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服务器 > 云计算 >

Hadoop-Datanode存储均衡有关问题

2013-10-10 
Hadoop--Datanode存储均衡问题今天通过jconsole监控Hadoop写数据,发现一个问题,datanode数据存储不均衡。环

Hadoop--Datanode存储均衡问题

  今天通过jconsole监控Hadoop写数据,发现一个问题,datanode数据存储不均衡。

  环境部署情况:我们多台服务器,其中4台server用来作为DataNode,并且其中3台部署了web应用,我们目前设置的复制参数为1。

  问题:没有部署web应用的Datanode节点处理的数据,与已经部署了web应用的Datanode节点数据写入量有很大差异?如图其中一个数据存储8G,另一个数据存储为70G。

  Hadoop-Datanode存储均衡有关问题

  Hadoop-Datanode存储均衡有关问题


  分析:

  从现象上分析,应该和web应用的部署有关,有关datenode是存储策略。

  从下面的内容分析,datanode存储在第3、4两步,datenode根据ND来决定存储,ND会返回给client一个datanode列表

  转:http://flyingdutchman.iteye.com/blog/1900536

        整个写流程如下:         第一步,客户端调用DistributedFileSystem的create()方法,开始创建新文件:DistributedFileSystem创建DFSOutputStream,产生一个RPC调用,让NameNode在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中创建这一新文件;         第二步,NameNode接收到用户的写文件的RPC请求后,谁偶先要执行各种检查,如客户是否有相关的创佳权限和该文件是否已存在等,检查都通过后才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并将操作记录到编辑日志,然后DistributedFileSystem会将DFSOutputStream对象包装在FSDataOutStream实例中,返回客户端;否则文件创建失败并且给客户端抛IOException。         第三步,客户端开始写文件:DFSOutputStream会将文件分割成packets数据包,然后将这些packets写到其内部的一个叫做data queue(数据队列)。data queue会向NameNode节点请求适合存储数据副本的DataNode节点的列表,然后这些DataNode之前生成一个Pipeline数据流管道,我们假设副本集参数被设置为3,那么这个数据流管道中就有三个DataNode节点。         第四步,首先DFSOutputStream会将packets向Pipeline数据流管道中的第一个DataNode节点写数据,第一个DataNode接收packets然后把packets写向Pipeline中的第二个节点,同理,第二个节点保存接收到的数据然后将数据写向Pipeline中的第三个DataNode节点。         第五步,DFSOutputStream内部同样维护另外一个内部的写数据确认队列——ack queue。当Pipeline中的第三个DataNode节点将packets成功保存后,该节点回向第二个DataNode返回一个确认数据写成功的信息,第二个DataNode接收到该确认信息后在当前节点数据写成功后也会向Pipeline中第一个DataNode节点发送一个确认数据写成功的信息,然后第一个节点在收到该信息后如果该节点的数据也写成功后,会将packets从ack queue中将数据删除。         在写数据的过程中,如果Pipeline数据流管道中的一个DataNode节点写失败了会发生什问题、需要做哪些内部处理呢?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就会执行一些操作:         首先,Pipeline数据流管道会被关闭,ack queue中的packets会被添加到data queue的前面以确保不会发生packets数据包的丢失;         接着,在正常的DataNode节点上的以保存好的block的ID版本会升级——这样发生故障的DataNode节点上的block数据会在节点恢复正常后被删除,失效节点也会被从Pipeline中删除;         最后,剩下的数据会被写入到Pipeline数据流管道中的其他两个节点中。         如果Pipeline中的多个节点在写数据是发生失败,那么只要写成功的block的数量达到dfs.replication.min(默认为1),那么就任务是写成功的,然后NameNode后通过一步的方式将block复制到其他节点,最后事数据副本达到dfs.replication参数配置的个数。         第六步,,完成写操作后,客户端调用close()关闭写操作,刷新数据;         第七步,,在数据刷新完后NameNode后关闭写操作流。到此,整个写操作完成。 

  根据步骤整理时序图:

  Hadoop-Datanode存储均衡有关问题


  因为我们目前配置只复制1份,也就是时序图中3 NN通过策略返回DN列表,在这个环节DN应该只会返回给Client一个DN。

  DN返回策略如下:转:http://blog.csdn.net/gaopeng0071/article/details/10342497

    第一个block副本放在和client所在的node里(如果client不在集群范围内,则这第一个node是随机选取的)。
    第二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一个节点不同的机架中的node中(随机选择)。 
    第三个副本似乎放置在与第一个副本所在节点同一机架的另一个节点上。
    如果还更多的副本就随机放在集群的node里。 

  我们只设置了1个副本,所以满足第一条所以在部署WEB应用的server上DN的负载与没有WEB应用的DN负载不均衡。


  总结:

  经以上分析,是由于NN选择DN的策略导致。

  第一个block副本放在和client所在的node里(如果client不在集群范围内,则这第一个node是随机选取的)。


附HDFS相关基础知识:

转:http://cloud.watchstor.com/storage-138445_2.htm

数据组织

1、数据块

兼容HDFS的应用都是处理大数据集合的。这些应用都是写数据一次,读却是一次到多次,并且读的速度要满足流式读。HDFS支持文件的write- once-read-many语义。一个典型的block大小是64MB,因而,文件总是按照64M切分成chunk,每个chunk存储于不同的 Datanode

2、步骤

某个客户端创建文件的请求其实并没有立即发给Namenode,事实上,HDFS客户端会将文件数据缓存到本地的一个临时文件。应用的写被透明地重定向到这个临时文件。当这个临时文件累积的数据超过一个block的大小(默认64M),客户端才会联系Namenode。Namenode将文件名插入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并且分配一个数据块给它,然后返回Datanode的标识符和目标数据块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本地临时文件flush到指定的 Datanode上。当文件关闭时,在临时文件中剩余的没有flush的数据也会传输到指定的Datanode,然后客户端告诉Namenode文件已经关闭。此时Namenode才将文件创建操作提交到持久存储。如果Namenode在文件关闭前挂了,该文件将丢失。

上述方法是对通过对HDFS上运行的目标应用认真考虑的结果。如果不采用客户端缓存,由于网络速度和网络堵塞会对吞估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3、流水线复制

当某个客户端向HDFS文件写数据的时候,一开始是写入本地临时文件,假设该文件的replication因子设置为3,那么客户端会从Namenode 获取一张Datanode列表来存放副本。然后客户端开始向第一个Datanode传输数据,第一个Datanode一小部分一小部分(4kb)地接收数据,将每个部分写入本地仓库,并且同时传输该部分到第二个Datanode节点。第二个Datanode也是这样,边收边传,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收,存储在本地仓库,同时传给第三个Datanode,第三个Datanode就仅仅是接收并存储了。这就是流水线式的复制。


数据复制

HDFS被设计成在一个大集群中可以跨机器地可靠地存储海量的文件。它将每个文件存储成block序列,除了最后一个block,所有的block都是同样的大小。文件的所有block为了容错都会被复制。每个文件的block大小和replication因子都是可配置的。Replication因子可以在文件创建的时候配置,以后也可以改变。HDFS中的文件是write-one,并且严格要求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writer。Namenode全权管理block的复制,它周期性地从集群中的每个Datanode接收心跳包和一个Blockreport。心跳包的接收表示该Datanode节点正常工作,而Blockreport包括了该Datanode上所有的block组成的列表。

1、副本的存放

副本的存放是HDFS可靠性和性能的关键。HDFS采用一种称为rack-aware的策略来改进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网络带宽的利用。这个策略实现的短期目标是验证在生产环境下的表现,观察它的行为,构建测试和研究的基础,以便实现更先进的策略。庞大的HDFS实例一般运行在多个机架的计算机形成的集群上,不同机架间的两台机器的通讯需要通过交换机,显然通常情况下,同一个机架内的两个节点间的带宽会比不同机架间的两台机器的带宽大。

通过一个称为Rack Awareness的过程,Namenode决定了每个Datanode所属的rack id。一个简单但没有优化的策略就是将副本存放在单独的机架上。这样可以防止整个机架(非副本存放)失效的情况,并且允许读数据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机架读取。这个简单策略设置可以将副本分布在集群中,有利于组件失败情况下的负载均衡。但是,这个简单策略加大了写的代价,因为一个写操作需要传输block到多个机架。

在大多数情况下,replication因子是3,HDFS的存放策略是将一个副本存放在本地机架上的节点,一个副本放在同一机架上的另一个节点,最后一个副本放在不同机架上的一个节点。机架的错误远远比节点的错误少,这个策略不会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三分之一的副本在一个节点上,三分之二在一个机架上,其他保存在剩下的机架中,这一策略改进了写的性能。

2、副本的选择

为了降低整体的带宽消耗和读延时,HDFS会尽量让reader读最近的副本。如果在reader的同一个机架上有一个副本,那么就读该副本。如果一个HDFS集群跨越多个数据中心,那么reader也将首先尝试读本地数据中心的副本。

3、SafeMode

Namenode启动后会进入一个称为SafeMode的特殊状态,处在这个状态的Namenode是不会进行数据块的复制的。Namenode从所有的 Datanode接收心跳包和Blockreport。Blockreport包括了某个Datanode所有的数据块列表。每个block都有指定的最小数目的副本。当Namenode检测确认某个Datanode的数据块副本的最小数目,那么该Datanode就会被认为是安全的;如果一定百分比(这个参数可配置)的数据块检测确认是安全的,那么Namenode将退出SafeMode状态,接下来它会确定还有哪些数据块的副本没有达到指定数目,并将这些block复制到其他Datanode。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