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建行采工中两行模式集资
市场称建设银行的集资方案有待公布,该行倾向采用其余大型银行——中行和工行的方式,即发行若干数目的A股可换股债券,并只在H股配售股份,而不再在A股再融资。
据香港媒体报道,建设银行的集资方案有待公布,不过上周已有报道指,该行倾向采用其余大型银行——中行和工行的方式,即发行若干数目的A股可换股债券,并只在H股配售股份,而不再在A股再融资。这与中小型银行——交行和招行在A、H股市场同步供股的集资方式不同。多名分析员认为,这主要与A股市场对再融资的承受能力较低有关。
“A股投资者不太成熟,他们对再融资的接受能力较低。”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青丽表示,大型银行只在H股配股,相信是考虑到A股投资者接受不了,“现在他们(大型银行)不在A股进行配售,一般投资者视为好消息,他们不在意自己的股权被摊薄。”此外,在H股配售的效率亦较佳,毋须经过内地重重机关的审批。
从目前已经宣布集资方案的内地银行来看,融资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中小型银行在A、H股两地同步供股,三大国有银行则只在A股发可换股债券,并只在 H股进行配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指出,大型银行的融资规模较大,对A股市场的冲击较大,对银行本身的股价走势影响亦较大。
以招行和交行为例,其融资规模分别为220亿元(人民币??下同)和最多420亿元。但中行和工行本身的股本基础庞大,若增发20%H股,牵涉金额已分别达546亿和940亿元。
至于国有银行大股东,即中央财政部和中央汇金,会否参与融资计划,也是市场焦点。惟杨青丽相信,只要政府能够保留控股股东地位,是否参与集资都没有所谓,相信亦不是大型银行舍弃A股、取道H股集资的原因。政府对三大行的持股量介乎57%至70%,而今次集资潮对每股权益摊薄效应较小,即使不参与集资也不会损害绝对控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