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那水·那桥·那墙·那楼 ,本文作者为何玮琳,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全文共计18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那水·那桥·那墙·那楼
何玮琳
有关介绍周庄的书,介绍这个有九百年历史的天下第一水乡古镇的资料太多,当我确实临行前,反而有点混乱了,它是否真的如书中网上所说,如我想像中一样美?据说想象总是会美化事物的,但愿我不是。
选了一个普通的日子,我急切而又不安的沿着商周高速奔赴那个梦魅的地方。一路上想着是否如余秋雨在《江南小镇》中描写那样——
穿镇而过的狭窄小道,一座座雕刻精巧的石桥,傍河而筑的居民,居民楼板地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皖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飞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坐在那里看着过望的船只。
周庄这个依偎在湖畔的小镇,不比近在咫尺的上海的都市繁华,不如镇江金山寺的历史悲壮,自成小镇成一统,别有一番化戾气为祥和的平静悠然,小桥流水、暮鼓晨钟、垂杨拂柳、丝弦赏月,抛开杂念或可享受一番难得的清柔。
一、 桥中桥
沿着不甚平整的水磨石砖路前行,砖面的磨滑已踩出了历史的痕迹。累了,坐在路边的石护栏上歇息,好像听到了二十四桥的玉人吹箫,回头,面前是一座很精致的石拱桥,一头接着屋墙一头连着小路,桥洞只容两只一米多宽的木船并肩而过,不时发出轻撞的声响,低头从桥洞中望去,两侧柳条垂吊,不远处又出现一座完整的石桥,仿佛嵌在前一座桥的桥洞里。大概是水乡的双桥,富安桥的名气太大,这两座不知名的奇景石桥反而被冷落了,幸好,对于小镇的人来说,每一座桥在他们心目中都是那么珍贵,只要是水乡的就被一视同仁为捧在掌心的珍宝。
二、 虎伏山墙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沿水流绕镇而过,发现很只有二层楼高的青砖黑瓦房顶上四角都雕了一些不知名的神物,如龙似凤,麒麟,独角兽,仿佛盘踞,仿佛展翼,年代久远的砖房的白粉墙上已经出现了龟裂和剥落。多数砖房只是屋顶雕着神物,偶然发现一家破旧的 山墙上竟然栩栩如生的画着一只猛虎,从山中飞扑而下状,在“人”字屋尖的正下方,黄身黑纹的,虎头朝下,虎口大开,尾巴半翘着,气势逼人。曾听老人说过,画在山墙上的禽啊,兽啊之类的动物都是拿来驱妖辟邪的,小镇建于九百多年前,即使几翻修葺,这虎伏山墙的图画在斑驳的墙面上得留至今实属不易,且画工并非粗略之笔,再询问周庄的中年或年轻人,多数已不知其来历,只说是打出生时就见那虎已在墙上了,看四周油得雪白的山墙,我也可知这画也是周庄人刻意留传的了。古镇千年不衰莫非与其有关?
三、 三毛茶楼
我原是很少看三毛的书,只因一朋友说:“三毛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会让人沉迷,难以自拔。”我非定力强之人,害怕沉迷背后不知有什麽等着。但还是无意看到了她的《不死鸟》中有这麽一段文字,写道:“如果世上有他们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能将我取去,为我不肯。……因为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便有多长。”感动于她对生命的执着。抱着《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才发现她对生命的热爱并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心去描绘,但最后她还是自杀了,也许是对生命怀疑了?也许这是她表达对生命热爱的另一种方式?
三毛的故乡是浙江,89年她回家乡时去过周庄,被小桥流水和遍地油菜花深深感动,返台后,长期与古镇作家张寄寒保持着书信往来。寄寒先生曾邀三毛金秋十月回乡赏月品蟹,怎料几个月后得到的是三毛自杀的噩耗 ,为了纪念自己与三毛的友谊,在周庄开起了这家“三毛茶楼”,让喜欢三毛的人来这里寻觅三毛的踪迹。小小茶楼挂着很多三毛笑盈盈的照片,充盈着她的气息,还有许多留言册上汇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对她的寄语。在天有灵的她,能否听见?窗外小桥流水人家,杨柳依依,楼内品茶低语者的思绪都有一丝沉沉的悲凉。离现实很遥远了,这原本就是那个与众不同女人的世界。望着她垂肩的长发和一点点凄然的沧桑,脑中萦绕了挥之不去的旋律:“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想象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麽可以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细水长流,对于执着的热爱生命的她,也许这是纪念的最好的地方。
那水·那桥·那墙·那楼 何玮琳 19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com/zuowen/ 更多桥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com/zuowen/q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