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分享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近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主人公雷夫老师是一个和学生共同为自己的课堂负责任的人,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
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是一间坐落在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又小又破,为四周来自贫民窟的学生提供教育的场所。在这里,他和他的学生一起疯狂的成长。阅读以后,启迪、感慨很多。这里与大家分享几点感悟:
一、应该像雷夫老师那样关爱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书里面有个因自卑而“接受了自己永远不会出人头地的现实”的女孩,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她又一次因为设备故障的原因面临着失败的打击。雷夫老师为了让她“回家时脸上带着微笑”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于是自己忘我的投入到排除故障之中,竟然头发被烧掉还不知晓。等冲上来的学生用拳头往老师头上猛砸,美其名为“替老师灭火”时,教室里面充满学生们发自心灵的笑声,那笑声中一定有那个曾自卑的小女孩。正是在这样一个我们难以想象的课堂氛围里,师生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角色的平等、知识的平等,而是一种心灵和人格的对等了。
二、应该像雷夫老师那样转化“问题学生”
教师要精心呵护孩子“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我相信每一孩子都是想学好的,再调皮的学生,在他的心灵深处都是渴望成为一个好孩子的。以前我教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位让所有任科教师头疼不已的学生,上课坐不住,老是影响前后左右的同学学习;可是他也有安分的时候,每当他觉得自己表现不错的时候,就会跑到老师身边来问:“老师,我今天上课不错吧?”这时,我就会想到他也想学好呀!
平时我们常抱怨说,学生在上课时调皮,怕做作业,上课总爱做小动作……但我始终认为学生上课不愿听,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时候你会发现学生非常专注地看着你,那是因为你的话语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了。所以我们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学生。例如:在书中第四章《写作》里,雷夫老师把对孩子们的写作训练方法归结为四个步骤:语法、每周作文、每月读书心得、少年创作计划。平心而论,这样的方法毫无新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任何一个教了十年以上的语文老师都或多或少的用过这些方法,稍加解读就是我们作文训练中最常用的“语言的积累、周记、读书报告和每学期的作文集”,但神奇之处就在于雷夫老师能用大家都会的方法,教出我们教不出的成果,这个背后的神奇就是伟大了——因为雷夫老师身上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对教育精神的执着追求。
三、应该像雷夫老师那样真正了解每个学生
教师要真心地了解所有学生,首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学生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具有借鉴意义。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成功无捷径”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态度;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在他心情的调色盘里,即便是偶然会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将它涂抹成暖色。
读一本书能得到启迪,引发思考,这就是收获的开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们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