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历年真题 > 政治真题 >

2000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理科)答案及解析

2009-07-02 
—属于你的学习中心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6分)
1.b 2.a 3.a 4.d 5.d 6.b 7.d 8.c 9.c 10.c 11.a 12.b 13.c 14.b 15.c 16.b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17.abd 18.bd 19.abcd 20.ace 21.acd 22.de 23.abce 24.abe 25.abcd 26.bce 27.abcde 28.ce

三、简答题(共1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9.答案要点: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上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2分)。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1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内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2分)。
解析:本题属于当年时事政治试题。
它的基本要点是:
1. 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3. 提高经济权益、明显增强能力,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这道题也是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的重要问题。

四、辨析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0.答案要点:


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3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2分)。
解析:这道试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辩证运动,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问题。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级,是人们在实践中在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观念的第一步,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的心理反映形式,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的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的直接联系,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感性认识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识过程,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主体的各方面的复杂因素。亲眼所见的感觉,有的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的就是虚假的反映。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客观事物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步暴露的过程,人们的认识总要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受认识主体主观条件的限制等。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可检验性,二是可重复性。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认识,而这种检验能够被许多相互无关的人所重复。
该命题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就是有害的。

31. 答案要点:
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3分)。这种主张混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另外,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不仅是无产阶级,它还包括了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分)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新**主义革命的性质。作为辩析题,考生也不要作简单判断。实际上命题中“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一句是正确的,但又是不确切的。中国革命的动力除无产阶级外,还有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而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或对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革命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即新**主义革命。

3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国家管理中,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分)
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少数剥削者的**。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国家权力是否由人民直接行使,而在于两种**的阶级实质不同。(2分)
解析: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概论有关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制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的理解。/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少数剥削者的**,社会主义**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而**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通常通过代议制即由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资本主义**往往实行议会制共和国或君主立宪制以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国家权力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即是否由人民直接行使,而在于**的阶级实质不同。
本题是社会主义**政治中的基本问题,为历年考试中的重点,只是命题的形式有所变化,考生必须十分留意。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3.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分)
②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4分)
③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3分)
解析:这道题是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第三章“社会资本再生产”知识点有关内容,结合我国经济生活现实命的题,测试考生能否运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并指出应采取的对策。这也是论述题常用的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的命题方式。

热点排行