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春秋时代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晴
利与义的交迭,织出春秋,这首霸气的诗。
——题记
春秋,这个登上历史舞台的台词,是神秘而又真实的。利与义的冲突,在这里,却是那么理所应当。
曾几何时,读及春秋一词,总联想到这样的景象:各大小诸侯国愿听从周天子,老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虽有几次战乱,也颇有一丝霸气。君主间更以“义”字当头,诸如“退避三舍”、“烛之武退秦师”等等感人之事。可当你逐渐拨开历史的天空上的层层云雾时,一个个真实的“义举”呈现在你眼前。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义”字已荡然无存,只有被“义”所蒙蔽的“利”,才是君主内心的渴望。“利”、“义”两个本就冲突的字眼,在此时的历史间显得那么融洽。晋文公之所以“退避三舍”,是怕无信冲淡了他在诸侯中的好印象,妨碍他的霸业;烛之武能够劝退秦师,不因义,是因说中了秦公心中最薄弱的一个“利”字;曹沫之所以能要回失去的土地,正因齐桓公看似为义,实则为利的心理……历史本就残酷,我不得不去接受这些冰冷的现实。
当然,在春秋中也有以仁义过了头的宋襄公。春秋那会,打仗还要讲点礼节。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维护国家主权,保护黎明百姓的机会,等待强大的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不过,他的仁义举动显然并没能感动他的对手,结果大败,宋国血流成河。自己却推说为“不鼓不成列”,那他对万千黎明百姓尽到他口中的“义”了吗?所以,史学家们不得不在他头上扣上一顶“霸主”的帽子,以安慰他那个应内疚而又可怜的灵魂。
历史将一切安排的如此巧合,也给了他们选择“义”与“利”的权力,但他们却将“义”敷衍在“利”字之上。
几千年后的今日,我独坐窗边写出对几千年前的愤慨,以及我眼中的春秋时代——一个利与义互不冲突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