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2012心理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2心理学考研(微博)结束,勤思考研第一时间提供心理学参考答案,并且对其中的重点进行了点评,2012年的考生除了对答案以外,需要把精力投入到复试中去。
勤思考研老师认为,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难度系数在0.5左右, 相对容易,也较能考察出大家的基本功。
三、简答题
76、简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及对梦的解释。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⑴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并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作用,组织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处于大脑底层,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毫无理性,个人无法意识到却影响人的行为。
⑵冰山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大脑比作海上冰山,意识部分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随海水波动时而露出海面时而没入海下,无意识则像没入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
⑶意识与无意识: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理性的却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盲目的却又是有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因此,无意识是占据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
(4)梦的解释:精神分析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勤思老师点评:精神分析理论历来我们考试备考的复习重点,这次无意识理论出现在考题中是重者恒重,可以在勤思考研的强化班讲义中见到,这道题目相对基本。
77、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短时记忆编码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
2.组块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利用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3.加工深度
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语义的加工效果要好。
勤思老师点评:此题应该大多数考生都能拿到满意的分数,考察基本的记忆知识,我们只要按点答题即可得分。
78、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这种理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官能就是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白的,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司对肌肉的训练一样。
(2)对教育的影响
从形式训练的角度看,心理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各种官能,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官能训练重点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也就是,学校教材的选择不必重视其使用价值,只应重视它们对心理官能训练所具备的形式。
形式训练说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和现实依据,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的。
勤思老师点评:此题考察我们知识的学习中的迁移理论,迁移理论相对考生大家并不陌生,对教育的影响使我们答题的一个重点。
79、根据方差分析表回答问题
SSdfMSF
A因素623
B因素12112
A x B26
残差192662.91
总和23671
(1)计算A x B 的自由度、均方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A x B的自由度为71-16-1-2=2, 均方值为 26/2=13
(2)检验B以及A x B的显著性。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求出B以及AxB的F值、自由度,
FB(1,66)=12/2.91= 4.12 F AxB(2, 66) = 13/2.91= 4.47
查表可以得出结论。
勤思老师点评,这道统计题目考察了我们方差分析的基本知识,包含自由度的计算、F值的计算、以及如果查表。先对较为基础,也是考察大家基本功的一道很好的题目。
80、解释受测者的心理测验分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测验分数的解释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第二,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知给受测试者。
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相匹配的情境中获得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如需加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尺度上。
勤思老师点评:考察测量中分数解释的基本知识,我们只需要按点答题即可得分。
四、综合题
81、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什么是问题解决?并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因素。
【勤思考研参考答案要点】
(1)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影响因素(举例略)
问题解决受策略的影响。
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启发法,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常常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常用的启发法有:
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
问题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勤思老师点评:关于问题解决是容易考察到的知识点,是历年考生备考的重点,在勤思的模拟试题中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这次考试出现这个题目可谓是重者恒重。
82、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
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的探索环境,在与母亲分离后明显的感觉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就找母亲,很快的与母亲接触,很容易高兴起来。
乐乐:在与母亲独处的过程中相当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与母亲分离后表现的非常不安,母亲返回来时对母亲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试图留在母亲的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对。
【参考答案要点】
(1)该实验程序是什么?
陌生情景法
(2)什么是依恋?平平和乐乐属于什么类型?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平平是安全依恋型
乐乐是反抗型依恋
(3)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两位母亲在养教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4)依恋安全性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点评, 关于婴儿的依恋这个知识点相信大家都能复习到,在勤思的冲刺模考班讲义就重点讲到这道题目,通过案例的形式来考核,新颖而又考察到了重点又体现了发展心理学在实际当中的运用。这是个不错的题目
83、实验设计题(材料略)
勤思老师点评, 此类题目给出材料,让我们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实验,这是考察大家实验设计的能力。再次提醒考生要注重实验心理学中实验设计的复习。
2012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主观题
勤思考研(微博)供稿 辨析题:每题15分。
46.理想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
错误。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随着主体需要的不同,相互作用的内容、方式的不同和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主体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师生关系的讨论中,常见的两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无论哪一种,都各有其优缺点。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共享共创,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努力:(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点评:题干误将学生中心的理想关系理解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是错误的。(勤思强化班讲义P52-53页)
47.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
错误。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集体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结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因此,马卡连柯所谓的集体教育并不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所提倡的“集体主义教育”。(勤思必胜习题库P219页详细讲解)
48.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孰能生巧”即可。
错误。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具体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减缩性(不用像动作技能那样一一出现,内部语言是可以合并、省略和简化的)。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将加里培林的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
即(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2)原型操作(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3)原型内化(在该阶段,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学员最初面临一个新任务时,始终复述任务规则,但随着练习的不断进行,法则复述消失,这是内化的一个标志)。该题目认为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忽略了原型内化阶段,认为只要有外部的练习可以获得的观点是不对的。(暑期强化班讲义P200页)
简答题:每题15分。
49.简要解释举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
答:教育的功能就是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这一分类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是根据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对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正向功能是“贡献性”功能,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例如,法西斯时期的教育对于社会具有更大的破坏功能。另外,教育盲目先行也产生负向功能: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大学毕业生,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又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和足够的岗位,致使这些毕业生无法就业,或无相应的岗位就业,慢慢就会造成社会的压力,成为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产生教育的负向功能。(冲刺讲义P5.)
50.17-18世纪德国的新大学运动。
答:17到18纪的德国,国家影响的加强,实科教育风气的增长,特别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出现,一群科学家、思想家新思想的传播等,使现代理念的大学首先出现在德国。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在这些背景下,发展新大学的运动,具有如下特点:(1)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2)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3)首开民族语(德语)讲课的风气,重视现代外国语。(4)注重科学研究,设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各种研究所(5)上课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的教学方法,即使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抛弃了背诵、模仿等做法。
德国的新大学运动为后来的柏林大学、德国大学的成立都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51.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答: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反对外在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即把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杜威尊重儿童的观念。同时杜威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也应是民主的。因此,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强化班讲义P174.)
52.资源管理学习策略极其类别。
答: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1)学习时间管理。(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以及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冲刺班讲义P98.)
也可以写成:(1)时间管理策略;(2)努力管理策略;(3)学业求助管理策略。
53.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2)编制观察提纲(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进入观察情境;(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观察内容;(4)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冲刺班讲义P118.)
分析论述题
54.材料(略)分析叶圣陶20-30年的教育评论“变相的语文教学”--此题言之成理即可。
1.概括基本观点与主张。
(1)叶圣陶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各种课程,数学、外文、劳动技术,自然等课程等的教学过于强调单一的“文字讲解”,不注重应用,而是更多的成了识字、阅读课程;虽然表面不是语文课程,但是,结果都被教师当成了“语文课”来上,因此,称为“变相的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和见解也变成了仅仅停留在“文字讲解”以及“语句理解”方面。(2)真正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只是固定的拼音、汉字、词语的讲解,注重的只是基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语文课程本身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情感教育,文化的传递等等,将语文课变成了“汉字课”,因此,称为“变相的语文教学”。
2.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指出“变相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1)课程标准是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一切教学都应该符合自身的课程标准,而“变相语文教学”无法达到自身学科的教学标准,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课程目标的来源通常有四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二是学科的逻辑;三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四是社会的需求。“变相的语文教学”容易混淆学科之间差异,导致各自的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实施课程中各门课的特点不明确、混淆了学科的界限。
(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变相的语文教学”是由于课程实施者没有清楚了解课程计划的意图和课程目标,缺乏对课程设计的思考而导致的。
(4)课程评价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同等重要,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原有的课程评价更加关注卷面成绩而形成了“变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字讲解”和“语句理解”的重要性的过分关注。
3.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改革领域正在进行哪些与变相语文教学这种现象相关联的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表现为:
(1)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社会性、价值观和创造性的培养。
(2)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3)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
(4)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功能。
(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忽视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改革领域正在进行哪些与变相语文教学这种现象相关联的课程改革内容包括:
(1)课程标准方面:制定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
(2)教学过程方面: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①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③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4)课程评价方面: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④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5)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6)关于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55.有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教育思想体现出平等精神,请依据实例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答: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礼乐破坏,官学失去政权依托,是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学术下移”现象。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打破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中,有部分体现“平等精神”,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说、墨家的“兼爱”等思想。
(1)孔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第一,播学于平民。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他的学生中贫贱者占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播学于四夷。孔子不分地域、种族招收学生,孔子不分国别和种族招收学生,这对于传播华夏族的先进文化,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2)孟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高于禽兽,就因为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
(3)墨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墨子认为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所以墨子主张凡教导人学习,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者也要有一定的强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客观的干扰影响。提倡“兼爱”的思想。
综上所述,先秦的一些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的确体现了某种平等的思想,然后,这种平等的思想是一种狭隘的平等的思想、是一种不彻底的平等的思想。例如,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又宣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收同等的教育,因此,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真正的平等。
56.某教师试图采用榜样法和当众表扬的强化方式培养儿童形成利他习惯,
这一做法最容易引起学生何种行为?
如果要使行为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部外部条件以及理由是什么?
这一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强化。
答:(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老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价值内化的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
(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强化物。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识。另一方面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长期的教育。提供自私的榜样的同时如能提供对该榜样的惩罚并引导儿童思考,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是必要的。如果只提供自私的榜样而缺乏对榜样的惩罚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不利。
57.某校进行了一项通过反思活动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研究者将高中一年级五个班级用抽签的方法抽出两个班决定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班和测验班在实验之前测试他们之间的迁移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实验开始后,两个班级使用同样的教材,同样进度,对照班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但对实验班每节课提供5分钟反思练习并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反思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持续一个学期后,用统一测试方法检测检测实验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
该实验采用何种设计类型?
答: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该实验研究假设是什么?
答:反思性教学对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作用。
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
答:自变量是反思性教学,因变量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无关变量包括:两班同学原有基础的影响,两班原有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的影响,历史的影响,前测对后测造成的影响等。
该实验设计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包括:(1)在高中一年级中整群抽取,不打破原有班集体活动;(2)利用抽签的形式进行分配,满足了随机分配的优点;(3)有控制组有对照组,便于检验结果;(4)有前测有后测,从而可以控制测验、工具以及统计回归等因素的影响;(5)两班使用同样的教材,同样进度,相应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
缺点包括:(1)没有打破原班集体,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无法控制两组同学之前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历史影响;(2)前测将会对后测产生一定的影响。
该类型实验报告应该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答:(1)题目;(2)前言;(3)研究方法;(4)结果;(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