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平时做模拟训练时,为了获得训练,一定要通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对应问题,找到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而在高考考场上,要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获得最佳答案,所以不必通读全文,而直击要点。
2.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这一步就是在进一步强调上一讲中所谈到的三个要点问题,一是动态比较判断原则,二是关注句号,三是转化重要信息。第三点特别是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看大家的人文积淀是否丰富,思考是否深刻,情感是否丰富,是否通达事情事理,对历史、现实、社会、自然、人类是否有较深入的了解。
3.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前两步是读的问题,这一步是写的问题。有些地区的高考卷中,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各有一道要求200多字答案试题,要求写得准确,写得连贯,即为读写综合试题。平时训练,学生常常蹦词式的回答问题,这样答题在考试中是不会得分的,要连缀要点,将要点连缀成语段。基本步骤为,照抄题目———转述原文———略作分析———连缀成段。
转述原文有三种情况,一是照抄式转述,这种毫无创造,不可取;二是发散式转述,这一种适合用在作文中;三是巧读文本,归纳式转述,是回答这类问题的窍门。
略作分析是要分析原因,分析假设,分析条件等,在分析的基础上,将要点连缀成段。
4.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无根据。
备考的任务是锻炼读写意识,所以在训练中,要做最能锻炼自己的题。获得“备考答案”的过程,是“读”和“写”的综合思维过程,核心是思维。“读”是准确获取信息,经由思维转换,形成答案要点的过程:“写”是充分展示思维,对答案要点进行转换、梳理,外化为文字的过程,这是一种“自觉”的思维过程,其“自觉”的基本特征是比较,或琢磨,或推敲,或斟酌,这应该是语文的基本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