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20日08:13山西新闻网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家长们开始为孩子的录取忙碌起来。同时,形形色色的高考招生诈骗又将进入高发期。6月17日,记者走访太原市公安局相关民警,通过近几年的高招诈骗案例分析,揭秘七大高考骗局。
1 夸口有特殊渠道
不法分子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可“打通关系”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
拆招国家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省级招办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所有录取均按程序进行,不存在什么内部指标。不够投档线的考生,不可能被录取。
2 交钱就可上军校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军队招生部门、军队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声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
拆招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的环节,也不会委托中介或个人招生。军校招生都在提前批次录取,不存在补录,如果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还有人或机构以军校名义招生,一定是骗局。
3 混淆不同办学类型
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普通高考招生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广大考生及家长。
拆招《招生章程》注明了招生学校的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重要信息,考生只要详细查阅,就能避免受骗。
4 出售“招生指标”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订金,然后迅速撤离。
拆招国家对于各地招生计划有严格控制,各地严格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任何个人声称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无稽之谈。如有疑问,考生可咨询当地招办或录取院校。
5 提供“特长生”资格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特长生”身份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能通过特殊关系将考生以 “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有的以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的名义骗取钱财,当家长交完钱拿到所谓的“特长生资格证书”时,发现其当初的承诺都是假的。
拆招相关部门对高考特长生的加分有明确规定。对于特殊类型招生,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招生网查询是否具备加分资格。
6 伪造录取通知书
高校录取工作开始后,一些骗子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有些骗子还仿照招生学校的网站制作假网站,利用打印出来的假录取通知书行骗。
拆招考生和家长遇到有人打电话说先汇款再邮寄录取通知书情况时要格外警惕,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录取信息。
7 打着“补录”旗号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他们谎称某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的没来报到,空出多余指标,称交钱后就可补录进这所大学。
拆招若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学校会公开对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录,但各招生学校的补录计划会通过正规途径向考生统一发布。如果有人说交钱能弄到补录名额,肯定是骗子。
民警提示
遇可疑情况马上拨110报警
高考引发的链条骗局包括考前、录取、落榜三个阶段。考前犯罪嫌疑人以提供试题及答案、传递答案或者“帮助免试入校”等方式实施诈骗。在录取前夕和录取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自称有熟人关系,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等,从而实施诈骗;有的还编造或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当事人事先将学杂费打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四类考生家长易被骗:希望孩子读名校的、孩子成绩与志愿学校录取分有差距的、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对录取制度不信任的家长。如果家长碰到类似情况,可以拨打110报警,或到辖区派出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