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辩证的唯物论
学习、复习提示:
(1)从古至今的哲学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和状态是什么?这就是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规律的理论。本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的理论,下一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的理论。
(2)本节的世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大观点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两大原理,也就是“三观两原理”。
(3)本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是学懂学会物质、运动、实践、意识四个概念及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四对关系,包括概念的依据、含义、区别、联系及意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的定义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现象,这是成人所公认的。在自然科学中也有物质(实际上是物体)的概念。
在哲学的演化进程中,哲学家们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又是什么?
(1)物体,如水、火、气是万物的始基、本原,这是一种直观的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成果(道尔顿的原子论)为依据,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把个别等同于一般,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唯心主义观点: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物质是精神的产物、表现和创造物。
2.恩格斯的说明
(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的东西。”
(3)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①“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的东西的抽象;②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③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而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里所说范畴是指的基本概念,复写、摄影、映象、反映是同一序列或相似的概念,指的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以被模写的被反映的东西的客观实在为前提的。对列宁的物质定义可表述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理解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通过同意识的关系而不能通过属加种差来界定的,因为物质是最普遍的概念、最大的类,没有任何一个类是它的属。
②物质的内涵、物质的唯一特性或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即主观(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物质的外延包括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
(3)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可知论观点,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二元论的观点。
②坚持了辩证法观点,反对形而上学观点。
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总之,列宁的物质定义体现了既唯物又辩证的彻底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统一的基础,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客观性、独立性、根源性、可知性和辩证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本体论、认识论的意义,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物质与运动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内涵和唯一特性或本质属性,运动则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存在形式。运动与静止也是不可分的。
1.运动的定义
(1)“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2)对恩格斯上述所述的理解是:运动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思维活动。变化是运动的内涵,思维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反映。
(3)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意义
(1)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3)离开了运动谈物质,认为物质是不运动的,这是形而上学观点;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就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这是唯心主义观点。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又要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这才是唯物、辩证的观点。
3.运动与静止
(1)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于某一参照系,事物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变化或事物的性质保持不变或处于量变状态。
(2)辩证法认为静止状态是特殊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认为静止状态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事物具有质的稳定性,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为运动提供量度。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总体上说它们是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相互渗透、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5)意义:坚持运动与静止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反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即诡辩论观点,也反对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含义: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
2.物质运动与时空密不可分。
3.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观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关注的现实和理论热点。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前进。与之相适应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公认的成果。从2001年开始,在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在原来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加进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具有认识论、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因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纯粹自然界,也还包含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但仍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及地位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
(1)是指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同意识活动的本质区别。
(2)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具有主体性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同自然物、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主体性是指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核心是人具有能动性问题。动物没有主体性。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2)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4.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这是因为:
(1)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2)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
(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3)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1)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看,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①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自然力、智力、意志、情感、创造力等的总和。
②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3.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通过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过程实现的。实践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目的、方案,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
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3.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实践改造自然,不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灌注了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通过人类实践改造过的世界已不是原初的自在世界了,所以,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其表现是:
(1)实践创造出一个同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2)实践使人类世界处在不断发展中。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社会的产物。
恩格斯:“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2.意识的本质
(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说明人脑是意识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说明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意识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意识和物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同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又称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对生理活动的调控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
(3)坚持唯物的辩证的意识观,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意识观,又要反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庸俗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最肤浅、最粗俗的形式,承认物质是惟一的实在,但庸俗解释意识,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是脑物质的分泌物”,取消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
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1)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承认只有一个本原和二个本原的对立。
(2)一元论中还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即承认一个本原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
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恩格斯的论述:
“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2)列宁的论述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3)原理表述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完整表述,不同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以往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世界的统一性是指世界具有共同的本质。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统一性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千差万别的事物及其形态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意识或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特殊表现和反映。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身体和头脑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的客观性与自然物的客观性完全一样,即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与自然存在的物质性完全一样。而且,对人们的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3.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练习题(参阅《高分指南》的真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996年)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999年)
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000年)
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001年)
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2003年)
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005年)
7.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006年)
8.“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007年)
系 (200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1998年)
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思想 (2000年)
3.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2002年)
4.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2002年,文科)
5.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2006年)
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 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