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教育方针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为谁培养人);
(2)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
(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怎样培养人)。
•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2.教育目的
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 教育目的的三层次:
国家总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发展目标.
• 教育目的的作用:
(1)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
(2)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3)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 3.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与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反映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
•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差别: 教育方针属政治性概念,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属学术性概念;
层次差别: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时间差异:教育目的稳定性好,教育方针次之,培养目标稳定性差。
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
• 1.对4种高等教育目的观的评价
(对高等教育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的理解)
(1)自由教育目的观;
(2)职业教育目的观;
(3)普通教育目的观;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观。
(1)自由教育目的观;
基本观点: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强调智育的培养和理性的发展。
代表人物:(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英)纽曼。
课程内容:“七艺”(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音乐理论、文法、修辞学);
评价:自由教育对人性的发展是合理的;但过分强调知识的作用和无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没有或较少顾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与社会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