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我国MBA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

2010-12-16 
日前,随着国内MBA院校学费的大幅“攀升”,质疑等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在国内某MBA的论坛上,有网友十分不满:“这些名校,承载的是中国的未来,而不是看到报名人数增加就随便出一纸公文涨价。”
推荐阅读:

  费用与收益权衡、现实和理想差距、国际化与本土化纠结———

  我国MBA院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试水“合作办学”,到今日236所院校遍地开花,20年间可谓是经历了飞速发展。同时,我国MBA教育的学费也是“节节攀升”,从之前每年的稳步增长,到今年终于也经历了一次“飞速发展”——有很多院校的学费都增加了五成以上。这一系列的“大动作”再次把国内MBA院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近日,笔者就中国MBA教育中最为世人所关心的三大问题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

  费用与收益——该如何理智权衡?

  日前,随着国内MBA院校学费的大幅“攀升”,质疑等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在国内某MBA的论坛上,有网友十分不满:“这些名校,承载的是中国的未来,而不是看到报名人数增加就随便出一纸公文涨价。”

  据了解,我国顶尖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在职MBA学费均为12.8万元,复旦大学则高达22.8万元;而两所最著名的MBA院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学费更是紧追“国际领先水平”,分别达到25.8万元和30.8万元。有媒体不禁问:这是在赚今天的钱,还是明天的钱?

  关于涨价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心吴江华副主任告诉笔者:“MBA院校的这次学费上涨主要是办学成本的增加,即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的成本增加了。另外,我国MBA教育有一定的市场化成分,所以整个MBA品牌的提升也是涨价的原因之一。相比传统硕士,MBA硕士可以说是学术和服务的结合。”

  据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心吴江华副主任介绍:“美国很多商学院有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来自于校友的捐款。但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文化。中国MBA院校还是靠体制内的国家拨款和学费运营。因此开支上涨,学费也跟着‘水涨船高’。”

  在这种前期“学费”投入比例不断增高的情况下,报考生更要全方位考虑周详,谨慎选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课程招生和职业发展主任李媛媛女士建议要报考工商管理教育的学生:“MBA 教育对职业发展是一项投资。在选择是否读MBA以及何时读MBA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思先于行。”她表示,首先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性格特征、擅长领域和弱点等,一定要发挥自己特长确定职业发展的大方向,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此乃立足之本。进而就要对自己的目标职业进行了解。有些职场新人或应届毕业生过于追捧市场热门行业,或以“薪水”为唯一准绳,但实际上对这些行业认识颇少,即使有机会涉足,也会发现并非自己所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市场,这种盲目所带来的错误或弯路会导致优势的丧失和时间的消耗。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我国MBA毕业生能否 “溢价”?

  到底什么是MBA?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心吴江华副主任说:“学习MBA的学生都是渴望改变的人,MBA的核心就是创新。” 这样的一群“天之骄子”,未来的职业经理人,能否在职业和薪金上得到期待的提升呢?

  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指出:“HR评价管理层人才时,更看重的是其个人能力及其相关工作经验,MBA仅是其中重要的参考之一。”

  近些年来我国MBA招收对象从高端人才往中端人才偏移。对此,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心吴江华副主任解释道:“MBA招收的学生呈年轻化是一个全球趋势。企业的中高层一般在40岁左右,他们更多选择参加EMBA的学习。而目前学习MBA的学生大多是28岁左右,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四五年左右的人士。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MBA,有的是想转行到商科;有的是企业基层管理者,想要提高自身水平。而在30岁以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就定型了。”

  看来,读MBA的学生不能光靠学历或文凭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来为自己定位,因为能否“溢价”也和当下的市场大环境有关。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指出:中国当下紧缺MBA人才, 特别是国际MBA人才和中西合璧型的国际MBA人才。

  对于许多学生把能否在学成后职位和薪金的提升作为选择MBA的主要标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课程招生和职业发展主任李媛媛女士指出:“我们并不提倡申请人只是看重毕业后带来的薪资涨幅。因为MBA是个综合的平台,重要的是提升综合素质和软性技能,以及人际网络等,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是只通过短期的薪资提升来体现的。在选择商学院时,还是要注重学校教学的质量,而不可急功近利。”

  国际化与本土化

  ——我国MBA教育将如何发展?

  今年是我国MBA院校发展的第20个年头。我国MBA院校从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到本土化独立办学,再到现如今国际化的尝试,20年来风雨兼程。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我国MBA院校该如何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平衡发展呢?

  对于国际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课程招生和职业发展主任李媛媛女士解释说:“MBA教育的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加强商学院的国际化,将国际经验为我所用,这是指学校管理和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教授队伍、课程设置、学生构成及各项活动、国际经验等,我们称之为自身的国际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商学院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包括商学院在业界的声誉及其影响力,我们称之为影响力的国际化。”

  “MBA院校的国际化体现在国际认证和英文授课项目上。”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心吴江华副主任表示,“Equis等国际认证是对学校质量的肯定。而英文授课项目中,国外学生和外籍老师的比例都是评定标准之一。”据笔者了解,在这方面,处于国内前列的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近70%的师资来自于中国内地以外,与此同时所有的中国教授有海外求学及授课经验。在学生构成方面,国际化比例达到38%,分别来自于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他国内MBA院校目前也在朝着这个“植根中国,影响全球”的方向努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课程招生和职业发展主任李媛媛女士说:“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相辅相成的,本土是中国商学院立足之本,而国际化是发展之道。但是商学院是更加国际化还是本土化是基于商学院本身的定位。与此同时,中国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独特之处就是中国的企业和中国市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