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Vs华为:不可避免的对决
思科与华为:一个是全球网络设备市场的龙头企业,长期占据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网络设备领域的霸主地位;一个是中国电信网络设备市场的领军厂商,近年在全球ICT市场崛起的生力军。两家公司在行业及市场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必然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
一、全球战略:双方对决的背景
思科及华为分别作为全球网络设备市场中传统优势阵营及新兴崛起队伍的典型代表,全球化发展战略是两者不二的选择。2012年思科全球市场营收461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5-7%,华为全球市场营收350亿美元,预计2013年增长10-12%。虽然双方营收相差100多亿美元,但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华为赶超思科只是时间问题。
战略路径殊途同归
思科以企业网络设备业务起家,华为以运营商网络设备业务为基础,虽然发展轨迹不同,但在目前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两家公司的最终用户群已经趋于一致。思科面向软件及服务方向转型的战略目标与华为实施云-管-端协同发展模式的实质类似,即面向用户及应用,构筑完整的网络生态系统。
思科战略调整:面向软件及服务转型
2012年12月,思科宣布了中期发展战略,计划加大对软件、服务和信息安全市场的投入,成为全球领先的IT公司,这是在路由器交换机核心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增长乏力的情形下做出的战略调整。
思科部分细分市场2012年营收及未来发展目标:
视频业务:8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6-9%
软件业务:6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15%
移动业务:3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14-17%
数据中心:1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20-26%
信息安全:1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5-7%
思科中国战略:加强本地研发及高层合作
在全球战略调整的同时,思科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也逐步完善。
研发机构战略布局
目前思科中国研发中心已经分别在上海、北京、杭州、苏州、合肥设立了组织机构,其研究方向涉及了思科五大专注领域,包括核心网络、协作、数据中心/虚拟化/云计算、视频和业务转型架构,并进一步深化思科与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以便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并拓宽资源范围,全力推动中国市场的发展。
政府层面高端合作
第一次为中国的某一城市大规模定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与重庆和成都签订备忘录,提供智能交通系统等智能化产品,推动两地的智慧城市发展;第一次与政府机构建立实验室合作项目:与原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立“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联合实验室”,从行业标准层面介入中国三网融合市场。
拓展多种合作方式
第一次收购中国公司:以4450万美元收购中国最早进入“三网融合”领域的公司——天地数码的机顶盒业务,为即将到来的“三网融合”时代提供本地设备和服务;2010年6月,思科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合作,试图突破中国“统一通信”市场。
自2007年宣布的对中国160亿美元战略投资计划以来,思科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持续不断: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教育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新的中国供应链体系、投资50家中国公司、成立针对创业公司与小型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新开250家思科网络学院、与重庆和成都的“智能城市”框架协议等等。
由此表明,思科已将中国定位为本土市场以外的主战场。
华为战略调整:“云-管-端”协同发展
随着近年全球运营商网络设备市场逐渐饱和,厂商竞争不断加剧,华为运营商业务的增长放缓,利润空间逐步缩小。2011年,曾经支撑华为保持十几年高速增长的运营商业务仅有3%的增速,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尽管占华为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还很小,但分别实现了57.1%和44.3%的增长,按照华为公司的规划,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将成为承载华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蓬勃兴起,为适应ICT行业发生的变化,华为于2011年作出战略调整,将业务范围由运营商网络拓展至企业网及消费者业务领域,并制定协同发展“云-管-端”的业务模式,提供大容量及智能化的信息管道、全系列智能终端以及新一代业务平台和应用。在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的同时,华为加强了渠道建设,形成了健全的合作伙伴体系,在企业网及消费者业务市场中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华为细分市场2012年营收及未来发展目标:
运营商业务255亿美元:电信管理服务的增长率超过30%
消费者业务77亿美元:未来五年内增长至300亿美元
企业网业务18亿美元:2015年达到150亿美元
华为海外战略:专利申请全球领先
华为海外市场的拓展,从周边国家地区,到中东及非洲欠发达地区,直至拉美和欧洲的全面挺进。历经近二十年发展,华为海外市场的收入从2000年的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30亿美元,占到整体收入的66%,海外市场依赖程度逐年提高。
目前,华为已经完成了技术跟随战术向自主创新主导的转变,整体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并加快了国际化进程。截至2011年底,华为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达47322件,授权23522件,其中国外专利10978件,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授权专利5415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10650件,专利申请数量居行业领先地位。
二、市场冲突:双方对决的舞台
按照华为的发展计划,2020年其全球收入将增至目前的三倍,达到1000亿美元,但若不能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华为实现该目标的难度显然很大;同时思科要想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必须在稳固美国本土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在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双方的目标似乎不可能同时实现。
用户群及产品线高度重叠
两家公司面对的用户领域及行业、细分产品线呈现高度重叠的情形。在华为推出数据通信产品之前,思科占据全球数据通信市场70%-90%的份额。在1999年华为推出数据产品后的一年内,华为在中国数据通信市场的占有率直逼思科,在美国的收入同比增长近70%。虽然思科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的霸主地位仍未动摇,但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却首次出现下滑。
2011年华为重返企业网市场,计划在三年内确立在国内的行业领导地位,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美元。华为的高调重返,给发展受阻的思科敲响了警钟,思科的净利润率已由五年前的27%降到了目前的10%,一些核心产品领域的份额已经从60%降至50%。
科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在金融行业,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及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全部采用思科设备,思科所占有的中国金融行业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自1994年进入中国,思科的网络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能源、教育各行业,中国市场为思科提供了3-4%的全球收入和30%的全球利润。虽然份额不大,但利润贡献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远景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对思科意义重大。
华为美国市场亟待突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区域市场,任何国际化的企业都希望进入这个市场,美国长期以来领导世界科技,美国高技术企业及其技术、产品和服务引领着世界市场。进入美国市场,是华为实现全球战略的最后一步。
2006至2011年,华为在美国市场的营收增长了36倍。2011年华为在美国市场收入达到13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4%,相对于同期美国庞大的电信市场规模,华为显然没有被美国主流市场接受。
新业务及区域争夺焦点
相对于路由器交换机等传统业务,2012年思科在包括数据中心,视频会议,网络安全等新兴业务市场的收入为90亿美元,占公司全部收入的近20%;同样,华为在智能视频,统一通讯与融合会议,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市场增速也远高于公司整体业务的增长水平。在企业网络设备市场,除了路由器交换机设备以外的新兴业务已成为双方共同的市场增长点,一定程度上决定双方竞争态势的走向。
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整体低迷的环境中,金砖国家的表现十分抢眼。与全球网络通信设备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趋势相反,金砖国家的市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正处于活跃期,思科及华为在该市场未来的发展,对双方全球的的竞争格局也将产生很大影响。
思科及华为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中的地位,注定了双方的对决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对决,更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