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身世之谜的史闻揭秘
秦始皇画像
司马迁是中国伟大的史学家,他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最客观、最精彩的。可是,在他笔下有关秦始皇身世的说法却出现了两个版本。《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子楚死的时候,王子政继位,他就是秦始皇帝。可是,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他却记载了一段嬴政是秦相国吕不韦之子的故事:赵国商人吕不韦拥有一位能歌善舞的美女,叫赵姬。赵姬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子楚见到赵姬后为之着迷,被吕不韦看出,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了子楚。后来,赵姬生下了孩子,子楚以为是自己的儿子,取名嬴政。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回到了秦国,继承了王位,他死后,就把王位传给了嬴政。这两个版本,前一种认为嬴政是子楚的儿子,后一种却说是吕不韦与赵姬所生,给后人留下了层层迷雾。
关于赵姬的出身,有人说她是邯郸的豪门女子,也有人说她是著名将领赵奢的孙女,然而,更为人熟悉的说法是她曾是邯郸城里的一名舞姬。不管赵姬出身如何,在被吕不韦献给子楚之后,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她生下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明代汤聘尹对《史记》指出异议,他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这种说法是当时好事者杜撰的。王世贞则更进一步提出,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而且秦灭六国后,原六国的贵族或失去他们的食邑,或家破人亡,于是,他们开始通过言论攻击来对秦朝进行报复,即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秦宗室的香火到了这里也就熄灭了。清代学者梁玉绳也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之说是从传闻得来的,而不是从考实得来的,司马迁在记述中是有所保留的。
还有人从赵姬生嬴政的时间上对私生子说提出质疑。司马迁说赵姬怀孕12个足月之后才分娩,可是按照常情,女子一般在孕后一二个月才会发现自己怀了孕。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吕不韦在献赵姬给子楚之前就已经知道她怀孕了呢?所以《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述值得怀疑。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战国策》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而秦国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可是《战国策》对于这件有关秦朝血脉的事情只字不提,一直等到一百年后的司马迁才来记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邯郸的歌姬,但是记载子楚回到秦国时又说“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歌姬和豪家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难于自圆其说。另外,秦始皇身世的故事还与初汉流行的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情节十分相似。后面这个故事讲的是楚王不能生育,春申君就将已怀了自己孩子的女环进献给楚王。后来,女环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楚幽王。郭沫若认为,吕不韦与赵姬的故事可能是西汉初年吕后集团仿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编造的,目的是为吕氏称制制造舆论。
但许多学者认为,明清学者和郭沫若先生的论断都只是对于史实的一种臆测,论据不足,他们相信司马迁的记述风格严谨、慎重而不是猎奇,对吕不韦和赵姬之事的记述不可能是凭空捏造。吕不韦是一个聪明人,为了使子楚能看上舞姬--赵姬,他不仅要隐瞒赵姬已有身孕的事实,还要掩饰她的真实身份。所以,司马迁前说赵姬是舞姬,后又说她是赵国豪门女子,是从客观上说的,并不矛盾,而使赵姬身份发生变化的,只是吕不韦的说辞。
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记载了嬴政当上秦王以后,吕不韦与庄襄后私通的事。人们以此推断,假如吕不韦以前和太后没有任何关系的话,吕不韦必然会注意自己的形象,不会去和太后私通。正是因为他有所依仗,认为秦王嬴政就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他才敢于冒险与太后私通。
转眼间,两千多年过去了,有关秦始皇身世的争论仍未取得一致看法。但不论赵姬是否是有娠而嫁,还是嬴政真为皇室血脉,这些争论均无法掩盖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