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开明的家长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中,都曾有意或无意地接受过父母的教育,现在又都在有意或无意地教育着自己的子女。无论是现行的学制或终身教育总体系统来说,家庭教育都毫不含糊地被视为是培养人的系列工程的起点和基础。曾有一位伟人这样说过:国家的未来,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里,还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里。一句话阐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前途乃至国家前途的重要影响。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就像是紧密相连、相互套着的两个环子,两个环子之间有多大程度的吻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成才。作为一个明智的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要做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开明的家长。围绕家庭教育,我想谈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每天给孩子一个希望
有一对年轻夫妇,由于忙着做买卖,孩子刚满周岁就送到姥姥家。7岁时才接回来上小学。可是在姥姥的娇惯下,孩子像一只顽皮的小猴子,上课坐不住,听课不认真,学习成绩极差。父母也打过,也骂过,都不管用。于是他们便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于是请教了专家,终于找到了症结。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尝试着用一种新的家教理念去教育孩子,培养自信给予希望。
夫妻俩做的第一件事是与老师进行沟通,达成默契。从此,父母的打骂没有了,老师的点名批评没有了。只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家长和老师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决不急于求成。在每次表扬后及时提出孩子稍做努力就能达到的新目标。让孩子每天“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么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进步了没有?”渐渐的孩子的毛病减少了,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自信心也越来越强。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终于赶上来了,并且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
希望是激发孩子上进的催化剂,是引发孩子兴趣的兴奋剂,是促进孩子飞向未来的推进器。每天给孩子一个希望,哪怕这个希望很小,它也会像星星之火一样,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燃烧起激情的烈焰,给孩子带来无比的快乐和不竭的动力,最终给孩子带来一个绚丽多彩的未来世界。
二、给孩子一个人生的支点
“品格胜于分数”。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只要他有学习兴趣,肯用功就够了。但对他的习惯养成,为人处世,道德养成不能马虎。生活中我常常教育孩子:一做人,二做事。人做不好,学问也难做好。而且我们夫妻也从不因善小而不为,因恶小而为之。我们相信“对小孩来说,范例的重要超过批评。”(法国 儒贝尔)
2008年初夏,由于老百姓在马路上打麦子,本来宽阔的马路变成了羊肠小道。儿子在过马路时被一辆摩托车刮倒了。人们拦住肇事者,叫我去处理。儿子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没事,叫人家走吧。”在场的人一阵惊叹。有人提醒我,要肇事者出钱,以防孩子以后有事。我试着问儿子:“咱要吗?”他说:“我没事,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尽管有很多人觉得我们傻,但我心里明白,我们——尤其是儿子,得到了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
我觉得在当今时代更应该注重让孩子具有人文精神。除了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传导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外,我还经常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不失时机地让孩子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学会宽容、礼让、仁爱。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慢慢变成了儿子自觉的行为习惯。今年儿子三岁半时,我和爱人带他去县城玩。在商场,一位老奶奶由于在电梯上没站稳跌倒了,随着电梯的移动,老人一直向下滚动,情况很危险。爱人见状箭步冲上去,扶起老人,谁知我儿子也跟着跑上去。事后我问他:“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也跟着跑过去?”他说:“我只想应该赶快把老奶奶扶起来。其他什么也没想。”直到现在,无论在学校还是公共汽车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只要遇到需要帮助且他能帮助的人,他都会主动给予帮助,从不跟人家打架。我们深感欣慰。因为宽容、仁爱在他心里生根了。正如老师给他的操行评语中写的“你大度而不缺乏刚强,宽容而明辨是非……”是啊,当今社会尽管物欲横流、私欲膨胀,而德始终是支撑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之灵魂,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支点。
三、给孩子的自尊心加一道保护网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不分老幼。作为父母应善于发现并加以珍惜孩子的自尊心。这里我想引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一对夫妇带着上五年级的大儿子和四岁的小儿子到森林里去。在一块盛开着铃兰花的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全家人都围坐在野蔷薇周围做自己的事情。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大儿子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很不理解哥哥和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小儿子说:“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啦?”小儿子朝蔷薇丛走去,他用雨衣的下部盖在蔷薇花上,然后自豪地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人了吧,妈妈?”妈妈告诉小儿子,他现在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小儿子虽小,但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弱小的人。这就是小孩子的自尊心。他的妈妈及时发现并加以保护,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自尊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忽视了这一点。有意无意的做了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傻事。如:孩子做了泥人给妈妈看,妈妈看都不看一眼就扔掉了;孩子学着电视上的歌手唱歌,父母说难听极了或怕邻居笑话而强迫“关闭”;更有甚者,不少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真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看人家某某家的孩子多好!”……父母的贬斥性评价,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干什么也不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因而就会变得胆小、畏惧、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此父母珍惜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在培养自强自立的孩子,就是在帮助孩子走向成功。要记住明朝王阳明曾说过的一句话:“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
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认为,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是对孩子的爱;有人认为不用孩子干活不让孩子受累,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为孩子包办一切,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甚至“错了不错”是对孩子的爱等等。然而,这恰恰是对孩子的极大不负责任,这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有形生命是小皇帝,无形生命是小奴隶”。俗语说得好:好帮好底纳好鞋,好爹好娘生好孩。父母爱孩子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但是,爱孩子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而绝不是只管一时的安逸与享乐。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不能只管“生”,还要管孩子的“长”——要使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应为孩子营造一个欢乐祥和、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其次,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流,以便深入了解孩子的需要,帮孩子找准人生的坐标,不断帮孩子鼓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父母要在各方面作好孩子的榜样,要处处以身作则,以孩子为镜子,时时反照一下自己的作为,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文明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自然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有这样两幅耐人寻味的画面:一幅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一位忙了一天的年轻母亲给病榻上的老母亲洗完脚正要休息的时候,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给这位年轻的母亲也端来了一盆水,并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妈妈,洗脚。” 另一幅画面是在影片《美丽的大脚》结束时:一个孩子对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师说道:“我奶奶不会死……因为我妈妈说我奶奶是老不死的。”同样年龄的两个孩子,同样稚嫩天真的话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似乎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引导他们的正是家长。
五、给孩子留下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以人为本,张扬个性,鼓励孩子发展是现代家长应该具备的教育理念。《现代家教》2002年第9期上曾刊登过韩仁钧先生写的一篇“偏才与‘文凭’的碰撞”的文章。文章介绍了韩先生的儿子韩寒成才的过程。其中有这样几句特别精彩的话:“给孩子留下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人格”“不唯文凭的学习也许更能排上用场”……作为一个家长能这样说并照着去做是多么可贵啊!应该看到,当今时代学习的世界复杂而宽广,孩子的目标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教育”,相反应该考虑如何在生命过程中提升人的价值。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与时俱进的育子理念。要了解并发展孩子的天性。莎士比亚说过: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是最聪明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必随大流追逐好学校、好老师,而要针对孩子的实际,选择好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式,确定好孩子发展的方向。像韩寒那样,没有进过大学校门而获得成功的奇才历史上并不少见。要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特别是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努力都会获得成功,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总之,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看到,孩子对新生活的感知和对新知识的求索已经走在我们前头了。他们所涉足的知识领域对于我们可能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只要我们教会了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并与孩子一路同行,最后定会像爱尔维修说的那样:“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让我们敞开胸怀,撇开陈旧的理念,去拥抱我们的孩子,拥抱我们的明天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