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之意象解读

2011-01-20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推荐阅读:

  意象和物象的关系

  意象由两个字组成,即“意”+“象”。这就告诉我们,直抒胸臆不能构成意象,而是需要作者的情感必须呈现为“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要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歌中就是意象。而这里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我们把意象定义为: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如“柳”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柳”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离别的色彩,如“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诗经》。

  但是,即使是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有所不同。同样是“柳”,“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懒的意味。而“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中的“柳”带着诗人早起时的肃穆感。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