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建筑频道 建筑类资格考试专业网站 http://www.reader8.com/exam/fdc/ 潘石屹认为,最近100天是决定地产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可能会导致一大批房地产企业倒闭,继而使楼市的供求发生巨变。 然
读书人建筑频道 建筑类资格考试专业网站 http://www.reader8.com/exam/fdc/
潘石屹认为,最近100天是决定地产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可能会导致一大批房地产企业倒闭,继而使楼市的供求发生巨变。
然而,故事的发展总会有出人意料之外。正所谓:一鸡死,一鸡鸣。就在此时,另一些势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填补地产业的空白。
买椟还珠
过完年后,许恒就忙着跑工商局。他本人是深圳吉盛电子集团的管理层。集团准备在2008年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未来集团的业务重心将逐渐转移到房地产上来。
"原有业务利润率太低,不如趁现在加快转移。"许恒说,制造企业的身份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今年1月,他们就在广东肇庆一个县城设了分公司。其实,更吸引他们的是那块地:距肇庆市区不远,附近又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我们划下了60亩地,其中一半储备下来为以后发展房地产。"当地政府也清楚他们的心机,只是为了招商引资,不得不提供便利。
吉盛电子在广州的南海里水附近也设有一家分厂,前几年城市快速扩展时,这个偏远的工业区与广州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2006年底,吉盛电子把厂房腾出来开发住宅项目。恰逢去年楼市火热,项目一年就销空了。"转移土地使用性质所补的地价并不高,开发楼盘真正动用的资金也不多,更多使用的是银行贷款。"虽然许恒不愿透露赚了多少,但"翻一番是毫无疑问"的。
中房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房地产业的"快钱效应"对其他行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他表示:"当城市化达到40%至60%时,房地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之前较为宽松的金融及土地政策,也让房地产业成为能快速积累财富的高额利润行业。"跨界抢滩
在珠三角一些二线城市,比如东莞、佛山等地,大量家电、陶瓷、化工行业的民营企业都在把资金转移到房地产领域。与地方政府关系好者独立投资开发房地产;次者联合地产商开发;再次者也会购买房产投资。
按东莞市工商局的统计,在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1月25日的近半年间,东莞总共注册了90家房地产投资或开发公司(不含中介和经纪)。新注册的房产投资公司,经营范围均涉及制造或贸易业务。2007年,在东莞市的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前10名中,仅剩一家制造业企业,其余9家全部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资料显示,我国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有的甚至将主业转型为房地产。浙江、福建一带,一半以上经营纺织业务的上市公司涉及房地产经营。联想、华为等IT巨头也在积极开拓地产业务。但若以行业分类,家电业是介入房地产最深的行业。
"家电企业不缺钱、不缺地、不缺关系,为什么不进入房地产行业呢?"一位珠三角著名家电企业的房地产业务负责人刘英伟(化名)表示。如意算盘
从去年的报表可以看到,家电企业利润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源于资本运营。所谓资本运营,不外乎投资股市、房地产两种。不少著名家电企业正把这种运作送上"台面"。
在青岛市刚公布的十大房地产企业中,海信、海尔赫然排在前两位。时间上溯半年,正是海尔高调出击房地产之时,一方面高薪聘请原上实集团总裁卢铿出任海尔地产CEO,另一方面宣布地产将成为海尔集团高增长的另一环节。无独有偶,在美的宣布的集团机构调整方案中,房地产事业部已经与日用家电等其余三大家电事业部并列。相对而言,长虹较为低调,但却是"少说多做"的代表。其在大本营四川绵阳市区,500多亩土地已经开工兴建房地产项目。除此之外,格力、TCL等家电企业对进军房地产同样不遗余力。
"在中国,房地产经营不外乎三方面,钱、地、关系,再外加一些企业运作经验。"刘英伟表示,家电企业这三方面都不缺。以"钱"为例,国内地产业的龙头万科去年销售额创新高达到500多亿元,而海尔已经向600亿美元营业额迈进。"现在国家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银行对房企基本不再提供开发贷款,但我们不同,国家不会对我们收紧银根。"
同样的,家电企业在地方经营多年,"关系"不在话下。海尔地产的第一任总裁迟耀庚,就曾担任青岛市规划局局长。在土地运作方面,家电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厂房。这些土地留给了他们巨大的空间。"美的进入房地产业,首先是从开发员工宿舍入手。"刘英伟表示,当城市扩容到一定程度,"这些原有的工业土地很可能就变成房地产开发土地"。
深层矛盾
对于行业外资金迅速进入房地产业,国家一直不予支持,甚至不断压制,但结果却是越调控资金转移越快。任志强对此就大喊不解,他表示,房地产净资产回报率很高,超过20%,但实际投资利润率只有不到6%,主要原因是运作周期长。"2分钟可以生产出一台电视,5分钟可以生产出一台汽车。一台电视毛利可能不高,仅有100元,但可以24小时不停地在被制造出来。而1平方米的建筑要用3年的时间,即使1平方米赚1000元,分到3年里,每一年只赚300元,按时间差计算利润率,无法与其他工业品相比。"
任大佬言之凿凿,但资金跨界却如过江之鲫,此又何解?
在郎咸平看来:"我们整个中国制造业,创造的价值太低、利润太低,以玩具业为例,平均的净利润是2%至3%,我相信在2007年可能会是0,甚至有负的可能。所有的大头都在欧美企业手中,真正的制造业大国还是美国。"在如此艰难的经营环境下,即使房地产周期长,但在利润可预期的前提下,所有人都在考虑转型。
朗咸平认为,问题根源于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产业链的定位。正是因为中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的底端,直接导致了家电等制造业企业的环境恶化。制造业资金不断流入房地产业恰好是此等状态的反应。如郎教授所言,只要产业链问题不根治,行业外资金流入地产业之势就难以扼制。来源:读书人—房地产估价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