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1岁打针意外失聪后,我就一直梦想着哪位神医能救我出苦海,还我清晰的听觉。
都说实现梦想是要吃苦的,我不怕,为了实现复聪的梦想,小小年龄的我便可以天天屏着呼吸一口气喝下一大碗中药汤,可以忍着眼泪在父母的陪同下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喝了无数苦涩的中药汤,忍受了无数次银针刺入肌肤的痛苦,听力仍没有起色。
爸爸说:“好好学,考个第一,这样,你就会赢得更多同学的敬佩。上帝也会被你的勤奋感动而恢复你的听力。”我信了,我把这考第一当做我人生的梦想,拼命地努力着。终于有一天,我考了全班第一,我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无比吃惊。只是,上帝可能睡了,他没有看到我把梦想举得高高的手臂……
高中毕业后,因为残疾,我没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普通高考,只能去上对身体条件没有特别限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班。我付出了常人双倍的努力攻下了专科文凭,却仍然找不到好的出路。
为了生活,我曾在三伏天顶着烈日,在工厂中像男人一样去搬铁箱子,我曾在三九的寒冬,到饮料厂去当洗瓶工,任冰凉的水把手和心都冻得麻木……唯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是,发工资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揣着微薄的薪水跑到离工厂不远的书店,尽可能多地买回我想看的书本和杂志。
读得多了,心里就萌发了一个新的梦想,我想让自己的文章也变成铅字,我开始给厂报投散文和随笔,居然投中了好多篇,这让我对梦想有了更多的希望。
2002年年初,我决定冲刺外省的刊物,便将生活随笔《歌在心里》手写稿投给了《中国残疾人》杂志。没想到,那年4月初,我就收到一笔100元的稿费和一本样刊。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几年后,家里添置了电脑,写作更方便了。每晚哄睡了孩子,我便开始在电脑上打出的一行行文字,播种我的梦想。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创作的技巧,2008年,我大胆地报名参加河南省成人高考。考前磨枪备战的苦和累,没有吓倒我,我以超过分数线128分的好成绩考取了河南省一所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中文系函授本科班,成了洛阳市第一位学中文的聋人本科生。
随着我写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洛阳市作家协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河南省作家协会先后向我敞开了大门。公司领导知道了我的奋斗事迹之后,也被我追求梦想的执著感动了,之后,我幸运地成了企业报的一名编辑。
看着捧在手里的中文本科毕业证、省级作家证和各类征文获奖证书,我知道,这是岁月颁发给我的沉甸甸的勋章……
我的奋斗故事经洛阳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之后,一位因为残疾而看不到希望的残疾人朋友在网上向我询问成功的秘诀。QQ上,她向我讲了因为残疾而经历的种种坎坷,讲述了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和生活。
我动情地在网上向她诉说了我挣扎在命运低谷时的痛苦和凄迷,那些不为众人所知的酸楚令她感慨不已:“没想到你也有那么难的时候,那么苦的经历……”
她的话,让我突然想起刘德华的一首歌《every one is no.1》:
“我的路不是你的路,我的苦不是你的苦。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把一切去征服……”
失去了听力的我已永远无法听清美妙的歌声了,但是,我却能感受得出歌词的昂扬,那是一位从软弱中走出来的残疾勇士吹响的向命运宣战的号角,召唤着每一位有志气的残疾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