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倡 毕业于番禺中学 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新闻 高考语文成绩 129分
有人认为,语文学习很难,不像数学多做题,英语掌握了基本的词汇语法就可以保证一个最起码见得人的成绩;有人认为,影响语文成绩的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太多,譬如语文题不同于数学题,本身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老师在给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其实有着极强的规律性,纵然变化性的因素很多,但只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也可以变得很轻松,至少,拿个可观的成绩不是难题。
关键词:积累
语文是一门积累性很强的学科。这不单只是按照考纲要求的课本的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更重要的是课外的知识补充。包括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典型的文学形象以及写作需要用到的论据材料等。对于文学常识的积累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和联想发散的思维,譬如最简单的,看到一句名言,要搞清楚它是出自何人之口,在哪本著作中提到过,而不是整天“某位哲人说过”云云,尤其是对于不确定的文学常识,一定要翻阅资料搞清楚,以不至于出现“鲁迅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类啼笑皆非的常识性错误。典型的文学形象不仅是写作的素材,更是值得反复揣摩咀嚼的茶资,对一个文学形象的痴迷崇拜甚至可以塑造自身与之相仿的气质。对于文学形象的积累不能只从别人口中所得,还得踏踏实实地通过阅读,在文学形象所处的那个背景环境和岁月年代中自己体会,小说阅读真的是一个无以言说的杂味体验。而写作需要用到的论据材料除了如文学形象这类通过阅读积累得到外,还得结合时事热点话题,多看新闻。譬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的人物和事件就可以作为很好的论据,尤其是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笔者当年高考时老师是要求我们背的,虽然会有千篇一律的风险,但引用恰当的话的确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别以为积累的目的只是在于写作所需,它对于整个语文学习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质变。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积累的过程不要带着为了语文考试尤其是作文拿高分这样功利的心态,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语文考试自然而然地就会变得得心应手,不只是作文的文采和论据的充分合理,阅读、诗词赏析、语言综合运用等主观分析类的题型答起来思路也会清晰很多,因为,良好的文学积累习惯会使人处于一种语言感知和分析的思维状态,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那已是一种自然、随时随地都可信手拈来的状态。
关键词:规范
规范的东西不用多说,每一科都会有要求,对于语文来说,最大的规范莫过于文字。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虽然这样的理解很片面,但这至少说明了文字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错别字、病句等语文考试的大忌一定要想办法避免,现代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对文字运用的规范有很大的冲击,考生们在语文学习中在运用网络流行语展现时代个性的同时要保证知道正规的字源,而不至于只知道“杯具”,而忘记了真正的“悲剧”。另外,现在高考都实行电脑阅卷,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必然会在考试中略胜一筹。还有就是作文体裁的准确性,议论文的三段式固然枯燥难以出彩,但掌握好它至少可以写成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而不至于在作文要求议论文体裁的时候写成了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