 第一章 新生
一 告别抚顺
汽笛长鸣,震吼在万籁俱寂的雪野,车灯像两道闪电,疾速劈开淡淡的夜幕。风驰电掣的京沈第十二次特快列车,奔驶在一望无垠的东北平原上。
窗外,寒星悬挂天边,不时眨着眼,似乎好奇地凝视着车厢内几位尚未安眠的特殊旅客。车后,留下的仿佛是条被甩掉的而且愈来愈渺远的黑影。笔直的铁轨飞速地向前延伸,皎洁的月光照在上面,反射出与雪色不同的耀眼白光。列车,正在奔向黎明的北京。
或许,洞悉内情之人会说,这是一辆时代的列车,正飞越历史的跨度,追赶那逝去的光阴。自然,这只是指众多旅客当中的几位。他们显得与众不同,既不像年轻人那么活跃,也不似老年人惯有的那种安宁的神态。这些人穿着令人扎眼的清一色服装,里面三新的蓝棉衣和棉裤,充服呢面的新棉鞋,连棉帽也一个样式。虽然,他们身下是卧席,却很少躺下休息,总爱趴往窗口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浏览车外疾掠而过的景物。渐渐,夜深了。也许,他们在白雪皑皑的夜色中看不太清什么,却时常回眸注视着远处斑斑点点摇曳的灯光。尽管他们大多已年逾半百,脸上仍透出近乎青年人才有的兴奋而喜悦的神情。看得出,那是一种对新的生活的渴望!
其中,一个戴着黄框眼镜、身材颀长的人,尤为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忽而两手托腮,静静地思考着,忽而又掏出钢笔刷刷地在纸上写着什么。这位年过五旬的特殊旅客,就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这些久久难以入睡之人,除了陪同他们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干部李福生以外,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和最高人民法院通知,首批特赦的国民党和伪满洲国人员。他们乘坐着这列“特快”,将从抚顺返回各自阔别已久的家乡。
“近乡情更怯”。一路上,溥仪有说有笑,眉飞色舞。然而,离北京愈近,他却愈发变得心情凝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忽然,他抬起双眼,巡视着即将分别的四名伙伴,像要在他们饱经沧桑而又欢快的脸上寻觅出自己的未来。距他相坐不远的叫郭文林,是原伪满第十军区中将司令。那位嘴里爱哼哼两口京剧的山东人叫赵金鹏,是原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上校参谋,他年岁不甚老,牙齿倒过早地脱落了,那满口泛光的金牙,就是在管理所内镶的。贺敏,原国民党一个铁路局的处长,与坐在溥仪身边的老孟同是国民党战犯北京组的组长。他靠在被上,与旅伴悄声交谈着,他打算先到天津看望儿子,然后赴湘与久别的妻子团聚。说到这儿,他冲溥仪和老孟努嘴一笑。
那个与溥仪邻铺的老孟,叫孟昭楹,是一
……
后记 自从《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出版以来,迄今已有十五六个年头了。忆及往事,百感交集这个词已不能表达我的全部感慨。这部书出版前后的真实故事,若写成书,或许要比“后半生”这部书厚许多。其间的经历,以“一波三折”来形容似乎已远远不够了。
早在一九八九年,在这部书初版的后记中,我写的第一句话是“十年磨一剑”。这不是形容词,而是一句实话。这句老话,在时光疾驰的信息时代,似乎已有了迂缓的味道。然而,以鄙人愚顽之力涂成拙著,却实在熬耗了至少十载光阴。其间的酸甜苦辣,惟我自知。
说起来,也倒有趣。“浩劫”始临那年,我只是个毛孩子。偶然的一个机会,我与小伙伴儿鬼使神差地溜达到一个红卫兵司令部。初次见到了也许是“抄”来的溥仪那部《我的前半生》,立即被传奇般的内容所深深吸引。尔后才知,那个地点距溥仪的住宅不过几箭之地。记得,当年我十四岁,那天是个零飘碎雪的傍晚。终于,我辗转借到了此书,躺在床上一气粗粗读毕,已是启明星高悬的破晓了。
溥仪的后半生究竟如何?我开始产生了兴趣,但仅仅是兴趣而已。直至又过了十来年后,由于一个偶然的契机,我才萌发了续写一部“后半生”的念头。
蓦然回首往日,才知,当时这个念头对于我一个二十多岁且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来说,不仅意味着要付出难以预料的多年心血,也将领略从未体验的世态炎凉。
应该说,此书撰写的缘起,源于人民出版社《人物》杂志两位女编辑的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