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子李殷康出身寒门,从暨南大学毕业后,借款1200元,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和同学一起在广东东莞创立公司,由软件开发起步,4年间历经风风雨雨,公司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金融危机让他始料不及,幸亏他看到了危机中的“机”。
实习激发创业梦
李殷康在暨南大学求学4年,每年暑期回香港看望父母后,就立即赶回学校,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
大三时,李殷康申请到一家企业的苏州生产基地实习了一段时间,回来与同宿舍好友邱栋铭商量毕业后的去向。邱是潮州人,软件开发技术不错,两人都想到了创业。创业需要本钱,但他们当时没有本钱。毕业后,两人同在广州一家IT公司做业务员。
当时,李殷康与邱栋铭经常被公司派到东莞服务客户。“我们在东莞联系了200多家客户。”李殷康说,“有一次,我们对一个关系不错的客户说,如果我们自己开发出同类产品,希望他们能支持一把,没想到客户一口答应了。就这样,我们开始着手自己创业。”
创业初期“困”惑多
半年的打工生涯,李殷康并没攒下多少钱,也不好意思向已经退休的父母要钱。他向广州的同学借了1200元,与邱栋铭到东莞租房创业。
邱栋铭的父母经过商量,不太赞成他创业,给了他几万元。2003年香港人在东莞注册公司的门槛较高,李殷康和邱栋铭商量后,找到一位家在东莞的远房表哥,以他的名义注册了东莞骏天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我除了1200元现金之外,以技术入股,不拿工资,年终按实际利润分成。”李殷康介绍说。回忆起创业之初的那段日子,李殷康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困”字,因为软件从开发到成熟,需要不断改进,他们经常通宵加班,有一次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完成后立即送给客户试用。
“当时走路都想睡觉,真是太困了。有一次,为解决一家塑料厂软件设计问题,邱栋铭和我待到晚上10点多才从工厂出来,在一片漆黑中摸出了工业区,凌晨1点多才回到家,第二天8点之前必须起床。那段日子我们的体重都减少了四五公斤。”回忆起那段经历,李殷康仍有几分心酸。
但辛苦很快就有了回报。“我们发现东莞对外加工贸易迅猛发展,企业需要物流监管软件。我们开发了一套符合海关监管流程的物流账册监管软件,一年下来共吸引了200多家企业购买,当年营业额200多万元。”
金融危机危中有机
2007年,李殷康、邱栋铭的公司扭转了亏损局面,但接下来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他们始料不及。
“我们的客户有1000多家,但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东莞许多外贸企业停工,有些还倒闭了,我们上门收取服务费时,发现有300多家客户不见了,余下的服务费也无法收回。2008年公司没有盈利,我们很担心2009年,所以从年初开始重新寻找客户。” 主管业务的邱栋铭说:“今年头3个月基本没业绩,我们很紧张,但坚持到4月份,事情出现了转机。一些客户陆续贷到款恢复了生产,部分拖欠的服务费收回了。5月,新开发的客户有10家,本年续签的老客户超过了200家,大家终于松了口气。”李殷康拿出刚签的一份合同:“金融危机危中有机,部分软件公司倒下了,挺过来的企业有新机遇,估计我们今年的业绩不会差。”
创业靠机会做大靠智慧
创业一举成功后,李殷康、邱栋铭等人非常振奋,2004年开始了公司的快速扩张。“当时的想法是,尽快让更多的客户用土我们的软件,于是招了20多个业务员,还在东莞和广州各开了两家办事处。” 但是,2004年虽然新增客户200多家,但实际利润比2003年减少了一半。2005年的业绩又减少一半。“公司人员增多后,对管理要求较高,我们做技术出身,这方面的经验不丰富,2006年公司出现亏损后,我们决定给公司‘瘦身”’。
2006年他们关闭了广州办事处,又将东莞两个办事处合二为一,扭转了亏损局面,当年盈利20余万元,但公司规模又缩小到2003年的样子。
“要把公司做大做强,需要机遇更需要智慧。现在我们的目标更务实,不再搞人多制胜,希望三五年之后,公司重新达到20多人的规模,业绩翻倍。”李殷康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