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面试指导 >

公务员政治类社会热点面试题实例剖析

2010-04-25 
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的解读,华图教研中心发现,当前面试考察中逐渐注重对考生结合时事,全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种题型又是最难把握的,有些考生在针对热点进行分析时通常 ...

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的解读,华图教研中心发现,当前面试考察中逐渐注重对考生结合时事,全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种题型又是最难把握的,有些考生在针对热点进行分析时通常看不到核心问题所在,就事论事,为此,华图教研中心,依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类型面试热点的解析,希望能抛砖引玉,帮助各位考生积极备考。本文是对政治类面试热点题的解析。

面试中,政治类时事热点一般是作为一个背景性信息出现,考查考生结合这一社会时事背景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说来,对这一类时事热点深层次的考查不常见,基本考查的都是一些背景性的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广泛阅读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了解政策提出和实施的背景及措施。

下面华图公务员面试以“网络民意”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热点作为一个示例分析如何全面备考。

背景信息:

在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周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网络民意”首次与“院士专家”、“咨询机构”、“社会听证”并列,成为推进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影响力量。周强在报告中表示,要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挥“院士专家”等咨询研究机构和“社会听证”、“网络民意”在决策中的作用,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政府决策行政全过程,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当家做主执政理念的坚守和对民意的尊重。在信息时代,“网络民意”成为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在网上反映的,无论是热点难点问题,还是意见建议,都是人民群众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发出的声音,都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这是时事备考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的准确把握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非常容易。就网络民意事例来说,要掌握的就是,什么时候网络民意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什么背景下被列入,列入之后反响如何等等。对于这些信息的整理和搜集可以帮助考生在整体上把握这一热点。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根据往年考查特点,提高自己识别热点的能力。选择热点过程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

首先,浏览当前主流媒体的一些评论文章,学习评论人员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些有助于考生在面试中思考立意更高,同时表达更加严谨和充实。就这一热点本身而言,我们首先要把握,这一热点现象表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比如就本示例而言,反映了政府对人民当家做主执政理念的坚守和对民意的尊重。

其次,运用发散性思维,延伸思考。为什么网络民意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这一现象本身又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即当前网络发展迅速,更多的人开始参与网络,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热点的看法,这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随之就引申出了另外的热点,比如“网络征婚”“实名制发帖”等,进一步展开网络时代媒体、网民的责任等的讨论。通过这这顺藤摸瓜的方法,可以把一类型或者相关的热点整合到一个记忆网络中,不仅有利于集中把握,更可以互相佐证,提高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尽量提升自己答题的理论高度。只有在平时结合不同热点多加思考,不断锻炼自己理论提升的能力,形成条件反射性的习惯,或者说内化成“本能”,才能在面试极端紧张的情况下出色发挥。很多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对这一点重视不够,事实证明,理论的提升对于增加考试成功的几率意义重大,希望各位考生多加注意,在平常的锻炼中,自觉形成理论反思的习惯,不断提升思维及表达的理论高度。

关于时事热点类的考查,现有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首先,作为一个背景。这一种考查方式,重在考查考生结合这一热点认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设想这种题型时,要结合热点进行思考,不能抛开热点泛泛而谈。在表述中,可以结合现有的评论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再次,对热点中一个热点词句进行解读。这种考查方式说到底还是对考生对整个热点的认识。

最后,政府相关的负面信息的评论题型。这种题型一般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信息,让考生评论。而考生对当前政治热点的认识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例证佐证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评论有理有据。

以上三点是结合一个热点进行学习和自我考查的完整环节,通过这样由浅到深的解读可以很好地把握时事,信心十足备考。后面附一些较为重要的社会热点的基本介绍及相关评论,各位考生可按照上文介绍的方法针对热点进行备考。

时间: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1月25日—1月30日)

回放:在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网络民意”成为“热词”。在省长周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网络民意”首次与“院士专家”、“咨询机构”、“社会听证”并列,成为推进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影响力量。周强在报告中表示,要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挥“院士专家”等咨询研究机构和“社会听证”、“网络民意”在决策中的作用,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政府决策行政全过程,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标签:网络民意

评论:

“网络民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当家做主执政理念的坚守和对民意的尊重。在信息时代,“网络民意”成为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在网上反映的,无论是热点难点问题,还是意见建议,都是人民群众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发出的声音,都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网络民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对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施政纲领性文件,未来一年,各级政府将谋划怎样的发展蓝图、采取怎样的施政方针、为群众办哪些实事,都会在报告中有所体现。既是为群众办事,当然要倾听群众的意见。通过网络等方式,听取民声、采纳民意,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网络民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强有力的鼓励信号,鼓励群众依法通过网络等民意渠道,反映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对党政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引导党政机关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这座“连心桥”认真听取民意,积极与群众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还有利于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府能畅通民意渠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采纳民意,根据民意制定决策,将“网络民意”及其他渠道收集的民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建设。(刘克梅)

时间:2010年2月22日

回放: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新条例在扩大审计机关监督范围、规范审计监督权限和程序等诸方面都有新发展,这对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和反腐倡廉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评论:

近年来,审计领域可谓“风暴”迭起,但人们还有更多期待。比如水、电、气、油、公交车、出租车不时在涨价,财政也年年补贴,可这些企业老说自己亏损,到底是真是假?我们每个月都交公积金,公积金管理中心把这笔巨额资金存起来都干吗了?每年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不少,可真正因审计东窗事发的有多少?

一方面“审计风暴”不断,另一方面老百姓关心的审计问题似乎又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原因何在?可能是有些问题审计到了,但是没有公布,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也可能是因为审计的范围有限、审计机关的人手有限,难免有漏网之鱼。

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而制度的问题则要通过制度来解决。《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修订正是着眼于具体制度建设,让审计机关敢于审计、敢于公布、敢于处理。

比如,为了满足公民的知情权,真正体现审计民主,新条例扩大了可以公布的审计结果的范围。原条例公布的范围限于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公布的、社会公众关注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布的三种,而新条例基本取消了范围限制,即“以公布为原则、以不公布为例外”。为了扩大审计监督范围、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新条例不但增加规定了审计监督的具体范围,而且还规范和增加了审计的手段和具体程序,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在特殊情况下可搞“审计突袭”……

不难看出,新条例的发布可谓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制度优化”。与之前的“风暴”相比,这种制度的“优化”更值得期待。因为只有制度健全了,审计机关才能更专注于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才能回归监督本色,人们对审计结果的关注才会回归常态。换句话说,只有审计领域不再刮“风暴”,审计工作才能算真正做好了。

当然,新条例毕竟是对审计法的细化,在制度实践时也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审计就有赖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配套,等等。

审计制度的力量在于,它有助于解决以下的问题:对有些事项、有些人,审计机关敢不敢去审计;有些事项、有些人审计出问题了,审计机关敢不敢公布;有些事项、有些人审计出问题也公布了,审计机关是否只能“报告”、“建议”、“移交”;有些事项、有些人被“报告”、“建议”、“移交”了,能否等来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的“制度优化”还可以来得更多一些。(2010-2-22 赵兴洪人民日报)

时间:2010年2月25日

回放:近日,有网友在某网站发帖披露,中央政府采购网上朗科K208-500G硬盘价格高达6999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称,经查6999元为朗科公司填报的该款产品媒体价,不是政府采购中标价和实际成交价,该产品实际协议供货最高限价为999元。

评论:

他们说是疏忽我们姑且相信

天价硬盘一出,惊煞世人,若果真属实,相关部门也太慷纳税人之慨了。如今,无论是采购部门还是厂商都出来辟谣,异口同声“疏忽”。原来是一场误会,公众虚惊了一场,错怪了政府采购部门。但转念一想,实在觉得不对劲。首先,朗科K208-500G硬盘价格高达6999元是三四年前投标时的标价,本应严苛的采购部门怎能如此“疏忽”,且“疏忽”长达三四年之久?更奇怪的是,网友刚刚揭曝天价硬盘,采购网上的该标价便不翼而飞,反应如此迅速,不免让人产生暧昧的联想。

众所周知,媒体价就是市场价,是经销商在大众媒体上或通过其他途径公示的商品价格。一般来说,媒体价确实比成交价要高出一些,但也不会高得离谱。然而,反观朗科K208-500G硬盘,实际价格不过区区数百元,厂商敢于标出数千元的媒体价,真是咄咄怪事。最关键的是,按照常理,要价须有度,媒体价自然不例外。是实际价格10倍左右的媒体价,如果不是厂商的行为艺术,就足以说明厂商缺乏基本的经商素养,因为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之际,漫天要价等同于自杀,只会让竞争对手窃喜,也只会把有采购意愿的采购部门吓跑。在正常情况下,6999元的硬盘根本就入不了政府采购部门的法眼,遑论议价并最终采购。简言之,媒体价也得靠谱,不能过度虚高,否则,除了冤大头之外,没有人会理睬。

当然,我等不好做诛心之论,简单认定这起天价硬盘风波背后必然存有猫腻。但毋庸讳言,坊间所讥讽的一些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并非虚妄之言,日前媒体披露的格力空调事件即是一例。自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政府采购法》,其立法初衷,即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同时,该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反观当前,政府采购乱象可谓屡见不鲜,让人忧心。天价硬盘风波如何平抑舆论?有些人可能会建议,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不妨“相安无事”:他们说是疏忽,我们姑且相信。但这绝对不是有关部门对待民意诘问敷衍了事的理由。

时间:2010年2月26日

回放:近期,各地事业单位改革的新闻屡见报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这些信息与舆情,不难发现,人们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有更高期待。

标签:政府

评论:

纵观各地落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举措,基本都把“建立全员聘用制”作为改革核心与关键,希望通过“能上能下”的聘用,打破“铁饭碗”,告别职务终身制,摆脱事业单位各种官僚习气,实现用人上的公平公正。来自人保部的数据称,截至2009年底,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比例为80%。

从统计数字来看,改革推进颇为顺利,改革前景值得乐观。但几天前媒体曝光的“突击特批”事件则给了我们极大警示:广东和此 资 料 转 贴 于 贵 州 学 习 网 HtTp://平县县长在《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正式实施前,突击特批200人进入事业单位。当事人虽否认特批为收钱,却承认特批是因为求情者太多。求情者大多数是当地的干部和老领导,“得罪不起”。这番高论,反映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在公务员公开招考“门槛”抬高之后,事业单位成了一些人安排子女就业的好地方。温州市龙湾区甚至公开发文,以“为稳定干部队伍”的名义安排干部子女进事业单位就业,引发舆论哗然。

在有的地方,事业单位常常成了“唐僧肉”,有权的有钱的有关系的,都想分一杯羹。现实中,一些事业单位的聘用,仍然是自行确定名单后打报告给“有关领导”审批。只要“大笔一挥,想用谁就用谁”,所谓签订合同之类,不过是走个过场。

可见,实现全员聘用固然重要,但解决怎么聘用的问题更重要。表面签合同、搞聘用容易,但实现公开、公平的竞争聘用则很难。因此,从一开始就应对改革难度有充分估计,对改革纵深有充分设计。

“聘用制”既然是一套制度,就当然要包括公开选拔、公平竞争、透明监督等一系列的措施,不能只剩下“签聘用合同”这一件事。为什么有的地方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之前,把亲朋好友疯狂地往事业单位里塞?就是他们从《办法》中看到了一旦公开招聘,按照考试、面试、公示等一套程序,他们的关系背景可能失效。

事业单位改革的要害,就在于探索一套程序制度,触动权力就业、官僚铁饭碗等根本性弊病。改革难免要触动既得利益,如果只有乐观数字,一切都风平浪静,就一定要警惕——改革是否遭遇了“变通”,政策是否遭遇了“对策”?此外,既然事业单位带有浓厚的行政依附色彩,就应该考虑以管理公务员的方法,确保公开公正,比如用人状况完全公开,采取“谁签字谁负责”等方式实现社会监督。总之,只有全套的、货真价实的公开聘用改革,才能激活“以岗定薪”等其他各项措施的“内涵”,才能满足国人的殷殷期待。(2010-2-9 毕诗成人民日报)

时间:2009年1月31日

回放:伴随着迎接2010年的新年钟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

标签:三农

评论:

把一个又一个一号文件的精神转化为支持“三农”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农村改革促统筹,抓农民增收惠民生,令农业强基增后劲。

正如亿万农民所盼,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又姓“农”。

在往年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基础上,今年提出三个“优先”,仍然把巩固“三农”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以往四项补贴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基础上,又搞建材下乡试点;还推进新一轮电网改造、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第七个一号文件,亮点纷呈。

遭遇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刚走出“困难”年,又面对“复杂”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第七个一号文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充分体现了农村政策的连续性。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只要政策不变,实惠不减,心里就踏实,积极性就高。对于推动“三农”发展来说,连续7个一号文件,政策保持稳定,改革方向不变,强农信号不弱,这比多少钱都重要。稳定是最高的含金量。

之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强农惠农年年有新政策、“大礼包”。好政策获得了好收成。粮食生产“六连增”,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的台阶上,农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保持在6%以上,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这让一些人产生了松劲情绪,认为支农工作到头了,政策空间不大了。事实上,当前我国“三农”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向前看,成就喜人;向后看,任务艰巨。要巩固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必须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

回头看看农村改革30多年,有农村变化很大的时候,也有徘徊不前、困难重重的时候;有农民积极性焕发、干劲十足的时候,也有农民怨声沸腾、矛盾尖锐的时候。总的来看,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促进“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根本建立。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抛荒撂荒严重、粮食生产滑坡。一些时候,基层干部甚至发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

新时期,中央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方略,察国情,顺民意,改革的意志更加坚定,步伐更加稳健,体制机制空前突破,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

新的起点上,“三农”发展如何实现新跨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农村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新跨越需要新动力。动力从哪里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否则,病灶不除,隐忧犹存。统筹城乡刚开篇,反哺“三农”刚开头。“三农”发展历史欠账不少,要补的课仍然很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进“深水区”,开掘“冻土层”,把一个又一个一号文件的精神转化为支持“三农”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农村改革促统筹,抓农民增收惠民生,令农业强基增后劲。(2010-2-2 张毅人民日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